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483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池、调节池、混凝池、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级混凝气浮器和脱色池,调节池和接触氧化池配设有用于鼓风曝气的鼓风机,混凝池配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混凝剂添加装置,脱色池配设有用于加入二氧化氯的二氧化氯添加装置;脱色池经管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经管道连通有二次混凝气浮器,二次混凝气浮器经管道连通有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连通有检查池,检查池经过提升泵连通有过滤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后的污水COD浓度在50~60mg/L之间,pH6~9之间,色度16~32之间,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印染水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造纸、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基于环保和节能的考虑,如何将废水循环利用一直是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例如申请号为201320363650.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污水通过管路依次与格栅、提升泵、沉淀池、反应池、二次沉淀池接通,二次沉淀池内的污水通过管路将清水外排或回用,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装置处进行处理;反应池为封闭的反应容器;还包括向反应容器内添加药剂的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包括药剂储存罐、计量泵、缓存腔前控制阀、缓存腔后控制阀、药剂缓存腔,药剂储存罐通过管路依次与计量泵、缓存腔前控制阀、药剂缓存腔、缓存腔后控制阀接通,缓存腔后控制阀)通过管路与需要加药的管路接通;还包括单向出水结构,单向出水结构设置在计量泵和缓存腔前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上,控制水流只能从计量泵流向缓存腔前控制阀;还包括压力开关,压力开关设置在计量泵和单向出水结构之间的管路上;药剂缓存腔内设有液位测量单元。申请号为201020267676.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池、超效浅层气浮池和抽水泵,原水池和超效浅层气浮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抽水泵设置在管道上,用于将原水池中的污水抽入超效浅层气浮池中;管道的上方设置有盛装净水剂的药箱,该药箱通过另一管道与原水池和超效浅层气浮池之间的管道相连通,药箱内的净水剂通过自重注>入污水中;药箱相连的管道设置在抽水泵的上游或者下游;药箱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申请号为201220410046.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反应罐、泥水磁分离器、净化罐、污泥回收池、活性碳过滤器及水回收池,集水池的出口连接反应罐的进口,反应罐的出口连接泥水磁分离器进口,泥水磁分离器的排水孔与净化罐的入口相连,泥水磁分离器的排泥孔与污泥回收池相连,净化罐的出口连接活性炭过滤器的进口,活性炭过滤器的出口与水回收池连接;反应罐与泥水磁分离器之间设有将反应罐内泥水抽往泥水磁分离器的抽水泵,反应罐的底部还设有控制阀门;泥水磁分离器与净化罐之间设有将泥水磁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污水打入净化罐的水泵。申请号为201220455025.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砂池,沉砂池底部设有排砂管,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还包括混凝通道、絮凝剂添加装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沉砂池出水口通过混凝通道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通,混凝通道上设有复数个交错分布的折板,混凝通道上还设有与絮凝剂添加装置相连通的加药口,沉淀池的底部为圆锥状,沉淀池底部上设有纸浆回收装置,沉淀池的出水口与集水池相连接,集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集水池位于排水口的上方设有过滤层;絮凝剂添加装置由配药箱、管道和阀门组成,配药箱通过管道与混凝通道相连接,阀门设置在管道上;配药箱至少为3个。申请号为201320679457.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度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依次连接的中间水池、废水泵、氧化塔、中和脱气池、沉淀池、污泥泵以及污泥浓缩池,其中:氧化塔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浓硫酸进料口和芬顿试剂进料口,浓硫酸进料口与浓硫酸加药装置连通,芬顿试剂进料口分别与硫酸亚铁贮存池和双氧水储罐连通;中和脱气池的顶部设置有液碱进药口和助凝剂进料口,液碱进药口与液碱加药装置连通,助凝剂进料口与助凝剂加药装置连通;沉淀池为辐流式沉淀池;沉淀池内设置有刮泥机;氧化塔和所述中和脱气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pH在线检测装置;中间水池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不适用于印染行业的污水处理。目前,针对印染废水及含印染废水的城镇废水的处理,研发过混凝、过滤、吸附、化学氧化、膜组件及生物处理等工艺,但以生物法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证明是一种经济有效且应用较广的处理方法。对于更为严格的出水标准,COD(化学需氧量)和TP(总磷含量)的达标排放、色度的有效降低以及生物处理系统污泥膨胀的有效控制。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食物来完成其新城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有效降低,污水得到净化。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48763.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池,包括初级沉淀池、提升泵、调节池、离心浓缩机、中和沉淀池、臭氧脱色器、收集箱,初级沉淀池经过提升泵连接调节池,所述的调节池连接离心浓缩机,离心浓缩机连接中和沉淀池,所述的中和沉淀池连接臭氧脱色器,中和沉淀池的出口连接收集箱;中和沉淀池设有加药口;中和沉淀池连接过滤器。申请号为201220414313.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格栅、调节池、气浮净水器、CASS池、清水池、污泥井、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机械格栅、调节池、气浮净水器、CASS池和清水池通过管路依次连接,CASS池、污泥井、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机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调节池和气浮净水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提升泵,污泥井和污泥浓缩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污泥泵,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机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污泥泵,气浮净水器与污泥浓缩池通过管路连接,CASS池与污泥井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道。申请号为200920222498.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含印染废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次连接的预处理设备和配水井,配水井有两个出水口,两个出水口分别与厌氧水解池和一段曝气池相连,压氧水解池和一段曝气池的出水混合后进入CAST池,CAST池后一次连接有臭氧氧化系统和曝气生物滤池。厌氧水解工艺是印染废水较为通用的前处理手段,内为处于厌氧状态的活性污泥,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含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是其在COD的削减上的贡献不大,并不能很好的降低进水水质的波动性对后续好氧生物主体处理系统产生的冲击负荷,不能够有效降低该系统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和保持其脱氮脱磷功能的稳定性。接触氧化工艺是较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生物膜在填料上的附着生长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膨胀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充分的降解,现有的工程表明,出水COD的浓度一般为80—180mg/L,不能满足一级B的排放标准要求;其二出水含有一定的色度,对于一些末端出水采用紫外消毒系统污水处理厂,紫外消毒的效率明显降低,而能耗将显著增大;其三接触氧化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的功能,但是其除磷的效果很弱,难以达到一级B的排放标准。因此,需要设计一印染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同时能够使处理后的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印染污水的收集池、调节池、混凝池、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级混凝气浮器和脱色池,所述收集池、调节池、混凝池、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级混凝气浮器和脱色池依次经过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和接触氧化池配设有用于鼓风曝气的鼓风机,所述混凝池配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混凝剂添加装置,所述脱色池配设有用于加入二氧化氯的二氧化氯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池经管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经管道连通有二次混凝气浮器,所述二次混凝气浮器经管道连通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连通有检查池,所述检查池经过提升泵连通有过滤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印染污水的收集池、调节池、混凝池、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级混凝气浮器和脱色池,所述收集池、调节池、混凝池、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级混凝气浮器和脱色池依次经过管道连接;所述调节池和接触氧化池配设有用于鼓风曝气的鼓风机,所述混凝池配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混凝剂添加装置,所述脱色池配设有用于加入二氧化氯的二氧化氯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池经管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经管道连通有二次混凝气浮器,所述二次混凝气浮器经管道连通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连通有检查池,所述检查池经过提升泵连通有过滤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经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成搅拌区、分离区和过滤区,所述搅拌区的下段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隔板上经管道连通在分离区的底部,所述管道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隔板的高度;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