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风机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041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风机的电机,其包括壳体、转动轴、定子、转子和风机,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定子的中心处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并与所述定子位置相对,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定子、转子所在腔室,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位置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风机包括供所述转动轴滑动穿过的通孔、朝向所述定子及转子方向的内风口和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应的外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的壳体内安装有独立的风机,使得电机散热效果好、效率高且散热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风机的电机,其包括壳体、转动轴、定子、转子和风机,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定子的中心处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并与所述定子位置相对,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定子、转子所在腔室,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位置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风机包括供所述转动轴滑动穿过的通孔、朝向所述定子及转子方向的内风口和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应的外风口。本技术的电机的壳体内安装有独立的风机,使得电机散热效果好、效率高且散热稳定。【专利说明】内置风机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装置,目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均离不开电机。电机一般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上设有线圈,转子上设有铁芯,对电动机来说,在定子的线圈通电后产生变化的磁场,转子随之转动产生动能,由于线圈的电阻、铁芯磁场的“磁滞回线”、铁芯涡流以及机械部件的摩擦等因素,电机在运行时必然会发热,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增加电机故障率,为了方便散热,人们在电动机的壳体上设置散热孔或者在电动机的外部设置散热风扇,第一种方式散热效果不佳,第二种方式由于风扇位于电机外面,散热依然达不到预期,而且还会使得电机安装区域过大,使用受限,为此,人们在电动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散热片,然而,这种方式使得散热效率收到电机转速的影响,在电机转速较低时,散热效果不佳,尤其当电机转速下降,电流增大时,电机此时发热增加,但是散热片的转速反而下降,散热效果差。故,急需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型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型电机。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风机的电机,其包括壳体、转动轴、定子、转子和风机,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定子的中心处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定子、转子所在腔室,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位置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风机包括供所述转动轴滑动穿过的通孔、朝向所述定子及转子方向的内风口和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应的外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电机内部设置有风机,风机与电机内的定子转子位于同一个腔室,且风机的内风口朝向定子、转子所在区域,外风口与壳体的通风口位置对应,风机通电工作时,可实现壳体内转子、定子所在区域与所述通风口外的气流交换,使得电机及时散热,散热效果好,效率高,且由于风机并非由转动轴带动工作,故风机的转速不受电机转速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转速低、电流高时无法散热的问题。综上,本技术的电机散热效果好、效率高且散热稳定。 较佳地,所述风机为抽风机或者风扇,其中所述电机从通风口将外部的空气输送至壳体内,降低电机的温度,也可以将电机内的高温空气从通风口排出去,降低电机的温度。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环形的侧壁和形成于所述侧壁两端的前端壳壁和后端壳壁,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后壳壳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侧壁并伸出所述前端壳壁,所述风机临近所述前端壳壁,所述后端壳壁上开设有换气孔。该方案使得换气孔与风机的内风口位置相对,便于所述电机的散热。 较佳地,所述风机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温控开关电路,所述温控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温控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接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供电回路上,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壳体内温度并在所述壳体内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温控开关电路打开,所述温控开关电路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打开和关闭。该方案使得所述风机在壳体内温度过高时工作,温度正常时停止工作,节省电能。 较佳地,所述风机还包括风机定子、风机叶片转子和风机驱动电路,所述风机叶片转子环绕所述转动轴,所述风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定子上的线圈电连接以对所述风机定子上的线圈供电,所述风机叶片转子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以带动壳体内转子、定子所在区域与所述通风口外的气流交换。 具体地,所述风机还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内形成有安装所述风机定子和风机叶片转子的风机腔室,所述风机外壳临近所述转子的壳壁上开设有朝向所述定子、转子所在区域的内风口,所述风机外壳另一侧的壳壁上开设有所述外风口,所述风机外壳中间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风机叶片转子可以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也可以转动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上。 具体地,所述风机外壳的外风口处向通风口外延伸有外风道,所述外风道将所述外风口处的气流导向所述壳体外的预设位置和预设方向,便于电机的安装。 具体地,所述风机外壳包括上壳盖、下壳盖和套管,所述套管安装于所述下壳盖的中间,所述上壳盖配合安装于所述下壳盖上,所述上壳盖、下壳盖和所述套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所述风机腔室,且所述内风口开设于所述上壳盖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套管中间的通孔,所述定子和电机驱动电路安装于所述下壳盖上,所述风机叶片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管上。 更佳者,所述下壳盖上还开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线孔。 更佳者,所述上壳盖与所述下壳盖通过卡扣组件卡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风机叶片转子包括叶片组件和安装于所述叶片组件上的磁性块或者绕组,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套筒和若干叶片,所述套筒环绕所述转动轴,若干所述叶片以一定的间距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并沿所述套筒的周向并排设置,且相邻两所述叶片与所述套筒、风机外壳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端连通内风口,另一端连通外风口。该方案使得所述风机的抽风或者送风效果好,可以高效率的向壳体内送风或者从壳体内抽风,散热效果好。 更具体地,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风机叶片转子的位置,所述外风口形成于所述风机外壳的侧部壳壁上。 更具体地,所述套筒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或者转动轴上的第一套筒和从所述第一套筒一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内表面与所述风机外壳或转动轴之间形成有安装所述风机定子的风机定子安装腔,所述叶片连接于安装盘的外表面。 更具体地,所述安装盘包括沿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转动轴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的末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边和沿所述第二边向远离所述转动轴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边,所述叶片远离所述第三边的一端临近所述第一套筒的部分设有缺口,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形成于相邻两叶片、风机外壳和第一边之间,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形成于相邻两叶片、风机外壳和第三边之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所述电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所述电机沿B-B线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所述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所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所述风机之风机叶片转子的反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风机的电机100,其包括壳体10、转动轴13、定子11、转子12和风机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风机的电机,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动轴、定子、转子,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定子的中心处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并与所述定子位置相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定子、转子所在腔室,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位置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风机包括供所述转动轴滑动穿过的通孔、朝向所述定子及转子方向的内风口和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应的外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学中宋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精锐电器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