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包括基板,基板的中上方设有站台,站台与基板之间连接有立柱,立柱的前侧、左侧及右侧均设有侧向支撑装置,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两条沿着立柱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外连导向轨,侧向支撑装置均倾斜布置,侧向支撑装置的下端均与基板相铰接,侧向支撑装置的上端与站台相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和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为维修提供便利,节省了维护、维修所耗费的时间,以提高维修检测的效率,同时在折叠状态下时,缩小了体积,节省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包括基板,基板的中上方设有站台,站台与基板之间连接有立柱,立柱的前侧、左侧及右侧均设有侧向支撑装置,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两条沿着立柱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外连导向轨,侧向支撑装置均倾斜布置,侧向支撑装置的下端均与基板相铰接,侧向支撑装置的上端与站台相铰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和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为维修提供便利,节省了维护、维修所耗费的时间,以提高维修检测的效率,同时在折叠状态下时,缩小了体积,节省了空间。【专利说明】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
技术介绍
在一些大型娱乐场所中,对于一些升降娱乐设施,往往需要一些大型的支撑柱,起到对运动的导向,而这些支撑柱自身也需要进行支撑定位,现有的技术是直接在这些支撑柱的四周加钢丝牵引,以平衡在升降过程中的侧向力,增强支撑柱的稳定性。然而现有的支撑柱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功用局限性较大,在支撑柱检修、维护时往往需要借助外界的辅助设施进行操作,如梯子或者提升机,使用时需要来回搬运,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操作方便的,能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为维修提供便利的装置,即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中上方设有站台,所述站台与基板之间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前侧、左侧及右侧均设有侧向支撑装置,所述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两条沿着立柱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外连导向轨,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均倾斜布置,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的下端均与基板相铰接,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的上端与站台相铰接。站台可作为升降娱乐设施的一个下客台或者检修台;侧向支撑装置用以提高立柱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为维修提供便利;外连导向轨用于为外接的升降装置提供升降导向支撑,确保了运动的稳定性。 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包括主连轴、与主连轴相铰接的旋转折叠梯,所述主连轴的上端与站台相铰接,所述主连轴的下端与基板相铰接,所述旋转折叠梯的长度方向与主连轴的轴线平行。主连轴用以对站台的支撑固定,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旋转折叠梯是处于折叠状态,当需要进行维护或者维修时,可将旋转折叠梯绕着主连轴旋转至适宜的位置后,再展开旋转折叠梯,这样操作人员即可攀爬至旋转折叠梯上对相应的部位进行维修,方便快捷,弥补了传统的采用外接提升装置的维修方式所带来的不便之处,能够实现快速的检修,为操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所述旋转折叠梯包括封盖、前踏梯板、后踏梯板、左转梯架、右固梯架、侧滑轮、侧滑杆和锁紧装置,所述左转梯架的左侧与主连轴相铰接,所述封盖与左转梯架的左前部相铰接,所述左转梯架的右侧沿着左转梯架的长度方向设有左滑包槽,所述右固梯架位于左转梯架右方,且右固梯架与左转梯架相对布置,所述右固梯架的左侧设有与左滑包槽平行的右滑包槽,所述侧滑杆分别对应位于左滑包槽、右滑包槽内,所述侧滑轮对应安装在侧滑杆的上端以及侧滑杆的下端,所述左滑包槽内的侧滑杆数量与右滑包槽内的侧滑杆数量相等,所述位于左滑包槽内的侧滑杆之间等间距的排成一竖排,所述位于右滑包槽内的侧滑杆之间等间距的排成一竖排,所述前踏梯板与后踏梯板成对配合使用,所述前踏梯板的中部与成对使用的后踏梯板的中部相铰接以构成踩踏折叠部位,所述踩踏折叠部位与位于左滑包槽内的侧滑杆沿着左转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分布,且踩踏折叠部位与位于右滑包槽内的侧滑杆沿着左转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分布,且所述前踏梯板的左端与位于左滑包槽内的侧滑杆的上端相铰接,所述前踏梯板的右端与位于右滑包槽内的侧滑杆的下端相铰接,所述后踏梯板的左端与位于左滑包槽内的侧滑杆的下端相铰接,所述后踏梯板的右端与位于右滑包槽内的侧滑杆的上端相铰接;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封盖的下部外侧,所述右固梯架的下部上侧设置有与锁紧装置相配合的锁紧孔。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旋转折叠梯处于折叠状态,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较小;当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维护、维修时,只需锁紧装置从锁紧孔中拔出,接着反转封盖,操作人员此时用手拉动右固梯架,使右固梯架远离左转梯架,这样前踏梯板与后踏梯板展开后均呈水平状,待展开完成后,位于右滑包槽内的一竖排的侧滑杆上端、下端分别依次相抵,从而起到下定位的作用,左滑包槽内的一竖排的侧滑杆上端、下端分别依次相抵,也起到下定位的作用,这样展开后,旋转折叠梯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拔耳、销轴、复位弹簧、顶销、锁架和旋扣,所述锁架的一端通过旋扣活动连接在封盖上,所述销轴垂直插入在锁架的另一端上,所述拔耳设置在销轴的上端,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锁架的下方,且复位弹簧套装在销轴的下部,所述顶销固定在销轴的下端,所述顶销与锁紧孔相配合。