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827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24
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包括敷料复合层和非织造布层,所述敷料复合层包括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和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片状活性碳纤维布与纤维膜块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有对折离型纸。藻酸盐纤维膜或壳聚糖纤维膜制成的敷料层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快速成胶;大量、垂直吸收渗液;质地柔软,顺应性好;不粘连伤口,无异物残留;浸湿时仍然很完整等特点。制造上采用活性碳纤维层置于复合层上方,可以实现大量渗液的快速吸收,防止伤口组织的肉芽水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实用性极佳,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包括敷料复合层和非织造布层,所述敷料复合层包括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和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片状活性碳纤维布与纤维膜块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有对折离型纸。藻酸盐纤维膜或壳聚糖纤维膜制成的敷料层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快速成胶;大量、垂直吸收渗液;质地柔软,顺应性好;不粘连伤口,无异物残留;浸湿时仍然很完整等特点。制造上采用活性碳纤维层置于复合层上方,可以实现大量渗液的快速吸收,防止伤口组织的肉芽水肿。本技术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实用性极佳,适合推广。【专利说明】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敷料,特别是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
技术介绍
烧伤、烫伤、手术伤口、伤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常用无菌纱布或浸泡碘伏等药物敷料,以及一些普通胶粘基敷料,但只能起到一定的创面隔离和杀菌作用,对创面愈合修复没有太大功效。且传统方法透气性差,更换药物次数频繁,易粘连,不利于创面愈口 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快速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其特点是:包括敷料复合层和非织造布层,所述敷料复合层包括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和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片状活性碳纤维布与纤维膜块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有对折离型纸。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厚度为2±0.5mm。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纤维膜块厚度为 I.5±0.5mmο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型敷料层,藻酸盐纤维膜或壳聚糖纤维膜制成的敷料层具有:(I)组织相容性好;(2)快速成胶;(3)大量、垂直吸收渗液;(4)质地柔软,顺应性好;(5)不粘连伤口,无异物残留;(6)浸湿时仍然很完整等特点。制造上采用活性碳纤维层置于复合层上方,可以实现大量渗液的快速吸收,防止伤口组织的肉芽水肿。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实用性极佳,适合推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包括敷料复合层和非织造布层,所述敷料复合层包括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和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片状活性碳纤维布与纤维膜块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有对折离型纸。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厚度为2±0.5_。纤维膜块厚度为 I.5±0.5mmο 活性炭纤维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超强的吸附性特点,是目前吸附能力最强的敷料之一;可以单独作为医用敷料使用; 藻酸盐纤维膜或壳聚糖纤维膜制成的敷料接触伤口渗液后,很快形成凝胶,此凝胶使伤口处于湿性的环境中,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另外凝胶可阻塞毛细血管出血,释放的钙离子可加速血液凝固,参与止血过程,使伤口快速止血。 新型敷料包括自粘型和非自粘型两种。活性碳纤维层与藻酸盐层或壳聚糖层,通过采用针刺连接组成复合层。自粘型敷料包括离型纸层、复合层、粘胶层和非织造布层,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粘连;非自粘型敷料由复合层单独使用。使用时由藻酸盐层或壳聚糖层覆盖伤口。由于藻酸盐或壳聚糖与伤口接触吸液后形成凝胶,保持创面的湿润状态,为伤口的快速愈合创造良好的愈合环境,同时具有天然抑菌、止血、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学功能,与其相连接的活性炭纤维可以实现大量渗液的快速吸收,防止伤口组织的肉芽水肿。 制备方法: 将厚度2±0.5mm片状活性碳纤维布160-200°C烘箱内处理15—20min,按规格切成块状; 将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厚度1.5±0.5mm),按上述相应规格切成块状; 将相同规格的藻酸盐纤维块或壳聚糖纤维膜块与活性炭纤维布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非自粘型敷料); 将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对折离型纸; 将做好的敷料装入小包装袋,进行封口保持密封。产品需经Co60辐射灭菌方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复合层和非织造布层,所述敷料复合层包括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和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片状活性碳纤维布与纤维膜块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有对折离型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厚度为 2±0.5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纤维膜块厚度为。1.5 + 0.5mmο【文档编号】A61L15/28GK204147173SQ201420641835【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专利技术者】时恒阳 申请人:江苏嘉鼎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复合层和非织造布层,所述敷料复合层包括片状活性碳纤维布和由藻酸盐纤维或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纤维膜块,片状活性碳纤维布与纤维膜块通过针刺连接组成敷料复合层;敷料复合层的活性炭纤维层与非织造布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复合层表面覆盖有对折离型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恒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鼎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