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利咽汤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9696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06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利咽汤及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利咽汤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玄参、丹皮、麦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蝉衣各1-3份。该中药利咽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比选购优质干净的玄参、丹皮、麦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蝉衣,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入布袋内扎口;将装满药物的布袋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继而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药机内,加入适量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50分钟,滤取利咽汤后,再次加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5分钟,合并浓缩成50%的中药利咽汤1665毫升,装袋密封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所述中药利咽汤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玄参、丹皮、麦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蝉衣各1-3份。该中药利咽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比选购优质干净的玄参、丹皮、麦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蝉衣,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入布袋内扎口;将装满药物的布袋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继而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药机内,加入适量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50分钟,滤取利咽汤后,再次加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5分钟,合并浓缩成50%的中药利咽汤1665毫升,装袋密封即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利咽汤,特别是供人类慢性咽喉炎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慢性单纯性咽炎又称慢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发病率高,易复发,治疗疗效与治疗时间直接挂钩。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慢性咽喉炎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解决慢性咽喉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科学,药力缓和、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养阴、清热、利咽的治疗原则。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利咽汤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玄参1-3份; 丹皮1-3份; 麦冬1-3份; 赤芍1-3份; 桔梗1-3份; 生甘草1-3份; 射干1-3份; 玉蝴蝶1-3份; 瓜萎皮1-3份; 蝉衣1-3份。 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利咽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利咽汤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玄参1份; 丹皮1份; 麦冬1份; 赤芍1份; 桔梗1份; 生甘草1份; 射干1份; 玉蝴蝶1份; 瓜萎皮1份; 蝉衣1份。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八、选购优质干净的玄参1份、丹皮1份、麦冬1份、赤苟1份、桔梗1份、生甘草1份、射干1份、玉蝴蝶1份、瓜萎皮1份、蝉衣1份,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入布袋内扎口 ;8、将装满药物的布袋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继而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药机内,加入适量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50分钟,滤取利咽汤后,再次加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5分钟,合并浓缩成50%的中药利咽汤1665毫升,装袋密封即可。 ,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煎煮好的中药利咽汤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5毫升/次,饭前服。服药6-10齐0,病获痊愈。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药利咽汤为内服中药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玄参,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之功效,用于治疗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丹皮,性味: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血、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斑疹吐血、血滞经闭、经前发势、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发势、无汗骨蒸;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证;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桔梗,性味: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痈吐脓、咳嗽痰多、痢疾腹痛、胞满胁痛、口舌生疮、赤目肿痛、小便癃闭等病症;生甘草,性味:性平、味甘、生用偏寒,具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射干,性味:苦、寒,有毒,具有降火、解毒、散血、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疗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玉蝴蝶,性味:苦、寒,具有润肺、舒肝、和胃、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疮疡、咽喉肿痛、音哑、肝胃气痛; 瓜萎皮,性味:甘、寒,具有清化热痰、利气宽胸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闷胁痛;蝉衣,性味:味甘、咸、性寒,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服用时,将煎煮好的中药利咽汤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5毫升/次,饭前服。服药6-10剂,病获痊愈。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科学,药力缓和、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养阴、清热、利咽的治疗原则。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慢性单纯性咽炎又称慢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发病率高,易复发,治疗疗效与治疗时间直接挂钩。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慢性咽喉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草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中药利咽汤,药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可有效治疗慢性咽喉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选购优质干净的玄参11克、丹皮9克、麦冬9克、赤芍9克、桔梗4克、生甘草3克、射干4克、玉蝴蝶4克、瓜萎皮9克、蝉衣4克,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入布袋内扎口 ;将装满药物的布袋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继而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药机内,加入适量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50分钟,滤取利咽汤后,再次加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5分钟,合并浓缩成50%的中药利咽汤1665毫升,装袋密封即可。服用时,将煎煮好的中药利咽汤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5毫升/次,饭前服。服药6-10剂,病获痊愈。 实施例2:选购优质干净的玄参16克、丹皮14克、麦冬14克、赤芍14克、桔梗5克、生甘草4克、射干5克、玉蝴蝶5克、瓜萎皮14克、蝉衣5克,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入布袋内扎口 ;将装满药物的布袋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继而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药机内,加入适量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50分钟,滤取利咽汤后,再次加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5分钟,合并浓缩成50%的中药利咽汤1665毫升,装袋密封即可。服用时,将煎煮好的中药利咽汤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5毫升/次,饭前服。服药6-8剂,病获痊愈。 实施例3:选购优质干净的玄参11克、丹皮9克、麦冬9克、赤芍9克、桔梗4克、生甘草3克、射干4克、玉蝴蝶4克、瓜萎皮9克、蝉衣4克,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入布袋内扎口 ;将装满药物的布袋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继而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利咽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利咽汤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玄参                  1‑3份;丹皮                  1‑3份;麦冬                  1‑3份;赤芍                  1‑3份;桔梗                  1‑3份;生甘草                1‑3份;射干                  1‑3份;玉蝴蝶                1‑3份;瓜萎皮                1‑3份;蝉衣                  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