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081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包括压缩机(1)、级间冷却器(2)和冷却塔(3),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增设有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和工艺装置冷却水系统(4),在所述级间冷却器(2)上增设有第二管箱进口(2-6)和第二管箱出口(2-7),该第二管箱进口(2-6)和第二管箱出口(2-7)分别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热水出口和热水进口相连;出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冷冻水接入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出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的冷冻水再接回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企业生产中废热水资源作为驱动能源,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包括压缩机(1)、级间冷却器(2)和冷却塔(3),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增设有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和工艺装置冷却水系统(4),在所述级间冷却器(2)上增设有第二管箱进口(2-6)和第二管箱出口(2-7),该第二管箱进口(2-6)和第二管箱出口(2-7)分别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热水出口和热水进口相连;出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冷冻水接入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出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的冷冻水再接回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本技术利用企业生产中废热水资源作为驱动能源,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专利说明】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分装置中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中的余热,在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中的利用。属换热设备(余热利用)

技术介绍
在空气分离过程中首先对空气应进行多级压缩而提高压力,为提高空气压缩过程中压缩机的效率,在压缩机各级设有级间冷却器对压缩过程中的气体降温,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以往的级间冷却器冷却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由一级压缩机I 一级压缩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级间冷却器的气体进口 2-2进入级间冷却器2的壳体内,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2-1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气体被冷却降温后通过级间冷却器2的气体出口 2-3进入到二级压缩机1-2进行二级压缩,以此类推继续压缩,直到得到需要的高压气体。用于级间冷却器冷却高温、高压气体的冷却水来自于冷却塔3,冷却水通过级间冷却器的第一管箱进口 2-4,均匀分布到所述换热管2-1内与换热管外的气体进行换热,冷却水温度被提高并带走气体的热量,再经过级间冷却器的第一管箱出口 2-5,回到冷却塔3与大气换热,冷却水被冷却并循环利用。 上述被加热的冷却水的热量没有充分利用,而是通过冷却塔3热量直接排入大气。能源稀缺与不可再生性早已成为不可争的事实,节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因为节能对企业就意味着增加效益,如何降低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如何提高余热的利用对企业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利用压缩机级间冷却器循环冷却水中的部分热量,达到余热利用、节能增效的目的。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包括压缩机、级间冷却器和冷却塔,所述压缩机包括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N级压缩机;所述级间冷却器包括换热管、气体进口、气体出口、第一管箱进口和第一管箱出口,一级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接入级间冷却器的气体进口,气体被冷却降温后通过级间冷却器的气体出口接入二级压缩机进行二级压缩,以此类推继续压缩,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增设有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和工艺装置冷却水系统,在所述级间冷却器上增设有第二管箱进口和第二管箱出口,该第二管箱进口和第二管箱出口分别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热水出口和热水进口相连;出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接入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出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的冷冻水再接回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出冷却塔的冷却水分成两路:一路接入级间冷却器的第一管箱进口,另一路接入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口,第一管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水以及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出来的冷却水汇合后接入冷却塔。 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级间冷却器上增设有第二管箱进口和第二管箱出口,将级间冷却器的一部分温度升高后的热水从第二管箱出口导出通过管道送入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以此热量作为驱动能源制取冷冻水;冷冻水被输送到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为需要冷却水的装置提供冷源。由此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热水被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吸热冷却后,通过管道回到第二管箱进口,并均匀分布进入换热管内作为冷源继续冷却空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的结构不但具有以往级间冷却器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全部优点,同时还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中的余热资源作为驱动能源,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的级间冷却器冷却水循环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技术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图。 图中附图标记: 压缩机1、一级压缩机1-1、二级压缩机1-2 ; 级间冷却器2、换热管2-1、气体进口 2-2、气体出口 2-3、第一管箱进口 2-4、第一管箱出口 2-5、第二管箱进口 2-6、第二管箱出口 2-7 ; 冷却塔3 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如图2所示,为一种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包括压缩机1、级间冷却器2、冷却塔3、工艺装置冷却水系统4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所述压缩机I包括一级压缩机1-1、二级压缩机1-2……N级压缩机1-η ;所述级间冷却器2包括换热管2-1、气体进口 2-2、气体出口 2-3、第一管箱进口 2-4和第一管箱出口 2-5,在所述级间冷却器2上增设有第二管箱进口 2-6和第二管箱出口 2-7,该第二管箱进口 2-6和第二管箱出口 2-7分别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热水出口和热水进口相连。出冷却塔3冷却水分成两路:一路接入级间冷却器2的第一管箱进口 2-4,另一路接入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冷却水进口,第一管箱出口 2-5出来的冷却水以及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出来的冷却水汇合后接入冷却塔3 ;出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冷冻水接入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出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的冷冻水再接回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 所述一级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级间冷却器2的气体进口 2-2进入级间冷却器2的壳体内,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2-1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气体被冷却降温后通过级间冷却器2的气体出口 2-3进入到二级压缩机1-2进行二级压缩,以此类推继续压缩,直到得到需要的高压气体。用于级间冷却器冷却高温、高压气体的一部分冷却水来自于冷却塔3,冷却水通过级间冷却器2的第一管箱进口 2-4,均匀分布到所述换热管2-1内与换热管外的气体进行换热,冷却水温度被提高并带走气体的热量,再经过级间冷却器的第一管箱出口 2-5,回到冷却塔3冷却,冷却水循环利用。用于级间冷却器冷却高温、高压气体的另一部分的冷却水来自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通过级间冷却器2的第二管箱进口 2-6均匀分布进入所述换热管2-1内,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冷却水温度被提高并带走气体的热量,由第二管箱出口 2-7通过管道进入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并制取冷冻水,冷冻水被输送到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为需要冷却水的装置提供冷源。【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包括压缩机(I)、级间冷却器(2)和冷却塔(3),所述压缩机(I)包括一级压缩机(1-1)、二级压缩机(1-2)……N级压缩机(1-η);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级间冷却器冷却水余热的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包括压缩机(1)、级间冷却器(2)和冷却塔(3),所述压缩机(1)包括一级压缩机(1‑1)、二级压缩机(1‑2)……N级压缩机(1‑n);所述级间冷却器(2)包括换热管(2‑1)、气体进口(2‑2)、气体出口(2‑3)、第一管箱进口(2‑4)和第一管箱出口(2‑5),一级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接入级间冷却器(2)的气体进口(2‑2),气体被冷却降温后通过级间冷却器(2)的气体出口(2‑3)接入二级压缩机(1‑2)进行二级压缩,以此类推继续压缩,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增设有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和工艺装置冷却水系统(4),在所述级间冷却器(2)上增设有第二管箱进口(2‑6)和第二管箱出口(2‑7),该第二管箱进口(2‑6)和第二管箱出口(2‑7)分别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热水出口和热水进口相连;出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冷冻水接入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出工艺装置冷冻水系统(4)的冷冻水再接回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出冷却塔(3)的冷却水分成两路:一路接入级间冷却器(2)的第一管箱进口(2‑4),另一路接入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的冷却水进口,第一管箱出口(2‑5)出来的冷却水以及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出来的冷却水汇合后接入冷却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江小清徐金礼赵晋平
申请(专利权)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