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振昌专利>正文

坡地用小型耕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881 阅读:9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坡地用小型耕地机,主要由柴油发动机、变速箱、机架(包括扶手)、犁铧、单驱动轮及其它传动轮和传送带组成。其中发动机与变速箱由传送带连接,变速箱与单驱动轮由传送链连接,犁铧与犁臂可活动连接,犁臂与机架活动连接,犁臂和犁铧分别有操纵杆操纵。该耕地机主要用于坡地,坡度在60°以内均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耕作。它的出现,解决了山、丘坡地农民耕地难的问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地用小型耕地机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即涉及山区、丘陵、坡地进行耕作的一种小型耕地机。在中国山地、丘陵等这种斜坡地占地面积相当大,当地农民耕种仍处在用铁锨挖、牛或人拉犁的劳动强度大的原始耕作方式,其耕作效率低、十分落后;现有的农业机械,例如,四轮、两轮手扶等,是平整地大面积使用机械,根本不适用山坡地,所以至今还未有一种用于山坡地耕作的机械来代替那种原始的耕作方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坡地用小型耕地机,它是根据坡地的地理形状专门设计,它的结构合理,使用灵活自如,完全替换了现有落后的耕作方式。本目的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坡地用小型耕地机,它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它们分别置于机架前、后端的上部,且通过传送带使二者连接,在机架上设有一个驱动轮,与它同轴上的传动齿轮与变速箱的传动齿轮通过传送链连接,机架的后端设有扶手,在其下方活动连接有犁臂,犁臂上端设有可变角度的操纵杆,犁臂下端活动接有犁铧,犁铧的后座上设有可变向和角度的操纵杆。本技术主要适用于各类复杂的地形耕作,如山地、丘陵、坡地等,它操作十分简单轻便,使用很灵活,耕地抓力强,坡度在60°以内的地块均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耕作。实现了山坡地耕作机械化问题,大大地减轻了山区农民的劳动强度。下列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整体结构作一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该坡地用小型耕地机,主要由柴油发动机1、变速箱5、机架10、驱动轮9、扶手11及犁臂带犁铧等组成。机架10是由两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梁构成,在横梁的中部焊接有轴装配连接柱17,驱动轮9通过轴承装在该-->轴的中间位置,轴的右侧端(图1所示的后方)装有传动齿轮8。柴油发动机(4马力风冷式)置于机架10的前端上部(图中左侧),变速箱5置于机架的后端上部(图中右侧),发动机1的传动轮2与变速箱5一侧(图中所示的前方)的传动轮4通过传输带3连接,变速箱的另一侧(图中后方)的变速传动齿轮6与驱动轮9同轴上的传动齿轮8由链条7连接,以上所涉及的所有机械另、部件均有市售。机架右端焊接有扶手11,其右端下方活动装配有弯曲形犁臂12(图中所示的位置)犁臂上端焊接有操纵杆15,其下端装配有犁铧13,犁铧背面焊接有上下后座,而犁铧13通过上后座与犁臂12活动连接,上后座的端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操纵杆16。该小型耕地机的工作过程:启动柴油发动机1工作,传动轮2通过皮带轮3带动变速箱一侧的传动轮4进行变速,由变速箱另一侧的传动齿通过链条7带动与驱动轮9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8工作,这时操作变速箱上的限速调整杆14,使驱动轮9按正常速度动作。犁臂上的操纵杆15是作为调整改变角度用,犁铧上的操纵杆16也是用于调整角度,同时它还有一个改变方向的功能。因为坡地耕作时随时要根据坡度大小来调整犁铧与地面的平衡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坡地用小型耕地机,它包括柴油发动机(1)、变速箱(5),它们分别置于机架(10)前、后端的上部,且通过传送带(3)使二者连接,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有一个驱动轮(9),与它同轴上的传动齿轮(8)与变速箱的传动齿轮(6)通过传送链连接,机架(10)的后端设有扶手(11),在其下方活动连接有犁臂(12),犁臂上端设有可变角度的操纵杆(15),犁臂下端活动接有犁铧(13),犁铧的后座上设有可变向和角度的操纵杆(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用小型耕地机,它包括柴油发动机(1)、变速箱(5),它们分别置于机架(10)前、后端的上部,且通过传送带(3)使二者连接,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有一个驱动轮(9),与它同轴上的传动齿轮(8)与变速箱的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德
申请(专利权)人:马振昌马振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