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炒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898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炒菜装置,涉及家电厨具领域,包括炒锅、锅盖、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支架位于炒锅右端,第二支架上端设有传动箱,传动箱顶端设有转动盘;传动箱内部设置有传动杆、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圆齿轮和二圆齿轮,第二连接杆左端与炒锅固定,连接杆右端与第二圆齿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炒锅可以转动,通过转动转动盘实现炒锅的转动,通过炒锅的转动方便的实现炒好的菜的取出和洗锅后清理锅的水的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炒菜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电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炒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捷,为了节约早中晚三餐做饭的时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快餐店购买一日三餐,快餐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采用天然气作为炒菜锅的普遍采用的能源,快餐店为了满足很短的时间段大量客人的需求都采用较大的炒菜装置来炒菜,较大的炒菜装置满足了快餐店的需求,但是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如将炒好的菜从炒菜锅中取出就很不方便,锅底的菜很难清理干净,又如清洗炒菜装置时,锅底的水很难清理干净。这些原因造成了炒菜装置使用时时间的浪费,而且如果炒菜装置没有清理干净直接影响了另一道菜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便捷炒菜装置,具有节约炒菜锅取菜和清理时间的优点。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捷炒菜装置,包括炒锅、锅盖、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右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与所述炒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炒锅右端,所述第二支架上端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顶端设有转动盘;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有传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第一伞齿轮、咬合连接在所述第一伞齿轮左侧的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伞齿轮左侧的第一圆齿轮和咬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圆齿轮下端的第二圆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左端与所述炒锅固定,所述连接杆右端与所述所述第二圆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上端设有控制箱,所述锅盖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顶端,所述控制箱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通过所述控制箱来控制进气管的天然气,所述锅盖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顶端可以方便的实现所述锅盖与所述炒锅之间的闭合。 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上端,手动所述转动转动盘可以实现所述传动杆的转动,从而实现齿轮的转动,最后带动所炒锅的转动。 所述第二圆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齿轮直径,不仅可以实现操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气对所述转动盘进行操作,而且可以方便控制所述炒锅转动速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炒锅可以转动,通过转动转动盘实现炒锅的转动,通过炒锅的转动方便的实现炒好的菜的取出和洗锅后清理锅的水的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传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炒锅;2、锅盖;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传动箱;8、转动盘;9、传动杆;10、第一伞齿轮;11、第二伞齿轮;12、第一圆齿轮;13、第二圆齿轮;14、控制箱;15、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捷炒菜装置,包括炒锅1、锅盖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 ;第一连接杆5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3右端,第一连接杆5右端与炒锅I固定连接;第二支架4位于炒锅I右端,第二支架4上端设有传动箱7,传动箱7顶端设有转动盘8 ;传动箱7内部设置有传动杆9、固定连接在传动杆9下端的第一伞齿轮10、咬合连接在第一伞齿轮10左侧的第二伞齿轮11、固定连接在第二伞齿轮11左侧的第一圆齿轮12和咬合连接在第一圆齿轮12下端的第二圆齿轮13,第二连接杆6左端与炒锅I固定,连接杆右端与第二圆齿轮13固定连接。 第一支架3上端设有控制箱14,锅盖2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3顶端,控制箱14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5,通过控制箱14来控制进气管15的天然气,锅盖2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3顶端可以方便的实现锅盖2与炒锅I之间的闭合。 转动盘8固定连接在传动杆9上端,手动转动转动盘8可以实现传动杆9的转动,从而实现齿轮的转动,最后带动所炒锅I的转动。 第二圆齿轮13直径大于第一圆齿轮12直径,不仅可以实现操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气对转动盘8进行操作,而且可以方便控制炒锅I转动速度。 当本技术投入使用时,实用本技术进行炒菜,当菜炒好后转动转动盘8,转动盘8带动传动杆9旋转,第一伞齿轮10也随着传动杆9转动,第一伞齿轮10带动咬合的第二伞齿轮11转动,与第二伞齿轮11固定连接的第一圆齿轮12随着第二伞齿轮11的转动转动,然后带动咬合的第二圆齿轮13转动,与第二圆齿轮13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6也随着第二圆齿轮13转动,然后带动炒锅I旋转,炒好的菜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炒锅I出来,不需要员工通过铲子慢慢将菜铲除,然后再转动转动盘8将炒锅I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在炒锅I内加入水,对炒锅I进行清洗,再用将菜倒出的方法将水倒出。本技术通过上述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提高炒菜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捷炒菜装置,包括炒锅、锅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右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与所述炒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炒锅右端,所述第二支架上端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顶端设有转动盘;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有传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第一伞齿轮、咬合连接在所述第一伞齿轮左侧的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伞齿轮左侧的第一圆齿轮和咬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圆齿轮下端的第二圆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左端与所述炒锅固定,所述连接杆右端与所述所述第二圆齿轮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炒菜装置,包括炒锅、锅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右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与所述炒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炒锅右端,所述第二支架上端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顶端设有转动盘;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有传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第一伞齿轮、咬合连接在所述第一伞齿轮左侧的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伞齿轮左侧的第一圆齿轮和咬合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迪速食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