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054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包括导光件本体、发光体及连接线,其中,上述导光件本体为喇叭状,导光件本体是两端为开放面,且底端的开放面直径小于顶端开放面的直径;上述发光体设置在导光件本体的底端,并向导光件本体内延伸,发光头发出光线,经导光件本体的侧壁反射后,经导光件本体的顶端射出;上述连接线设置在发光体的尾端,并向导光件本体的外部延伸,连接线连接在外接电路上,以便提供电源给发光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工序少,制造难度小,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
[0001 ] 本技术涉及真空电镀喷涂生产配件,特别指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
技术介绍
电镀技术作为一种功能精饰技术,其合金镀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蚀性、镀层厚度均匀性、致密度高等特点,已在电子产品中获得大量应用。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电镀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真空电镀,它是指金属材料在真空条件下,运用化学、物理等特定手段进行有机转换,使金属转换成粒子,沉积或吸附在塑胶材料的表面,形成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镀膜。真空不导电电镀,又称NCVM,是英文Non conductive vacuummetalizat1n的缩写。它的加工工艺高于普通真空电镀,其加工制程比普通制程要复杂得多,要保证“金属质感”这一重要的外观要求;最后通过UV涂料与镀膜层结合,最终保证产品的物性和耐候性,满足客户需求,可应用于各种塑料材料,如PC、PC+ABS、ABS、PMMA,NYLON、工程塑料等,它更符合制作工艺的绿色环保要求,是无铬Non-Chrome电镀制品的替代技术,适用于所有需要表面处理的塑料类产品,特别适用于有讯号收发的3G/4G产品,如MobilePhone、PDA、Smart Phone、GPS 卫星导航、蓝芽耳机等。 电镀配件的应用广泛,在导光行业对导光件的要求很高,需要导光件的透光性低,导光件表面平滑,这样才能保证光的折算率及光线集中率,因此导光件的生产要求严格,生产工艺多,生产成本高,效率底;将真空电镀技术应用到导光件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旦 -5^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序少,制造难度小,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包括导光件本体、发光体及连接线,其中,上述导光件本体为喇叭状,导光件本体两端为开放面,且底端的开放面直径小于顶端开放面的直径;上述发光体设置在导光件本体的底端,并向导光件本体内延伸,发光体发出光线,经导光件本体的侧壁反射后,经导光件本体的顶端射出;上述连接线设置在发光体的尾端,并向导光件本体的外部延伸,连接线连接在外接电路上,以便提供电源给发光体。 优选地,所述的导光件本体包括底层、高真空镀铝层及保护层,其中,上述高真空镀铝层电镀涂覆在底层上,形成光线反射层;上述保护层覆盖在高真空镀铝层外部。 优选地,所述的底层为高透明PC或PMMA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高真空镀铝层采用高真空镀铝形成,该层的厚度为150-200纳米。 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层为透明高温漆,其厚度范围为13-20微米。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一种创新技术方案,通过将真空电镀工艺引入导光件生产过程中,并通过真空电镀工艺生产得到一种导光件本体,该导光件本体为喇叭状,其两端分别为开放面,底端直径小,顶端直径大,导光件本体的内壁为导光壁,发光件设置在导光件本体的底端开口处,并向导光件本体内部延伸,发光件发光,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件本体内壁的反射作用将光线向导光件本体的喇叭口导出;导光件本体的侧壁由外而内依次为底层、真空镀铝层及保护层,其中真空镀铝层采用真空电镀工艺电镀涂覆在底层上,涂覆均匀,透光性差,且由于铝的光反射特性,使得真空镀铝层的光反射效果好,且制造难度小,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光件本体的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导光件本体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包括导光件本体1、发光体2及连接线3,其中,上述导光件本体I为喇叭状,导光件本体I两端为开放面,且底端的开放面直径小于顶端开放面的直径;上述发光体2设置在导光件本体I的底端,并向导光件本体I内延伸,发光体2发出光线,经导光件本体I的侧壁反射后,经导光件本体I的顶端射出;上述连接线3设置在发光体2的尾端,并向导光件本体I的外部延伸,连接线3连接在外接电路上,以便提供电源给发光体2。 导光件本体I包括底层13、高真空镀铝层12及保护层11,其中,上述高真空镀铝层12电镀涂覆在底层13上,形成光线反射层;上述保护层11覆盖在高真空镀铝层12外部。 底层13为高透明PC或PMMA材质。 高真空镀铝层12采用高真空镀铝形成,该层的厚度为150-200纳米。 保护层11为透明高温漆,其厚度范围为13-20微米。 进一步,本技术通过将真空电镀工艺引入导光件生产过程中,并通过真空电镀工艺生产得到一种导光件本体,该导光件本体为喇叭状,其两端分别为开放面,底端直径小,顶端直径大,导光件本体的内壁为导光壁,发光件设置在导光件本体的底端开口处,并向导光件本体内部延伸,发光件发光,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件本体内壁的反射作用将光线向导光件本体的喇叭口导出;导光件本体的侧壁由外而内依次为底层、真空镀铝层及保护层,其中真空镀铝层采用真空电镀工艺电镀涂覆在底层上,涂覆均匀,透光性差,且由于铝的光反射特性,使得真空镀铝层的光反射效果好,且制造难度小,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件本体(1)、发光体(2)及连接线(3),其中,上述导光件本体(1)为喇叭状,导光件本体(1)两端为开放面,且底端的开放面直径小于顶端开放面的直径;上述发光体(2)设置在导光件本体(1)的底端,并向导光件本体(1)内延伸,发光体(2)发出光线,经导光件本体(1)的侧壁反射后,经导光件本体(1)的顶端射出;上述连接线(3)设置在发光体(2)的尾端,并向导光件本体(1)的外部延伸,连接线(3)连接在外接电路上,以便提供电源给发光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件本体(I)、发光体(2)及连接线(3),其中,上述导光件本体(I)为喇叭状,导光件本体(I)两端为开放面,且底端的开放面直径小于顶端开放面的直径;上述发光体(2)设置在导光件本体(I)的底端,并向导光件本体(I)内延伸,发光体(2)发出光线,经导光件本体(I)的侧壁反射后,经导光件本体(I)的顶端射出;上述连接线(3 )设置在发光体(2 )的尾端,并向导光件本体(I)的外部延伸,连接线(3)连接在外接电路上,以便提供电源给发光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电镀喷涂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福廖良茂彭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昕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