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026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属于动脉分流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包括椭圆形垂片、引线和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与垂片通过引线相连接,所述的分流管的中部为中空的管体;所述的分流管的两插入端的形状为水滴状,该水滴状的插入端采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分流管插入方便且吻合密实,而且手术中检查时检查分流管在人体内的位置更为方便,更加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
本技术涉及动脉分流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较高,且逐年增长,每年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近几万例,其中,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约占40%以上。目前,进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主要使用进口的动脉分流栓,植入跳动心脏切开处冠状动脉血管内,进行冠状动脉吻合。该目前使用的动脉分流栓存在如下缺点:1、因动脉分流栓端部结构设计问题,造成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置入困难,且吻合不密实;2、术后不便检测动脉分流栓在人体内的位置。 经检索,已有针对现有动脉分流栓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21201020200530.8,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3月16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动脉分流栓,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动脉分流栓,包括有动脉分流器、引线以及椭圆形外置固定装置,该动脉分流器与椭圆形外置固定装置通过引线相连接,该动脉分流器的两插入端为变径突起,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动脉分流栓插入不便的问题,但是该申请案仍然存在吻合不密实的问题,且忽视了在手术中检查时如何方便清晰地确定动脉分流栓在人体内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分流管插入不便且吻合不密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分流管插入方便且吻合密实,而且手术中检查时检查分流管在人体内的位置更为方便,更加清晰。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包括椭圆形垂片、引线和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与垂片通过引线相连接,所述的分流管的中部为中空的管体;所述的分流管的两插入端的形状为水滴状,该水滴状的插入端采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入端的长度为3111111。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的长度为20111111。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垂片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3.有益效果 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其分流管的两插入端的形状为水滴状,水滴状插入端的外径逐渐增大且均匀过渡,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插入端插入,并逐渐将插入端推进直至吻合密实,插入方便,吻合密实,且不掉落; (2)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其水滴状的插入端采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手术中检查时检查分流管在人体内的位置更为方便,更加清晰; (3)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其管体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垂片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4)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垂片;2、引线;3、分流器;31、插入端;32、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包括椭圆形垂片1、引线2和分流管3,本实施例中垂片1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分流管3与垂片1通过引线2相连接,分流管3的中部为中空的管体32,该管体32的长度为20皿,符合人体需要,管体32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分流管3的两插入端31的形状为水滴状,水滴状插入端31的外径逐渐增大且均匀过渡,插入方便,吻合密实,且不掉落;该水滴状的插入端31采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检查分流管3在人体内的位置时更为方便,更加清晰;该插入端31的长度为3.. 使用时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将分流管3的插入端31插入到切口内,并将插入端31慢慢推进直至插入端31与切口吻合密实即可,垂片1上写明各种规格等外置在外,再利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插入端31来检测分流管3在人体内的位置,方便检查,更加清晰。 本技术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不仅术者切开冠状血管后分流管3插入方便且吻合密实,而且手术中检查时检查分流管3在人体内的位置更为方便,更加清晰。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包括椭圆形垂片(1)、引线(2)和分流管(3),所述的分流管(3)与垂片(1)通过引线(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管(3)的中部为中空的管体(32);所述的分流管(3)的两插入端(31)的形状为水滴状,该水滴状的插入端(31)采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包括椭圆形垂片〔0、引线(2)和分流管(3),所述的分流管(3)与垂片(1)通过引线(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管(3)的中部为中空的管体(32);所述的分流管(3)的两插入端(31)的形状为水滴状,该水滴状的插入端(31)采用含钡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