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强洪根专利>正文

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7624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报警救助装置,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遇险者方便快捷的开启报警端后与人体自动分离并飘浮于水面进行报警,并保证救助者安全性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救助装置携带不便,使用范围小,无法对遇险者安全救助,救助者危险性高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柱状筒体及筒体内的电池组,在筒体的一侧端口上封罩有透明的灯罩,另一侧端口上封罩有后端盖,在灯罩内侧嵌装有若干个灯珠,灯珠通过线路板电连接在电池组上,在电池组与后端盖间的筒体内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上滑动穿插着可卡挂在环形挡板上的顶销,顶销的内侧端顶接在电池组外侧端,顶销的外侧端顶接在后端盖上,顶销的外侧端连接着牵引绳索的一端,牵引绳索的另一端固定在后端盖上,在后端盖外侧设有弹性绑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报警救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方便携带,落水遇险者可方便快捷的开启报警端,且开启的报警端与人体自动分离并飘浮于水面进行报警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
技术介绍
游泳是深受人们喜欢的一种健身运行,但对于游泳者来说,尤其是初学者或根本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游泳或意外落水(如轮船沉没、海上空难事故)时如果没有足够和有效的安全保护或预警措施往往是非常危险的,如遇险区域附近没有人及时发现遇险者,或即便附近有人发现,由于施救人员与遇险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当施救人员游至遇险者附近时往往由于遇险者沉水并随水流漂移后失去救援目标,不仅给救援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同时使遇险者错失第一救援时间,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或即便救援者进行了及时的施救,但施救过程中遇险者往往由于求生的本能而牢牢的抓住救援者,使救援者无法施救,严重时甚至将救援者一起脱入水中,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事故。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游泳溺水救生器(CN103213661A),包括空心软管、盆状浮标、浮标内腔、吸嘴、细线、别针,空心软管上端插入盆状浮标中心,下端连接一个吸嘴,吸嘴上连接一根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一个别针,除别针外,其余密封在塑料袋里。当游泳者在发生意外溺水时,游泳者通过空心软管用嘴巴呼吸空气,镇静地走到浅水区,或者等待同游者及救生员营救,但此装置装置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且无报警功能,附近人员不易发现遇险者,只能用于风浪较小的浅水区域或近海岸区域使用,同时由于使用时需要使用者具有水中漂浮能力,因此只适用于会游泳的人们使用,然而会游泳的往往由于其携带的不便而忽视自身的安全,因此使用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各种状况的使用要求,同时在施救时同样会出现遇险者往往由于求生的本能而牢牢的抓住救援者,使救援者无法施救,严重时甚至将救援者一起脱入水中,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事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方便携带,落水遇险者可方便快捷的开启报警端,开启的报警端与人体自动分离并飘浮于水面进行报警,并保证救助者安全性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救助装置携带不便,使用范围小,无法对遇险者安全救助,救助者危险性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包括柱状的筒体及设于筒体内的电池组,在筒体的一侧端口上封罩有透明的灯罩,另一侧端口上封罩有后端盖,在灯罩内侧嵌装有若干个灯珠,灯珠通过线路板电连接在电池组上,在所述电池组与后端盖间的筒体内壁上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上密闭滑动穿插着可卡挂在环形挡板上端面的顶销,顶销的内侧端弹性顶接在电池组的外侧端并可使电池组的电极端与线路板上的接线端子分离,顶销的外侧端穿过环形挡板顶接在后端盖上,且在顶销的外侧端上连接着可向外展开的牵引绳索的一端,牵引绳索的另一端固定在后端盖内侧端面上,在后端盖外侧端面上设有可绑扎在人体上的弹性绑带。通过在电池组与后端盖间的环形挡板上滑动穿插顶销,由于顶销的内侧端顶接在电池组的外侧端并可使电池组的电极端与线路板上的接线端子分离,外侧端上连接着可向外展开并与后端盖相连接的牵引绳索一端,使用时游泳者在入水前即可先将连接在后端盖上的弹性绑带绑在胳膊根部或腰部等人体部位进行固定,游泳者在水中一旦遇险,即可打开后端盖,顶销向外弹出卡挂在环形挡板上,连接着后端盖和顶销的牵引绳索向外展开,后端盖通过弹性绑带固定在人体上,与后端盖分离的筒体随即向上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向外弹出的顶销使电池组失去作用力后向外弹出,电池组的电极端与线路板上的接线端子触碰连接,灯罩内嵌装的灯珠通电后开始闪烁报警,此时附近的人员即可对遇险者即时进行救助,由于闪烁报警灯与遇险者通过牵引绳索相连接,当遇险者沉入水中或随流漂移时会同步移动,救助即可根据闪烁报警灯轻易找到遇险者,并通过拉动漂浮着的筒体一端将遇险者拉至安全区或拉出水面,从而也避免了遇险者脱住施救者,影响施救甚至威胁施救者的生命安全,施救者安全性高,确保遇险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尤其是发生海面空难事故或沉船事故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均可根据灯光准确的定位跟踪落水遇险者,使其在第一时间得到求助,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满足各种状况的使用要求,固定在胳膊根部或腰部等部位,既不会妨碍游泳,又便于遇险后对遇险者的牵引固定,体积小,方便携带。 