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088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外墙,属于建筑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方式制造,且用于建筑体外墙的组合式板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和隔音功能的墙板;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外墙,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墙板结构体相互拼接而成,墙板结构体的结构为:包括外墙板、与外墙板相对设置的内墙板、包裹外墙板和内墙板的围绕壁,外墙板与内墙板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外墙板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墙板通过连接件悬挂在结构龙骨上,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上述的外墙板和内墙板为两块结构相同的板材,均包括钢筋材质的外框和多根设置在外框内的起辅助支撑作用的支撑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
本技术一种建筑外墙,属于建筑用材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方式制造,且用于建筑体外墙的组合式板材。
技术介绍
以往人造建材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具有玻璃纤维的强化矿物混凝土通常是将例如水泥、矿物用粘着剂等等的胶结材料、水、骨材及玻璃纤维依适当比例混合,再灌注到模具的模穴内成型预定的形状及厚度,当该混合物硬化后,就可以形成适合运用在建筑领域的人造建材。 以往人造建材虽然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墙壁,但其成型后是实心的结构体,不但重量大,不利于搬运及施工,当人造建材运用在建筑物上时,实心的结构体也会成为热源传导的途径,也就是说,当户外的温度较高时,热气可以快速地经由该人造建材的实心结构往室内传送,故其隔热效果较差。当建筑物的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时,就需要以例如冷气等等的设备来降温,故以往具有实心结构的人造建材还会产生节能减碳效果差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改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极大的促进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过去建造房屋还有使用粘土红砖,不但限制房屋的造型,而且还影响建造速度的提高,重要的是传统的红砖严重地破坏耕地和自然环境,而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较少的国家,因此,我国限制和禁止在建筑中采用粘土红砖,大力提倡使用新型材料,特别是整体墙板材料。虽然建筑行业也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墙板,但这些墙板综合性能较差,特别是状外墙板,由于热胀冷缩的存在,外墙板外面难以罩面,因为两块板结合处极易出现缝隙;结合太紧容易扭曲,松了又产生缝隙,这种情形很难处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和隔音功能的墙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外墙,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墙板结构体相互拼接而成。 所述墙板结构体的结构为:包括外墙板、与外墙板相对设置的内墙板、包裹外墙板和内墙板的围绕壁,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外墙板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墙板通过连接件悬挂在结构龙骨上,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 上述的外墙板和内墙板为两块结构相同的板材,均包括钢筋材质的外框和多根设置在外框内的起辅助支撑作用的支撑杆,所述外框的两侧短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为了保证各根支撑杆的受力尽量平衡,支撑杆与短杆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相邻的支撑杆之间填充有墙体介质。 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即每组安装孔同心设置,通过在每组安装孔内穿装紧固螺栓,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内墙板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锁紧,不会影响墙板整体的外观,而且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很便捷,通用性能好。 其中,所述墙体介质为混凝土,价格低廉,结构性能好。另外,连接件包括整体为T型结构,连接件的下端为预埋横板,上端为带有通孔的连接端,在前期浇铸混凝土时,将预埋横板预埋在混凝土内,并将连接端延伸到混凝土外部,连接件在混凝土内连接紧密,强度闻。 其中,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音墙板,保温隔音墙板的大小与外墙板相同,保温隔音墙板与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通过保温隔音板增强墙板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其中,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墙板结构体的相互拼接来完成外墙的安装,相邻的墙板结构体之间通过带有弹性的密封条密封,密封效果好,既能保温,又能有良好的隔音效果O 其中,作为优选地,密封条为弹性玻璃纤维材质,结构性能好。 其中,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的钢筋,支撑杆的质量轻,减轻墙板的整体重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外框上,组装结构简单,墙板的成型周期短。 其中,所述围绕壁可为有机板,或为无机板,或为氯氧镁水泥平板,这些都是现有的建筑常用材料,可减少墙板的制作成本,而且,可推广性也好。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技术为组合式结构,摒弃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轻,安装性能好,可推广性好。 