在折叠的状态下,顶销插入到锁紧孔内实现锁紧,并采用复位弹簧避免顶销从锁紧孔脱落,有效的防止了旋转折叠梯的松动;在需要展开时,只需向上拉动拔耳,带动销轴沿着锁架上移,直至将顶销从锁紧孔中拔出,接着旋动锁架,使锁架绕着旋扣转动至适宜的位置即可,以完成解锁。 所述前踏梯板的中上部设有沿着左上方倾斜的左斜踏部,所述后踏梯板的中上部设有沿着右上方倾斜的右斜踏部。在前踏梯板、后踏梯板完全展开后,左斜踏部的上端面与右斜踏部的上端面保持齐平,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操作人员的踩踏,保证踩踏的平稳性。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和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为维修提供便利,节省了维护、维修所耗费的时间,以提高维修检测的效率,同时在折叠状态下时,缩小了体积,节省了空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折叠梯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折叠梯折叠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踏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踏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I的中上方设有站台6,所述站台6与基板I之间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前侧、左侧及右侧均设有侧向支撑装置,所述立柱2的后侧设置有两条沿着立柱2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外连导向轨2a,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均倾斜布置,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的下端均与基板I相铰接,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的上端与站台6相铰接。站台6可作为升降娱乐设施的一个下客台或者检修台;侧向支撑装置用以提高立柱2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为维修提供便利;外连导向轨2a用于为外接的升降装置提供升降导向支撑,确保了运动的稳定性。 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包括主连轴4、与主连轴4相铰接的旋转折叠梯,所述主连轴4的上端与站台6相铰接,所述主连轴4的下端与基板I相铰接,所述旋转折叠梯的长度方向与主连轴4的轴线平行。主连轴4用以对站台6的支撑固定,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中上方设有站台(6),所述站台(6)与基板(1)之间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前侧、左侧及右侧均设有侧向支撑装置,所述立柱(2)的后侧设置有两条沿着立柱(2)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外连导向轨(2a),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均倾斜布置,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的下端均与基板(1)相铰接,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的上端与站台(6)相铰接;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包括主连轴(4)、与主连轴(4)相铰接的旋转折叠梯,所述主连轴(4)的上端与站台(6)相铰接,所述主连轴(4)的下端与基板(1)相铰接,所述旋转折叠梯的长度方向与主连轴(4)的轴线平行;所述旋转折叠梯包括封盖(5)、前踏梯板(8)、后踏梯板(9)、左转梯架(10)、右固梯架(11)、侧滑轮(12)、侧滑杆(13)和锁紧装置,所述左转梯架(10)的左侧与主连轴(4)相铰接,所述封盖(5)与左转梯架(10)的左前部相铰接,所述左转梯架(10)的右侧沿着左转梯架(10)的长度方向设有左滑包槽(10a),所述右固梯架(11)位于左转梯架(10)右方,且右固梯架(11)与左转梯架(10)相对布置,所述右固梯架(11)的左侧设有与左滑包槽(10a)平行的右滑包槽(11a),所述侧滑杆(13)分别对应位于左滑包槽(10a)、右滑包槽(11a)内,所述侧滑轮(12)对应安装在侧滑杆(13)的上端以及侧滑杆(13)的下端,所述左滑包槽(10a)内的侧滑杆(13)数量与右滑包槽(11a)内的侧滑杆(13)数量相等,所述位于左滑包槽(10a)内的侧滑杆(13)之间等间距的排成一竖排,所述位于右滑包槽(11a)内的侧滑杆(13)之间等间距的排成一竖排,所述前踏梯板(8)与后踏梯板(9)成对配合使用,所述前踏梯板(8)的中部与成对使用的后踏梯板(9)的中部相铰接以构成踩踏折叠部位,所述踩踏折叠部位与位于左滑包槽(10a)内的侧滑杆(13)沿着左转梯架(10)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分布,且踩踏折叠部位与位于右滑包槽(11a)内的侧滑杆(13)沿着左转梯架(10)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分布,且所述前踏梯板(8)的左端与位于左滑包槽(10a)内的侧滑杆(1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前踏梯板(8)的右端与位于右滑包槽(11a)内的侧滑杆(13)的下端相铰接,所述后踏梯板(9)的左端与位于左滑包槽(10a)内的侧滑杆(13)的下端相铰接,所述后踏梯板(9)的右端与位于右滑包槽(11a)内的侧滑杆(1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封盖(5)的下部外侧,所述右固梯架(11)的下部上侧设置有与锁紧装置相配合的锁紧孔(11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尧,易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