电池组的电极端可朝向灯罩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组的电极端朝向环形挡板,接线端子对应固定在环形挡板上并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当电池组的电极端朝向环形挡板时,当顶销滑出时电池组可借助重力下移与接线端子对接相连。 作为更优选,所述接线端子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环形挡板上,且第一螺钉与接线端子间夹设着电极弹簧的一端,电极弹簧的另一端指向对应的电池组电极。通过在接线端子上设置电极弹簧,可确保接线端子与电池组电极充分接触,同时又缩短电池组下移行程,并增加顶销的定位空间,确保空间结构和布局合理。 作为更优选,所述环形挡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筒体上,且在环形挡板的外环面与筒体内壁面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环形挡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筒体上,固定方式简单可靠;通过在环形挡板与筒体内壁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防止水进入电池组所在的腔体内,确保电路腔体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挡板的中孔边沿向内向上延伸形成环形的挡板凸台,与挡板凸台对应的顶销上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的顶销凸台,在顶销凸台的下端面与挡板凸台的上端面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在挡板凸台下端面对应的顶销上设有第三密封圈。通过在电环形挡板的中孔边沿向内向上延伸形成挡板凸台,并在挡板凸台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密封圈,可确保顶销与环形挡板间的密封,第三密封圈夹设在挡板凸台下端面对应的环形挡板的中孔内,可避免密封圈脱出,提高密封可靠性。 电池组可直接抵接在线路板下侧,作为优选,在所述线路板与电池组间的筒体内设有压板,与电池组对应的压板上设有弹簧定位孔,在弹簧定位孔内插接着压缩弹簧的一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向下顶接在电池组端面上。通过在线路板与电池组间设置压板,压板又通过压缩弹簧顶置在电池组的上端面上,当顶销下移时,电池组即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与接线端子充分接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后端盖可以旋接在筒体下端口上,作为优选,所述后端盖的边沿向上延伸设有定位环,定位环滑动插接在筒体内,穿过定位环在筒体相对的壁面间设有可横向滑动拉出的手动拉杆,顶销的外侧端顶接在手动拉杆上。后端盖通过定位环滑动插接在筒体下端口内,并在定位环与筒体间横向滑动设置手动拉杆,并使顶销的外侧端顶接在手动拉杆上,遇险打开后端盖时,只需拉动手动拉杆向外,顶销下移,后端盖即自行脱落,开启方便快捷,使遇险者在紧急情况下易于操作启动。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包括与筒体内壁面互配的透明的环形本体,对应于环形本体的外侧端中孔外设有环形扩音凹槽,在环形扩音凹槽外罩设有透明的薄膜,环形本体的内侧端中孔外设有喇叭定位凹槽,在喇叭定位凹槽内嵌装有与线路板电连接的发声膜片,灯珠均布在发声膜片外对应的环形本体上。通过在透明的环形本体的内侧端中孔外设有喇叭定位凹槽,并在喇叭定位凹槽内嵌装发声膜片,在对应于环形本体的外侧端中孔外设置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包括柱状的筒体(1)及设于筒体(1)内的电池组(2),在筒体(1)的一侧端口上封罩有透明的灯罩(3),另一侧端口上封罩有后端盖(4),在灯罩(3)内侧嵌装有若干个灯珠(5),灯珠(5)通过线路板(6)电连接在电池组(2)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2)与后端盖(4)间的筒体(1)内壁上设有环形挡板(7),环形挡板(7)上密闭滑动穿插着可卡挂在环形挡板(7)上端面的顶销(8),顶销(8)的内侧端弹性顶接在电池组(2)的外侧端并可使电池组(2)的电极端与线路板(6)上的接线端子(11)分离,顶销(8)的外侧端穿过环形挡板(7)顶接在后端盖(4)上,且在顶销(8)的外侧端上连接着可向外展开的牵引绳索(9)的一端,牵引绳索(9)的另一端固定在后端盖(4)内侧端面上,在后端盖(4)外侧端面上设有可绑扎在人体上的弹性绑带(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包括柱状的筒体(I)及设于筒体(I)内的电池组(2),在筒体(I)的一侧端口上封罩有透明的灯罩(3),另一侧端口上封罩有后端盖(4),在灯罩(3)内侧嵌装有若干个灯珠(5),灯珠(5)通过线路板(6)电连接在电池组(2)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2)与后端盖(4)间的筒体(I)内壁上设有环形挡板(J),环形挡板(7)上密闭滑动穿插着可卡挂在环形挡板(7)上端面的顶销(8),顶销(8)的内侧端弹性顶接在电池组(2)的外侧端并可使电池组(2)的电极端与线路板(6)上的接线端子(11)分离,顶销(8)的外侧端穿过环形挡板(7)顶接在后端盖(4)上,且在顶销(8)的外侧端上连接着可向外展开的牵引绳索(9)的一端,牵引绳索(9)的另一端固定在后端盖(4)内侧端面上,在后端盖(4)外侧端面上设有可绑扎在人体上的弹性绑带(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的电极端朝向环形挡板(7),接线端子(11)对应固定在环形挡板(7)上并通过导线(12)与线路板(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11)通过第一螺钉(24)固定在环形挡板(7)上,且第一螺钉(24)与接线端子(11)间夹设着电极弹簧(13)的一端,电极弹簧(13)的另一端指向对应的电池组(2)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7)通过第二螺钉(20)固定在筒体(I)上,且在环形挡板(7)的外环面与筒体(I)内壁面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2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中遇险报警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7)的中孔边沿向内向上延伸形成环形的挡板凸台(20),与挡板凸台(20)对应的顶销(8)上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的顶销凸台(21),在顶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强洪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