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防止纸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521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1:29
如下述那样制造了将中间层(2)封入纸层中的伪造防止纸张:中间层(2)由透明且厚度为6μm~200μm的厚度恒定的基材构成,而且在中间层(2)的至少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高低差为10nm~700nm、纵横比为0.5~10的范围内且根据场所而不同的微小凹凸(3),在与该微小凹凸(3)接触的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反射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伪造防止纸张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纸币、股券、债券、商品券和彩票等由纸构成的有价证券类的伪造防止,更详细地讲,涉及当想用电子复印机进行伪造或篡改时使这些行为极其困难的纸张。
技术介绍
当前,纸作为以纸币为代表的股券、债券、商品券和彩票等具有金钱价值的有价证券被广泛使用。这样的有价证券类所使用的纸张中,为了避免被容易地伪造或者变造,一般来讲,对纸自身施以水印,或者实施微字符、凹版、隐藏字符、荧光印刷等特殊的印刷,或者通过转印或密封来实施金箔或银箔那样的具有金属光泽的箔、或具有能够使用光的干涉来表现立体图像或特殊装饰图像的全息图或衍射光栅那样的衍射构造的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 其中,作为实施水印的方法及结构,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及结构等:使用特殊的造纸机通过改变纸张的厚度来形成图纹的白水印法或黑水印法等方法;制作预先印刷了水印图纹的基材,在该基材的表背面粘合了纸基材的结构;对基材预先涂敷色料,在该基材的表背面粘合纸基材,最后照射激光,来获得水印图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16150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4 - 1495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 - 67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第43912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所述的作为伪造防止对策的衍射构造物由于是被加工成带粘胶标签或转印箔等后粘贴到被粘贴物上,因此,剥离后再粘贴到伪造物上进行篡改、或者粘贴伪造的衍射构造物这样的伪造不断增加,存在该伪造防止效果很差的问题。 此外,在进行有价证券或纸币的真假判定时,现在纸张的水印还是有效的,因此,水印被用于实际的伪造防止纸张。然而,在日本国内,民间企业制造的水印纸张仅被限制为被称作白水印法的2灰度,使用具有多个灰度的黑水印法的水印纸张仅被用于纸币。 而且,这样的水印纸张是利用由纸张基材的厚度变化引起的透光度的变化来构成水印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设为明亮的水印的情况下,必须使纸基材较薄,从而导致强度降低;为了提高水印的对比度效果,必须加大水印部分的表层纸厚的差,结果,水印纸张本身产生凹凸,从而导致水印部分的印刷适应性较差。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该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伪造防止纸张,该纸张的强度及表面的平滑性较高,而且不易被篡改及伪造。 根据第一方式,提供一种伪造防止纸张,在纸层中封入有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由透明且厚度为6 μ m?200 μ m的厚度恒定的基材构成,而且,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高低差为1nm?700nm的范围内、纵横比为0.5?10的范围内且根据场所而形状不同的微小凹凸,在与该微小凹凸接触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反射层。 所述反射层设置于中间层的一部分。 所述中间层被埋入所述纸层中。 所述中间层的一部分至少在所述伪造防止纸张的单面露出。 所述中间层的微小凹凸设置成任意的图案,而且该图案与所述中间层的从所述伪造防止纸张露出的部分被对位。 在以6 μ m?200 μ m的厚度恒定的高分子树脂薄膜为基材的中间层的至少单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字符、构图或图形等图案状来设置高低差为1nm?700nm的范围内、纵横比为0.5?10的范围内且根据场所而不同的微小凹凸,进而,在与该微小凹凸接触的面上层叠反射层。这样,若向该中间层入射可见光,贝1J分成从中间层透射的光和被中间层反射的光。通过将该中间层封入纸层中,若用透射光来观察该纸张,则根据中间层所设置的微小凹凸的形状的不同而可见光透射率变化,结果,能够获得具有连续灰度的水印图像。 此外,通过具有中间层而能够实现强度高的伪造防止纸张,进而,中间层的厚度的变化如果除掉基材本身的厚度的偏差或反射层的膜厚的偏差的话,仅是高低差1nm?700nm的微小凹凸,因此,中间层的厚度几乎不变化而几乎恒定,所以能够设成容易封入并且具有连续灰度的水印效果的伪造防止纸张。 