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5396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8:01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座体、一第二座体、一枢转构件及一缓冲组件。第二座体枢设于第一座体。枢转构件包含第一棘轮组件及第二棘轮组件。第一棘轮组件设于第二座体。第二棘轮组件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座体而具有一咬合位置以及一脱离位置。缓冲组件位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其中,当第二棘轮组件位于咬合位置时,第二座体可透过第一棘轮组件与第二棘轮组件的咬合而沿单一旋转方向相对第一座体展开,当第二棘轮组件位于脱离位置时,第一棘轮组件与第二棘轮组件相分离,使第二座体可反向旋转而靠拢于第一座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透过棘轮来枢转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使用到枢转机构,如门、窗、车用的后照镜或笔记型计算机、电子字典、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机等电子装置,都必须借助枢转机构来达到旋转或开关机体的功能。枢转机构一般具有转轴和垫片组等,并利用定子与转子间的磨擦力(即阻尼式枢轴)来抵消机体的重力所产生的扭力,以在旋转行程中达到定位的效果。因此,枢转机构的设计优劣会影响使用者操作上述装置的便利度以及可靠度。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目前市面上有生产大尺寸的笔记型计算机,若阻尼式枢轴的磨擦力过大,则在进行枢转操作时,使用者需同时负荷阻尼式枢轴的磨擦力及显示器的重量,因此使用者在掀开显示器时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降低显示器相对座体枢转的阻力,以令使用者在掀开显示器时能较为省力。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座体、一第二座体、一枢转构件及一缓冲组件。第二座体枢设于第一座体。枢转构件包含一第一棘轮组件及一第二棘轮组件。第一棘轮组件设于第二座体。第二棘轮组件可与第一棘轮组件咬合而令第二棘轮组件具有单一旋转方向,且第二棘轮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座体而具有一咬合位置以及一脱离位置。缓冲组件位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且两相对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其中,当第二棘轮组件位于咬合位置时,第二座体可透过第一棘轮组件与第二棘轮组件的咬合而沿单一旋转方向相对第一座体展开,当第二棘轮组件位于脱离位置时,第一棘轮组件与第二棘轮组件相分离,使第二座体可反向旋转而相对靠拢于第一座体,且第二座体受缓冲组件的弹性缓冲力作用。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电子装置,透过第一棘轮组件与第二棘轮组件的辅助来让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间达到单向旋转的限制效果,故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间的枢轴可采用低阻尼枢轴甚或是无阻尼枢轴,使得使用者仅需克服第二座体的重量即可通过第一棘轮组件与第二棘轮组件来完成掀开第二座体的操作,进而在第二座体的打开操作上能较为省力。此外,由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间设有缓冲组件,故当第二座体顺势盖合于第一座体上时,第二座体受缓冲组件的弹性缓冲力影响而能够减缓第二座体盖合于第一座体时的冲击力道。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固定座、枢转构件、掣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A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3B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图2的掣动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A为图3A的第二棘轮组件于咬合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另一平面的剖面意图。图6A为图3A的第二棘轮组件于脱离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B为图1的电子装置于缓冲组件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固定座、枢转构件、掣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A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3B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图2的掣动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例如为笔记型计算机,其包含一第一座体100、一第二座体200、一固定座300、一枢转构件400、一掣动组件500及一缓冲组件600。第一座体100例如设有键盘或触控板等信号输入装置(未图标)。第二座体200例如为显示屏幕,且第二座体200枢设于第一座体100。固定座300固设于第一座体100。如图2至图3B所示,枢转构件400包含一第一棘轮组件410及一第二棘轮组件420。第一棘轮组件410固设于第二座体200。第一棘轮组件410具有一环形表面411及位于环形表面411的多个齿槽412。每一齿槽412具有彼此相连的一第一表面413及一第二表面414。第一表面413与第二表面414皆连接于环形表面411,且第一表面413的倾斜角度θ1小于第二表面414的倾斜角度θ2。此处所谓的倾斜角度为以第一棘轮组件410的环形表面411为基准,与环形表面411的夹角越大,则倾斜角度越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13与第二表面414彼此直接相连,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13与第二表面414亦可以彼此分离。第二棘轮组件420包含一环体421、多个抵持件422及多个弹力压缩件423。环体421固定于固定座300并具有一容置槽421a。这些抵持件422的数量对应于齿槽412的数量,并环绕地设于容置槽421a的外围。这些抵持件422可活动地设于环体421,并常态凸出至容置槽421a。详细来说,这些弹力压缩件423分别夹设于对应的抵持件422与环体421之间,以令这些抵持件422常态凸出至容置槽421a。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422的数量为多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抵持件422的数量亦可以为一个。