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193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3:40
一种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氯乙烯3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份、脂肪酸季戊四醇酯5份、氧化聚乙烯2份、醋酸乙酯2份、氧化聚乙烯2份、茂金属聚乙烯2份、二氧化硅1.5份、甲基丙稀酸甲酯1.5份、环氧大豆油1.5份、环已酮1.5份、甲基硅油1.5份、石蜡油2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花生油1份、碳纤维2份、竹纤维2份、海泡石绒1.5份、蚕丝蛋白2份、仿蜘蛛丝纤维2份、偶联剂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简单,成本低,无毒、无腐蚀、无杂质,表面光亮、耐冲击、抗撕裂、不燃烧,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化电容器用薄膜,是在作为介质材料的基膜上用镀膜机在高真空条件下镀上金属极板,极板可分为铝镀层和锌镀层两层,因其具有独特的自愈特性,广泛用于制造各类电力补偿用或马达启动用交流电容器和直流滤波电容器。金属化薄膜独特的自愈性能,可能明显改善和提高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耐电压能力和使用寿命。由于锌的熔点比铝低,更易在电容器热击穿时发挥,自愈性更加优良,因此铝锌复合金属化薄膜较铝金属化膜具有更好的耐压特性。 然而,由于锌镀层在薄膜表面的复着力极差,因此必须先蒸镀铝然后再蒸镀锌,而锌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氧化后的锌铝薄膜将导致电容电容器失效,因此对镀好的锌铝金属化薄膜的贮存环境有严格的温度和严格的湿度要求。同时,为了保证锌铝镀层中镀铝层的均匀和致密,镀铝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而镀铝量的增加将降低金属化薄的自愈性能,同样影响薄膜的耐压特性,最终影响电容器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性能稳定的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氯乙烯3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份、脂肪酸季戊四醇酯5份、氧化聚乙烯2份、醋酸乙酯2份、茂金属聚乙烯2份、二氧化硅1.5份、甲基丙稀酸甲酯1.5份、环氧大豆油1.5份、环已酮1.5份、甲基硅油1.5份、石蜡油2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花生油1份、碳纤维2份、竹纤维2份、海泡石绒1.5份、蚕丝蛋白2份、仿蜘蛛丝纤维2份、偶联剂1.5份;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 2)将聚氯乙烯、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脂肪酸季戊四醇酯、氧化聚乙烯、醋酸乙酯、茂金属聚乙烯、二氧化硅及甲基丙稀酸甲酯送入捏合机机中,在90-1201环境下热处理2-3小时; 3)将环氧大豆油、环已酮、甲基硅油、石蜡油、改性玉米淀粉、花生油、碳纤维、竹纤维、海泡石绒、蚕丝蛋白、仿蜘蛛丝纤维及偶联剂混匀后与步骤2)中的原料在捏合机中混炼均匀,于1501处理6小时,配制成胶料; 4)将步骤3)中的胶料经挤出模头进行挤出,挤出后的薄膜依次经冷却辊冷却、牵引拉伸、厚度测量、表面电晕处理、切边、卷绕成膜、检验、入库。 [0011〕 上述改性玉米淀粉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玉米淀粉80份、黄原胶5份、抗氧剂5份、硬脂酸5份、十八醇3份、酯化酶复合菌液5份、纳米陶瓷粉0.5份、山嵛酸甘油酯2份、儿茶素0.5份、消泡剂0.5份、木质素2份、木素磺酸钠2份、乳化剂2份、偶联剂1份、水100份;上述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玉米淀粉置于烘箱内,在1251温度下烘烤,烘烤时间为35秒,玉米淀粉在烘箱内的厚度为1挪; 2)将烘烤后的玉米干淀粉冷却至常温,然后放入冷冻柜中封闭冷冻24小时,冷冻温度为-6 0 ; 3)冷冻完成后,将冷冻好的玉米淀粉放入不锈钢加热罐内,并加入黄原胶、抗氧齐0、硬脂酸、十八醇、酯化酶复合菌液、纳米陶瓷粉、山嵛酸甘油酯、儿茶素、消泡剂、木质素、木素磺酸钠、乳化剂、偶联剂及水,然后将不锈钢加热罐封闭; 4)通过不锈钢加热罐对原料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搅拌速度控制在120^/分钟,搅拌加热至901 -1651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搅拌60-65分钟; 5)将加热搅拌后的淀粉乳吸注到不锈钢冷冻床上,保持01 -21条件下冷藏24小时,使其结晶凝沉,使水分子从淀粉中析漓出来; 6)将步骤5)中析漓水分子后的淀粉块放在601烘箱内烘干,使其水分含量在10%以内,并过120目筛,得成改性玉米淀粉。