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011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可配合一转动的车轮并进行发电,该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包含一固定基座、一设置于该固定基座上的轴承单元、一设置于该轴承单元上的电能产生单元,及一设置于该固定基座上的弹性追随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该电能产生单元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以供其他电子设备使用,并利用可活动的该轴承单元来搭载该电能产生单元,再配合该弹性追随单元使该电能产生单元的一接触件能在不对一车辆的车轮形成压迫的情况下有效地接触并依附于该车轮上,进而不会因车辆行进间的震动而脱离,同时也不会造成骑乘者骑乘时额外的负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吊发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并配合参阅图2、3,现有的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是安装于一具有转动车轮100的车辆上,该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具有一固定单元11及一马达12,该固定单元11具有一固设于该车辆的车架200上的中空本体111、一设于该中空本体111内且一端固定于该中空本体111上的弹簧112、一枢设于该中空本体111上的限位件113,及一枢接于该本体111上且与该弹簧112相连接的连接件114。该马达12是固设于该连接件114,且其转轴120末端设有一橡胶材料的接触件121,该接触件121是与该车辆的车轮100相接触,并在该车轮100转动时通过与其接触带动该转轴120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进而与该马达12内部缠有感应线圈且保持不动的定子磁极(图未示)相配合地产生一反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固定单元11的连接件114是可带动该马达12在相对于该中空本体111的一接触位置及一脱离位置间移动,当该马达12是位于该脱离位置时(如图2所示),该接触件121是邻近于该车辆的车轮100但是并未与其接触,且该限位件113是与该连接件114相配合地将该连接件114限位卡固,使该马达12及其接触件121是保持在该脱离位置,而当扳动该限位件113时,该限位件113则会与该连接件114错开并不予卡固,且使该连接件114通过与其相连接的弹簧112的弹性回复力而转动,借此带动该马达12移动至该接触位置(如图3所示),而在该接触位置时,该马达12的转轴120上的接触件121就会与该车轮100相接触,并通过该车轮100的转动以及与该接触件121之间的摩擦力而带动该转轴120旋转,进而将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因此,此种方-->式的发电装置是被广泛地应用于自行车等自身不具电力系统的车辆上,当该自行车在行进时,其车轮100的转动就可驱动该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进行发电,而产生的电能就可供给一电子设备(如一车灯)所需的电源。现有的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由于只能在两个位置间移动,因此,为了要确保该马达12的转轴120上的接触件121在移动至该接触位置时能有效地与车轮100相接触以带动该转轴120运转,与该连接件114相连接的弹簧112一般皆会采用弹性回复力大的弹簧112,以防止自行车在行进间因路面不平整所产生的震动而将该接触件121震开,但是,如采用弹性回复力大的弹簧112使该接触件121紧密地依附于该车轮100,就会对该车轮100形成一股压迫力,所以必须要对该车轮100施予更大的驱动力才能令该车轮100顺畅转动,也就是说,该自行车的骑乘者需要花费更大的力量来驱动该车轮100,进而造成骑乘时额外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对车辆的车轮形成过度压迫的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包含一固定基座、一轴承单元、一电能产生单元,及一弹性追随单元。该固定基座具有一个第一基部及一个自该第一基部延伸且与该第一基部形成有一夹角的第二基部,该第一基部具有相反的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第二表面。该轴承单元具有一固设于该固定基座的第二基部的固定件,一枢接于该固定件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轴,一与该旋转轴相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一固设于该连接件上,并与该固定基座的第一基部概呈平行的承置部。该电能产生单元包括有一传动轴、一连接于该传动轴且设于该轴承单元的承置部上并随着转动而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子件,及一设置于该传动轴的末段的接触件。该弹性追随单元具有一固接于该轴承单元的承置部并穿伸于该固-->定基座的第一基部的第一螺杆、一套设于该第一螺杆上并介于该承置部与该第一基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一穿伸于该第一基部且与该第一螺杆相间隔的第二螺杆,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螺杆上并介于该承置部与该第一基部之间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螺杆具有一顶抵于该承置部的螺头部,且该第二弹性件的二相反端是分别顶抵于该螺头部远离该承置部的端缘以及该第一基部的第一表面。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利用该电能产生单元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以供其他电子设备使用,并利用可活动的该轴承单元来搭载该电能产生单元,再配合该弹性追随单元使该电能产生单元的接触件能在不对一车辆的车轮形成压迫的情况下有效地接触并依附于该车轮上,进而不会因车辆行进间的震动而脱离,同时也不会对该车轮形成过度压迫而造成骑乘者骑乘时额外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一正视图,说明现有的一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现有的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与一车架及一车轮间的连结关系,且该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的一马达是位于一脱离位置。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图2中的马达是位于一接触位置。