二、本技术中墙板结构体的结构包括外墙板、与外墙板相对设置的内墙板、包裹外墙板和内墙板的围绕壁,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粘结有隔音效果良好的隔热板,外墙板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多个与结构龙骨相连的连接件,墙板通过连接件悬挂在龙骨上,通过悬挂实现墙板的安装,墙板的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 三、本技术中的外墙板和内墙板为两块结构相同的板材,内外墙板的可替换性能好,均包括钢筋材质的外框和多根设置在外框内的起辅助支撑作用的支撑杆,所述外框的两侧短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为了保证各根支撑杆的受力尽量平衡,支撑杆与短杆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受力稳定。 四、本技术的外墙板和内墙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即每组安装孔同心设置,通过在每组安装孔内穿装紧固螺栓,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内墙板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锁紧,不会影响墙板整体的外观,而且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很便捷,通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墙板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外墙板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墙板结构体,2为外墙板,3为内墙板,4为围绕壁,5为保温隔音墙板,6为连接件,7为外框,8为支撑杆,9为短杆,10为安装孔,11为墙体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一种建筑外墙,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墙板结构体I相互拼接而成。 所述墙板结构体I的结构为:包括外墙板2、与外墙板2相对设置的内墙板3、包裹外墙板2和内墙板3的围绕壁4,所述外墙板2与内墙板3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外墙板2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6,墙板通过连接件6悬挂在结构龙骨上,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 上述的外墙板2和内墙板3为两块结构相同的板材,均包括钢筋材质的外框7和多根设置在外框7内的起辅助支撑作用的支撑杆8,所述外框7的两侧短杆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为了保证各根支撑杆8的受力尽量平衡,支撑杆8与短杆9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相邻的支撑杆8之间填充有墙体介质11。 所述外墙板2和内墙板3上的安装孔10对应设置,即每组安装孔10同心设置,通过在每组安装孔10内穿装紧固螺栓,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内墙板3的安装孔10后通过螺母锁紧,不会影响墙板整体的外观,而且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很便捷,通用性能好,这里的螺栓为建筑用的高强度螺栓。 作为优选地,所述墙体介质11为混凝土,价格低廉,结构性能好。另外,连接件6包括整体为T型结构,连接件6的下端为预埋横板,上端为带有通孔的连接端,在前期浇铸混凝土时,将预埋横板预埋在混凝土内,并将连接端延伸到混凝土外部,连接件6在混凝土内连接紧密,强度高。 作为优选地,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音墙板5,保温隔音墙板5的大小与外墙板2相同,保温隔音层与外墙板2和内墙板3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通过保温隔音板5增强墙板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作为优选地,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墙板结构体I的相互拼接来完成外墙的安装,相邻的墙板结构体I之间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墙板结构体(1)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墙板结构体(1)的结构为:包括外墙板(2)、与外墙板(2)相对设置的内墙板(3)、包裹外墙板(2)和内墙板(3)的围绕壁(4),所述外墙板(2)与内墙板(3)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外墙板(2)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6);所述外墙板(2)和内墙板(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钢筋外框(7)和多根设置在外框(7)内的支撑杆(8),所述外框(7)的两侧短杆(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所述支撑杆(8)与短杆(9)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相邻的支撑杆(8)之间填充有墙体介质(11);所述外墙板(2)与内墙板(3)之间通过对应的安装孔(10)内穿装螺栓连接,且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内墙板(3)的安装孔(10)后通过螺母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墙板结构体(I)相互拼接而成; 所述墙板结构体(I)的结构为:包括外墙板(2)、与外墙板(2)相对设置的内墙板(3)、包裹外墙板(2)和内墙板(3)的围绕壁(4),所述外墙板(2)与内墙板(3)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外墙板(2)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6); 所述外墙板(2)和内墙板(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钢筋外框(7)和多根设置在外框(7)内的支撑杆(8),所述外框(7)的两侧短杆(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所述支撑杆(8)与短杆(9)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相邻的支撑杆(8)之间填充有墙体介质(11); 所述外墙板(2)与内墙板(3)之间通过对应的安装孔(10)内穿装螺栓连接,且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内墙板(3 )的安装孔(10 )后通过螺母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介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元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