所述反射层不是设置在中间层或者微小凹凸的整体,而是设置在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使伪造更困难。 中间层完全埋入纸层中,作为伪造防止纸张对纸张进行了裁断之后,中间层在伪造防止纸张的端部也不会露出,由此,能够使篡改及变造困难。 所述中间层的一部分在伪造防止纸张的至少单面露出,因此,能够形成通过在顺光环境下目视观察由中间层所设置的微小凹凸和反射层产生的光学变化能够容易地进行真假判定的伪造防止纸张。 所述中间层的微小凹凸以任意的图案来设置,而且,中间层的凹凸的图案与中间层从纸张露出的部分被对位,因此,通过光向从纸张露出的中间层入射,能够使微小凹凸作为产生光学的变化的OVD (光学变化元件)发挥功能,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真假判定,而且,伪造困难。 即,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边精密地控制微小凹凸的形状一边将其形成在中间层上,在该微小凹凸层叠反射层来使可见光透射率连续地变化,由此,能够得到具有任意的连续灰度的水印,且中间层的厚度的变化较小,无关于水印的亮度而强度及平滑性很高,提高了印刷及转印的加工适应性,而且,在中间层的一部分从纸层露出的情况下,该露出部分能够作为呈现光学变化的0VD,因此,能够高度地兼得真假判定的容易性、伪造防止效果的高度、以及印刷加工适应性的良好的全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伪造防止纸张的顺光环境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逆光环境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A — A截面的截面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A’部的截面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4的A”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伪造防止纸张的顺光环境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逆光环境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B — B截面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伪造防止纸张的顺光环境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图6的逆光环境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C — C截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伪造防止介质和伪造防止纸张。 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伪造防止纸张11的顺光环境下的表面,看不见水印图纹31 (参照图2)。并且,该伪造防止纸张11在逆光环境下,如图2所示,后述的由中间层2产生的透光浓度的差成为十字的水印图纹31而被呈现。 S卩,在伪造防止纸张11中,如图3所示,在纸张基材I中封入有中间层2,在该中间层2的至少单面形成有微小凹凸3。该微小凹凸3的形状如图4所示那样因场所而不同,通过控制该形状的不同,具体地说,通过如图5所示那样控制凹凸构造的斜面的角度或深度,来精密地控制层叠于该微小凹凸3的反射层4的膜厚,由此能够控制可见光的透射和反射。 该中间层2所形成微小凹凸3的表面的反射层4的纵横比是通过微小凹凸3的凸部间距与高度的比=Xa/Ya(参照图5,其中,a为任意的数字)来表示的值,例如凸部间距X1、X2、X3分别恒定,凸部高度不同,该情况下,与由高度Y1、凸部间距Xl构成的凹凸的纵横比相比,由高度Y3、凸部间距X3构成的凹凸的纵横比更大。 此外,该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伪造防止纸张,在纸层中封入有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由透明且厚度为6μm~200μm的厚度恒定的基材构成,而且,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高低差为10nm~700nm的范围内、纵横比为0.5~10的范围内且根据场所而形状不同的微小凹凸,与该微小凹凸接触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反射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15 JP 2012-1362051.一种伪造防止纸张,在纸层中封入有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由透明且厚度为6 μ m?200 μ m的厚度恒定的基材构成,而且,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高低差为1nm?700nm的范围内、纵横比为0.5?10的范围内且根据场所而形状不同的微小凹凸,与该微小凹凸接触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反射层。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出英誉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