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与一车架及一车轮间的连结关系。图5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细部结构。图6是一后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细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并配合参阅图5、6,本技术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是安装于一自行车上,且邻近于该自行车的前轮300,该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包含一固定基座2、一轴承单元3、一电能产生单元4,及一弹性追随单元5。-->该固定基座2具有一个第一基部21、一个自该第一基部21延伸且与该第一基部21形成有一夹角θ的第二基部22,及一自该第一基部21延伸出的连接部23,该第一基部21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211与一第二表面212,该连接部23是提供一将该第一基部21及该第二基部22固定于该车架上的锁固处,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23是锁付于该自行车前轮300的煞车件400上,该第一、二基部21、22是分别提供设置该弹性追随单元5及该轴承单元3的组立处,且该第一、二基部21、22之间形成有一90度的夹角θ,但是该夹角θ的角度也可因不同设置而变化,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该轴承单元3具有一固设于该固定基座2的第二基部22的固定件31、一枢接于该固定件31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轴32、一与该旋转轴32相连接的连接件33,以及一固设于该连接件33上并与该固定基座2的第一基部21概呈平行的承置部34,该承置部34是用于承置并固定该电能产生单元4,并利用该旋转轴32、该连接件33,与该承置部34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该电能产生单元4在固设于该承置部34上时仍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件31活动。另外,该承置部34上还具有二相间隔的限位件341,用于与该弹性追随单元5相顶抵并对其产生限位的功效。该电能产生单元4是固设于该轴承单元3的承置部34上,并具有一传动轴41、一连接于该传动轴41且设于该轴承单元3的承置部34上并随着转动而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子件43,以及一设置于该传动轴41的末段的接触件42,该接触件42是与该自行车的前轮300相接触,并通过该接触件42与该前轮30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该前轮300在转动时就可同时驱动该传动轴41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该转子件43旋转,并借此与位于内部的定子线圈(图未示)相配合地形成一股反电动势,进而产生电流输出以供如车灯(图未示)等电子设备使用,并达到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接触件42是由工程胶质所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具有一固定基座、一设于该固定基座上的轴承单元、一设于该轴承单元上的电能产生单元,及一弹性追随单元; 该固定基座具有一个第一基部及一个自该第一基部延伸且与该第一基部形成有一夹角的第二基部,该第一基部具有相反的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第二表面; 该轴承单元具有一固设于该固定基座的第二基部的固定件,一枢接于该固定件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轴,一与该旋转轴相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一固设于该连接件上,并与该固定基座的第一基部概呈平行的承置部; 该电能产生单元包括有一传动轴、一连接于该传动轴且设于该轴承单元的承置部上并随着转动而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子件,及一设置于该传动轴的末段的接触件; 该弹性追随单元具有一只固接于该轴承单元的承置部并穿伸于该固定基座的第一基部的第一螺杆、一套设于该第一螺杆上并介于该承置部与该第一基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一只穿伸于该第一基部且与该第一螺杆相间隔的第二螺杆,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螺杆上并介于该承置部与该第一基部之间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螺杆具有一顶抵于该承置部的螺头部,且该第二弹性件的二相反端是分别顶抵于该螺头部远离该承置部的端缘以及该第一基部的第一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式悬吊发电装置具有一固定基座、一设于该固定基座上的轴承单元、一设于该轴承单元上的电能产生单元,及一弹性追随单元;该固定基座具有一个第一基部及一个自该第一基部延伸且与该第一基部形成有一夹角的第二基部,该第一基部具有相反的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第二表面;该轴承单元具有一固设于该固定基座的第二基部的固定件,一枢接于该固定件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轴,一与该旋转轴相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一固设于该连接件上,并与该固定基座的第一基部概呈平行的承置部;该电能产生单元包括有一传动轴、一连接于该传动轴且设于该轴承单元的承置部上并随着转动而将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子件,及一设置于该传动轴的末段的接触件;该弹性追随单元具有一只固接于该轴承单元的承置部并穿伸于该固定基座的第一基部的第一螺杆、一套设于该第一螺杆上并介于该承置部与该第一基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一只穿伸于该第一基部且与该第一螺杆相间隔的第二螺杆,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螺杆上并介于该承置部与该第一基部之间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螺杆具有一顶抵于该承置部的螺头部,且该第二弹性件的二相反端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佑亮
申请(专利权)人:佑亮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