第二棘轮组件420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300而具有一咬合位置(请先参阅图5A)以及一脱离位置(请先参阅图6A),第二棘轮组件420的位移容后一并描述。如图3A所示,掣动组件500包含一环形筒件510、一连接杆件520、一按压杆件530及一复位件540。如图4所示,环形筒件510固定于固定座300。环形筒件510具有一内壁面511、多个释放槽部512及多个止挡凸部513,这些释放槽部512与这些止挡凸部513环绕且交错排列地位于内壁面511,这些止挡凸部513具有面向第一棘轮组件410的一止挡面513a。连接杆件520具有一外壁面521及多个抵靠凸部522。这些抵靠凸部522环绕地位于外壁面521,这些抵靠凸部522彼此保持间距。环形筒件510的内壁面511将连接杆件520围绕于内,使连接杆件520可沿环形筒件510的轴线相对环形筒件510平移及枢转而令这些抵靠凸部522可分别抵靠于这些止挡面513a或位于释放槽部512。按压杆件530可活动地设置于固定座300上,并抵靠于连接杆件520的远离第二棘轮组件420的一端。复位件540例如为拉力弹簧。复位件540套设于环形筒件510,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座300与第二棘轮组件420。此外,连接杆件520还具有多个受抵斜面523。按压杆件还具有多个推抵斜面531。这些推抵斜面531分别抵压这些受抵斜面523,以带动连接杆件520相对环形筒件510位移并旋转,使得连接杆件520的这些抵靠凸部522分别抵靠于环形筒件510的这些止挡面513a而带动第二棘轮组件420位于咬合位置,或是令连接杆件520的这些抵靠凸部522分别位于环形筒件510的这些释放槽部512,并在复位件540的带动下,使第二棘轮组件420朝远离第二棘轮组件420的方向位移而复位至脱离位置。如图1所示,缓冲组件600位于第一座体100与第二座体200之间,且分别连接于第一座体100与第二座体200。详细来说,缓冲组件600包含一组装件610、一枢转件6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座体;一第二座体,枢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一枢转构件,包含:一第一棘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以及一第二棘轮组件,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可与所述第一棘轮组件咬合而令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具有一单一旋转方向,且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而具有一咬合位置以及一脱离位置;以及一缓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且两相对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其中,当所述第二棘轮组件位于所述咬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座体可透过所述第一棘轮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的咬合而沿所述单一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座体展开,当所述第二棘轮组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第一棘轮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相分离,使所述第二座体可反向旋转而相对靠拢于所述第一座体,且所述第二座体受所述缓冲组件的弹性缓冲力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座体;一第二座体,枢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一枢转构件,包含:一第一棘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以及一第二棘轮组件,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可与所述第一棘轮组件咬合而令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具有一单一旋转方向,且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而具有一咬合位置以及一脱离位置;以及一缓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且两相对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其中,当所述第二棘轮组件位于所述咬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座体可透过所述第一棘轮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的咬合而沿所述单一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座体展开,当所述第二棘轮组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第一棘轮组件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相分离,使所述第二座体可反向旋转而相对靠拢于所述第一座体,且所述第二座体受所述缓冲组件的弹性缓冲力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固定座及一掣动组件,所述固定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掣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且所述掣动组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以带动所述第二棘轮组件位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掣动组件包含一连接杆件、一按压杆件及一复位件,所述连接杆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所述按压杆件抵靠于所述连接杆件的另一端,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件,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所述按压杆件推抵所述连接杆件,以令所述第二棘轮组件朝所述咬合位置的方向位移,所述复位件令所述第二棘轮组件朝所述脱离位置的方向位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环形筒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环形筒件具有一内壁面、多个释放槽部及多个止挡凸部,所述释放槽部与所述止挡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仁蔡志宏黄健凯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