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桂雄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08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指纹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包括底壳、面壳、电磁铁、推板、弹簧和卡环,底壳和面壳扣接,电磁铁和推板均设置于底壳和面壳之间,电磁铁包括线圈本体及设置于线圈本体中间的铁芯,推板与铁芯的一端连接,卡环卡设于铁芯的另一端,弹簧套设于铁芯,且弹簧位于卡环和线圈本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不需要润滑油润滑,通过电磁铁的吸力让铁芯直接作用于推板,提高了推板的响应速度,在通电时,铁芯可及时作出反应;不通电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推板能及时复位,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指纹锁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包括底壳、面壳、电磁铁、推板、弹簧和卡环,底壳和面壳扣接,电磁铁和推板均设置于底壳和面壳之间,电磁铁包括线圈本体及设置于线圈本体中间的铁芯,推板与铁芯的一端连接,卡环卡设于铁芯的另一端,弹簧套设于铁芯,且弹簧位于卡环和线圈本体之间。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不需要润滑油润滑,通过电磁铁的吸力让铁芯直接作用于推板,提高了推板的响应速度,在通电时,铁芯可及时作出反应;不通电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推板能及时复位,所以本技术稳定性较好。【专利说明】—种电磁铁驱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指纹锁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的指纹锁驱动机构大多采用如下两种方式:1)电机+涡杆+弹簧拔片,2)电机+涡杆+齿轮箱。然而这样的机构复杂、零件数量众多、制造和装配成本相对高,其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电机和齿轮机构运动时会产生过大的嗓音,使用较长时间后,如果润滑油干燥或灰尘进入机构后,该机构会容易磨损或被卡死(因为指纹锁的密封性并不完美);其次,电机动力一般需要通过众多的机构才传送到作用点,这样就会造成传动推板的动作变慢;再次,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联动性能不够稳定,时常出现指纹锁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被卡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该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不需要润滑油润滑,电磁铁的吸力直接作用于推板,提高了推板的响应速度,其稳定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包括底壳、面壳、电磁铁、推板、弹簧和卡环,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扣接,所述电磁铁和所述推板均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之间,所述电磁铁包括线圈本体及设置于线圈本体中间的铁芯,所述推板与所述铁芯的一端连接,所述卡环卡设于所述铁芯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铁芯,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卡环和所述线圈本体之间。 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驱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包括底壳本体和位于所述底壳本体中部的容置坑,所述线圈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置坑内。 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驱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坑的两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扣接板和固定孔。 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驱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本体设置有半圆缺□。 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驱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扣接板包括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和扣接杆,所述扣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第二插板之间,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扣接杆、及所述扣接杆和所述第二插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扣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凸起部。 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驱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面壳包括面壳本体、设置于所述面壳本体的第二滑动槽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一侧的扣接槽,所述扣接槽与所述扣接板扣接。 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驱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推板包括一个横板及与所述横板连接为一体的两个竖板,所述横板的中部与所述铁芯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底壳、面壳、电磁铁、推板、弹簧和卡环,底壳和面壳扣接,电磁铁和推板均设置于底壳和面壳之间,电磁铁包括线圈本体及设置于线圈本体中间的铁芯,推板与铁芯的一端连接,卡环卡设于铁芯的另一端,弹簧套设于铁芯,且弹簧位于卡环和线圈本体之间。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不需要润滑油润滑,通过电磁铁的吸力让铁芯直接作用于推板,提高了推板的响应速度,在通电时,铁芯可及时作出反应;不通电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推板能及时复位,所以本技术稳定性较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和2所不,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包括底壳10、面壳20、电磁铁30、推板40、弹簧50和卡环60,底壳10和面壳20扣接,电磁铁30和推板40均设置于底壳10和面壳20之间,在电磁铁30的作用下,推板40可在底壳10和面壳20之间滑动。电磁铁30包括线圈本体301及设置于线圈本体301中间的铁芯302,推板40与铁芯302的一端连接,电磁铁30通电便实现推板40的运动,卡环60卡设于铁芯302的另一端,弹簧50套设于铁芯302,且弹簧50位于卡环60和线圈本体301之间,电磁铁30不通电时,在弹簧50的作用力下推板40可进行复位。 优选地,底壳10包括底壳本体101和位于底壳本体101中部的容置坑102,底壳本体101设置有半圆缺口 1011,便于指纹锁的其他部件的安装,线圈本体301安装于容置坑102内,使得线圈本体301固定不动。容置坑102的两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03、扣接板104和固定孔105,固定孔105主要用于固定底壳10的,可将底壳10安装在指纹锁的面板上。面壳20包括面壳本体203、设置于面壳本体203的第二滑动槽201及设置于第二滑动槽201 —侧的扣接槽202,扣接槽202与扣接板104扣接,实现了面壳20和底壳10的连接,使得本技术形成一个整体。推板40包括一个横板401及与横板401连接为一体的两个竖板402,横板401的中部与铁芯302的一端连接,两个竖板402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部4021,滑动部4021分别与第一滑动槽103和第二滑动槽201滑动连接,当电磁铁30通电或不通电时,都是通过滑动部4021在第一滑动槽103和第二滑动槽201内的往返运动完成的。 优选地,扣接板104包括第一插板1041、第二插板1042和扣接杆1043,扣接杆1043设置于第一插板1041和第二插板1042之间,第一插板1041和扣接杆1043、及扣接杆1043和第二插板1042之间均设置有间隙1044,扣接杆1043的顶端设置有凸起部10431。扣接杆1043在扣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扣接杆1043具有一定的弹性,扣接时,扣接杆1043向内弹性变形,待凸起部10431与扣接槽202完全贴合后,扣接杆1043向外弹性变形恢复原状。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电磁铁30通电时,电磁铁30的铁芯302及时作出反应,带动滑动部4021在第一滑动槽103和第二滑动槽201内滑动,使得推板40往外移;电磁铁30断电时,弹簧50的作用力下,铁芯302带动推板40进行复位。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面壳、电磁铁、推板、弹簧和卡环,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扣接,所述电磁铁和所述推板均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面壳、电磁铁、推板、弹簧和卡环,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扣接,所述电磁铁和所述推板均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之间,所述电磁铁包括线圈本体及设置于线圈本体中间的铁芯,所述推板与所述铁芯的一端连接,所述卡环卡设于所述铁芯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铁芯,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卡环和所述线圈本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桂雄
申请(专利权)人:袁桂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