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067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导入口、火口以及排渣模块;该燃烧导入口与该火口分别与该燃烧室连接;该排渣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底部,具备第一排渣螺杆以及第二排渣螺杆,其中,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于该燃烧室中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而该第二排渣螺杆与该第一排渣螺杆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再由该燃烧室内部排放至该燃烧室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导入口、火口以及排渣模块;该燃烧导入口与该火口分别与该燃烧室连接;该排渣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底部,具备第一排渣螺杆以及第二排渣螺杆,其中,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于该燃烧室中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而该第二排渣螺杆与该第一排渣螺杆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再由该燃烧室内部排放至该燃烧室外部。【专利说明】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尤指一种以颗粒状生物质为燃料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燃烧机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即将空气与燃料通过装置混合后以使其充分燃烧,其在工业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包含锅炉、冶炼炉、熔炉、热处理等领域,和热能有关的行业,燃烧统是必不可少的。 燃烧机的种类规格从燃料种类、使用对象及造价成本的不同而有相当多的类型,就以使用固态燃料的燃烧机来讲,其燃料来源使用煤炭或是可分解的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剩下粉末残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占用到燃烧室的空间降低下一批燃料的燃烧效率,再者,当固态燃料经由放料口进入燃烧室时,若无法平均分散燃料,同样也会有燃烧不完全而降低效率的缺点产生。 因此,如何提高燃烧机的工作效率,同时兼顾到设备建造成本的控制,是目前业界尚须思考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习知技术的种种问题,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成本与燃烧效率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导入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入供燃烧的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火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出于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以及排渣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底部,具备第一排渣螺杆以及第二排渣螺杆,其中,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于该燃烧室中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而该第二排渣螺杆与该第一排渣螺杆气密式地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将自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由该燃烧室内部排放至该燃烧室外部。 于一实施型态中,该第一排渣螺杆具有第一承接槽,该第二排渣螺杆具有与该第一承接槽对应的第二承接槽,当该第一承接槽承接已燃烧完毕的生质燃料时,会随着第一排渣螺杆的转动同时带动该第二排渣螺杆也一起转动,此时该第一承接槽的开口与第二承接槽的开口会随着转动而有固定频率的相对应。 于一实施型态中,该排渣模块复具备排渣抽屉,位于该燃烧室底部不同于该第一、第二排渣螺杆的区域,用以承接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当已燃烧完毕的生质燃料数量太多而无法完全由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排放,或是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完全直接散落至该燃烧室底部,都可由该排渣抽屉来承接进行对外排放。 于一实施型态中,还包括冷却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外壁,并围绕该火口的周围,其中,该冷却模块可具备供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管,以及与该冷却管连接的热交换机。 于一实施型态中,燃烧室具备位于内层的耐热结构,以及覆盖于该耐热结构外周壁知隔热结构,其中,该耐热结构可为轻质耐火砖结构,该隔热结构可为隔热蛭石板。 相较于习知技术,由于本案提供的生质燃料燃烧机构能建置具备有第一排渣螺杆以及第二排渣螺杆的排渣模块,故不但能快速地排除完毕的生质燃料的残洛,亦能藉由第一排渣螺杆以及第二排渣螺杆的相互配合降低热能由燃烧室中不当外泄,进而同时兼顾了燃烧效率与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I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10燃烧室 11燃料导入口 12火口 13排渣模块 131排渣抽屉 132第一排渣螺杆 133第二排渣螺杆 14冷却模块 141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其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案的燃料燃烧装置I包括燃烧室10、燃料导入口 11、火口 12、排渣模块13。 燃料导入口 11,与该燃烧室10连接,用以导入供燃烧的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10中;于本实施例中,燃料导入口 11下方还可设置有对应的进料螺杆,用以帮助燃料的推进,再者,所述的生质燃料可为固体状的颗粒型燃料。 火口 12,与该燃烧室10连接,用以导出于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10中燃烧所产生的火焰。 排渣模块13,设置于该燃烧室10底部,具备第一排渣螺杆132以及第二排渣螺杆133 ;其中,第一排渣螺杆132,位于是用以承接于燃烧室10中已燃烧完毕的生质燃料;第二排渣螺杆133,与该第一排渣螺杆132做气密式地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132传递过来的已燃烧完毕的生质燃料,再将自该第一排渣螺杆132承接的已燃烧完毕的生质燃料由该燃烧室10内部运送至、排放该燃烧室10外部。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排渣螺杆132具有第一承接槽(未图式),该第二排渣螺杆133具有与该第一承接槽对应的第二承接槽(未图式)。藉由第一、第二承接槽的对应配置,可达成第一排渣螺杆132与第二排渣螺杆133间的气密式衔接,从而,燃烧室10内部可进一步与燃烧室10外部的空气隔离。 更具体而言,第一排渣螺杆132的旋动只会令第一承接槽于燃烧室10内部旋转,但第二排渣螺杆133的第二承接槽却会先在燃烧室10内承接生质燃料残渣后,再藉由第二排渣螺杆133的旋动位移至燃烧室10外部。从而,能避免燃烧室10与外部空气的过度接触,避免热能散失。 于一实施例中,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I该排渣模块13复可具备一个或多个排渣抽屉131,排渣抽屉131位于该燃烧室10底部不同于该第一排渣螺杆132、第二排渣螺杆133的区域,用以搭配该第一排渣螺杆以承接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 于一实施例中,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I复可包括冷却模块14,设置于该燃烧室10外壁,并围绕该火口 12的周围。该冷却模块14可具备供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管141,以及与该冷却管141连接的热交换机(未图示)。该冷却模块14用以冷却该火口 12以及该燃烧室10外壁的温度,以稳定燃烧环境,冷却方式可视燃烧装置大小或其他因素,而选择采用气冷或水冷等方式。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燃烧室10可具备位于内层的耐热结构(未图式),以及覆盖于该耐热结构外周壁的隔热结构(未图式)。该耐热结构可为轻质耐火砖结构,该隔热结构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燃烧导入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入供燃烧的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火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出于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以及排渣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底部,具备第一排渣螺杆以及第二排渣螺杆;其中,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于该燃烧室中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而该第二排渣螺杆与该第一排渣螺杆气密式地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将自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由该燃烧室内部排放至该燃烧室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文桔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元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