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6032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的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常规溶剂,常规助剂,还包括树脂,所述树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高软化温度树脂10~30%;中高软化温度树脂10~30%;中软化温度树脂20~40%;中低软化温度树脂10~20%;低软化温度树脂10~2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前述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涂膜很好地解决地了模压无版缝过渡效果差的问题,过渡区内外的色差值差可达到△L≤2的极佳水平;所得涂膜具有较宽的模压适应范围,模压温度上下限范围差可达到15℃以上;所得涂层具有较好的转移离型效果、较好的镀铝层结合力、较宽的凹印印刷适应性,综合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料自2000s年代初期在国内开始批量化应用于高端的香烟包装以来,由于其兼具了美观防伪(相比非全息包装)、节能环保(相比早期的OPP或PET复膜工艺)等诸多优势,在香烟包装、酒盒包装、化妆品包装等领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其中最关键的全息防伪效果的制作工艺也由早期的单版模压有版缝模压进入到了双版模压无版缝(以下简称“无版缝”)时代。相比单版有版缝模压工艺,无版缝模压工艺由于消除了单版模压拼版缝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材料损耗,而且由于可以实现直接联机凹印也大大提高了印刷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低成本高效率优势;但该工艺由于实际上是运用双版分两次模压的原理来消除版缝,因此也随之带来了两次叠加模压形成的过渡带与周围非过渡区域亮度不一致而带来的色差差异(通常亮度值L值差△L>5),成为行业始终未能兼顾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对本领域的研究还并不多,已经公开的国内相关专利或专利申请,如《CN200910201061.3一种适合凹版印刷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常规溶剂,常规助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树脂,所述树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高软化温度树脂10~30%;中高软化温度树脂10~30%;中软化温度树脂20~40%;中低软化温度树脂10~20%;低软化温度树脂1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常规溶剂,常规助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树脂,所述树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高软化温度树脂10~30%;中高软化温度树脂10~30%;中软化温度树脂20~40%;中低软化温度树脂10~20%;低软化温度树脂10~20%;所述的高软化温度树脂为醋酸丙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硝基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软化温度≥180℃,分子量在2万~10万;所述的中高软化温度树脂指丙烯酸酯树脂中软化温度在150~180℃的部分树脂,分子量在1万~25万;所述的中软化温度树脂为丙烯酸酯树脂或氯醋树脂中软化温度在120~150℃的部分树脂,分子量在1万~25万;所述的中低软化温度树脂为丙烯酸酯树脂或氯醋树脂中软化温度在90~120℃的部分树脂,分子量在1万~25万;所述的低软化温度树脂为常用丙烯酸酯树脂中软化温度在70~90℃的树脂,分子量在1万~25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溶剂、常规助剂与树脂的重量份比例为:60~90:0.01~1:10~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版缝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基纤维素树脂为以下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粘度为1/8s、1/4s、1/2s、5s、或20s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明东谢允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