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组分简单,成本低,无毒、无腐蚀、无杂质,表面光亮、耐冲击、抗撕裂、不燃烧,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 一种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氯乙烯3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份、脂肪酸季戊四醇酯5份、氧化聚乙烯2份、醋酸乙酯2份、茂金属聚乙烯2份、二氧化硅1.5份、甲基丙稀酸甲酯1.5份、环氧大豆油1.5份、环已酮1.5份、甲基硅油1.5份、石蜡油2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花生油1份、碳纤维2份、竹纤维2份、海泡石绒1.5份、蚕丝蛋白2份、仿蜘蛛丝纤维2份、偶联剂1.5份;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 2)将聚氯乙烯、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脂肪酸季戊四醇酯、氧化聚乙烯、醋酸乙酯、茂金属聚乙烯、二氧化硅及甲基丙稀酸甲酯送入捏合机机中,在90-1201环境下热处理2-3小时; 3)将环氧大豆油、环已酮、甲基硅油、石蜡油、改性玉米淀粉、花生油、碳纤维、竹纤维、海泡石绒、蚕丝蛋白、仿蜘蛛丝纤维及偶联剂混匀后与步骤2)中的原料在捏合机中混炼均匀,于1501处理6小时,配制成胶料; 4)将步骤3)中的胶料经挤出模头进行挤出,挤出后的薄膜依次经冷却辊冷却、牵引拉伸、厚度测量、表面电晕处理、切边、卷绕成膜、检验、入库。 上述改性玉米淀粉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玉米淀粉80份、黄原胶5份、抗氧剂5份、硬脂酸5份、十八醇3份、酯化酶复合菌液5份、纳米陶瓷粉0.5份、山嵛酸甘油酯2份、儿茶素0.5份、消泡剂0.5份、木质素2份、木素磺酸钠2份、乳化剂2份、偶联剂1份、水100份;上述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玉米淀粉置于烘箱内,在1251温度下烘烤,烘烤时间为35秒,玉米淀粉在烘箱内的厚度为1挪; 2)将烘烤后的玉米干淀粉冷却至常温,然后放入冷冻柜中封闭冷冻24小时,冷冻温度为-6 0 ; 3)冷冻完成后,将冷冻好的玉米淀粉放入不锈钢加热罐内,并加入黄原胶、抗氧齐0、硬脂酸、十八醇、酯化酶复合菌液、纳米陶瓷粉、山嵛酸甘油酯、儿茶素、消泡剂、木质素、木素磺酸钠、乳化剂、偶联剂及水,然后将不锈钢加热罐封闭; 4)通过不锈钢加热罐对原料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搅拌速度控制在120转/分钟,搅拌加热至901 -1651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搅拌60-65分钟; 5)将加热搅拌后的淀粉乳吸注到不锈钢冷冻床上,保持01 -21条件下冷藏24小时,使其结晶凝沉,使水分子从淀粉中析漓出来; 6)将步骤5)中析漓水分子后的淀粉块放在601烘箱内烘干,使其水分含量在10%以内,并过120目筛,得成改性玉米淀粉。 实施例中的酯化酶复合菌液选自安徽省金裕皖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专利号为 201210335099.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氯乙烯3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份、脂肪酸季戊四醇酯5份、氧化聚乙烯2份、醋酸乙酯2份、茂金属聚乙烯2份、二氧化硅1.5份、甲基丙稀酸甲酯1.5份、环氧大豆油1.5份、环已酮1.5份、甲基硅油1.5份、石蜡油2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花生油1份、碳纤维2份、竹纤维2份、海泡石绒1.5份、蚕丝蛋白2份、仿蜘蛛丝纤维2份、偶联剂1.5份;制备方法如下,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2)将聚氯乙烯、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脂肪酸季戊四醇酯、氧化聚乙烯、醋酸乙酯、茂金属聚乙烯、二氧化硅及甲基丙稀酸甲酯送入捏合机机中,在90‑120℃环境下热处理2‑3小时;3)将环氧大豆油、环已酮、甲基硅油、石蜡油、改性玉米淀粉、花生油、碳纤维、竹纤维、海泡石绒、蚕丝蛋白、仿蜘蛛丝纤维及偶联剂混匀后与步骤2)中的原料在捏合机中混炼均匀,于150℃处理6小时,配制成胶料;4)将步骤3)中的胶料经挤出模头进行挤出,挤出后的薄膜依次经冷却辊冷却、牵引拉伸、厚度测量、表面电晕处理、切边、卷绕成膜、检验、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氯乙烯3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份、脂肪酸季戊四醇酯5份、氧化聚乙烯2份、醋酸乙酯2份、茂金属聚乙烯2份、二氧化硅1.5份、甲基丙稀酸甲酯1.5份、环氧大豆油1.5份、环已酮1.5份、甲基硅油1.5份、石蜡油2份、改性玉米淀粉5份、花生油I份、碳纤维2份、竹纤维2份、海泡石绒1.5份、蚕丝蛋白2份、仿蜘蛛丝纤维2份、偶联剂1.5份;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 2)将聚氯乙烯、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脂肪酸季戊四醇酯、氧化聚乙烯、醋酸乙酯、茂金属聚乙烯、二氧化硅及甲基丙稀酸甲酯送入捏合机机中,在90-120°C环境下热处理2-3小时; 3)将环氧大豆油、环已酮、甲基硅油、石蜡油、改性玉米淀粉、花生油、碳纤维、竹纤维、海泡石绒、蚕丝蛋白、仿蜘蛛丝纤维及偶联剂混匀后与步骤2)中的原料在捏合机中混炼均匀,于150°C处理6小时,配制成胶料; 4)将步骤3)中的胶料经挤出模头进行挤出,挤出后的薄膜依次经冷却辊冷却、牵引拉伸、厚度测量、表面电晕处理、切边、卷绕成膜、检验、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电容器油式抗氧化薄膜用基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改性玉米淀粉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新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新泰电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