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240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一彩膜基板;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框胶腔体;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包括上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相互连通;所述上腔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下腔体的直径;一框胶,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框胶填充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内。该显示面板能够增加框胶的贴合强度和抗脱落性,同时采用腔体结构替代了整面的沟槽结构,大大降低了水汽进入有效显示区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般来说,显示面板是由阵列基板、液晶层、彩膜基板所构成,其阵列基板与彩膜 基板是通过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框胶进行粘合的,且液晶层也是通过框胶被密封于阵列基板 和彩膜基板之间的。 通常而言,由于框胶是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经常受到较大的摩擦力或 者形变力,从而增大了框胶脱落的风险。因此,为了增加框胶的抗脱落(peeling)强度和提 高其贴合强度,一般会采取在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域采用光刻技术形成一个环绕整个有效 显示(AA)区的沟槽,在沟槽内也填充框胶。但是由于阵列基板上整面设有沟槽,会有水汽 渗入有效显示(AA)区的风险,同时由于工艺的原因,可能会即使设有沟槽但也不能满足框 胶的力学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一 彩膜基板;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至少一固定框胶腔 体;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包括上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相互连通;所述上腔 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下腔体的直径;一框胶,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 框胶还填充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内。该显示面板能够增加框胶的贴合强度和抗脱落性,同 时采用腔体结构替代了整面的沟槽结构,大大降低了水汽进入有效显示区的风险。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基板;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至少一 固定框胶腔体;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包括上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相互连 通;所述上腔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下腔体的直径;一框胶,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 基板之间,所述框胶还填充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 述第一介质层之间的第二介质层;所述固定框胶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 质层内,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由于第一、二介质层可以是有机膜层、平坦化层、或者绝 缘层,故可通过光刻、显影等技术,在第一、二介质层上刻蚀开孔,形成固定框胶腔体。 更为优选地,所述上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内;所述下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二 介质层内。即,在第一介质层上进行刻蚀开孔形成的上腔体,在第二介质层上进行刻蚀开孔 形成下腔体。通过刻蚀开孔的工艺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至少一固定框胶腔体,所占的面 积小,可以避开所述阵列基板上有金属走线的区域。若是在设置有金属走线的区域开孔或 者沟槽,然后填充框胶,由于框胶对金属走线有腐蚀作用,可能会影响金属电路的工作。另 夕卜,特别是在窄边框工艺要求下,该腔体结构不仅能够满足框胶的抗脱落性的要求,而且可 以避免了框胶的涂覆过宽而引起的对有效显示区的污染或者由此而导致的切割不良的风 险。 优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或所述第二介质层为非导电性。其中,第一介质层可 以是钝化层或平坦化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可以为绝缘层,如氮化硅/氧化硅绝缘层等,当然 不限定于此。 优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层厚度为1. 8-3. 3μηι;所述第二介质层厚度为 6000-6400 Α,,另外,第一介质层和/或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具体厚度,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 是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工艺要求来设定的,并不限于此。 优选地,所述上腔体的直径为511111-5(^111;所述下腔体的直径为5(^111-10(^111。 另外,上、下腔体的直径范围也是根据边框工艺的要求来设定的,并不限于此。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呈倒Τ字形或梯形。其中,倒Τ字,具体是由于 上腔体的直径比下腔体的直径小,从侧视或剖视角度来说,两者呈现的是一个倒置的倒Τ 字。对于呈梯形来说,其解释相同。对于呈现不同的外形,是根据具体的实际工艺而定的。 优选地,位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上方的框胶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内的框胶呈铆 钉状,即位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上腔体远离下腔体一侧框胶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框胶腔 体上腔体的直径。。其中,由于框胶不仅是填充与固定框胶腔体中,更多的涂覆在所述阵列 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以粘合所述彩膜基板。这样的话,所述固定框胶腔体上方是有框胶涂覆 的,而因为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呈倒Τ字形或梯形,那么从侧视或剖视角度来说,位于所述 固定框胶腔体上方的框胶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内的框胶呈铆钉状,当然铆钉状是一 种类似的结构。另外,根据具体的实际的工艺,可能有所不同,并不限定于此。 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在所述固定框胶腔体所在区域内无导电性走线布置。其中, 若是在设置有金属走线的区域开孔或者沟槽,然后填充框胶,由于框胶对金属走线有腐蚀 作用,可能会影响金属电路的工作。故,一般所述固定框胶腔体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无金 属走线的区域。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 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2为图1沿Α-Α'截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Β-Β'截面的一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Β-Β'截面的又一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沿C-C'截面的一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其中 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液晶层(未示出)、彩膜基板2,及位于非显示区域用于粘合阵列 基板1和彩膜基板2的框胶3。为了增加框胶3的抗脱落强度,如图1、2所示,在阵列基板 1上设有一环形的沟槽4。具体的来说,阵列基板1包括玻璃基板lc、第一非导电层la及位 于两者之间的第二非导电层lb,其中第一非导电层la可以是有机膜层、平坦化层或绝缘层 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通过光刻工艺,在第一非导电层上刻蚀出沟槽4,将框胶3填充 在沟槽4中增加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的贴合强度和其抗脱落性。但是往往实际的工艺 过程中,第一非金属层la中所刻蚀出的沟槽4的侧壁与底面之间的角度并非直角,往往沟 槽4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坡度,如图2中虚线框所示,故沟槽4是坡形的。这样的话,即使框 胶3填充在沟槽4中,由于沟槽4底部是呈坡形的,会存在提供的贴合强度不够。另外,这 种结构,由于沟槽4是整面环显示(AA)区的,增加了水汽进入显示(AA)区的风险,特别是 在窄边框的工艺中,由于非显示区的面积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彩膜基板;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框胶腔体;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包括上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相互连通;所述上腔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下腔体的直径;一框胶,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框胶填充于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彩膜基板; 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框胶腔体; 所述固定框胶腔体包括上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相互连通;所述上腔体的 直径小于所述下腔体的直径; 一框胶,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框胶填充于所述固定框胶腔 体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介质层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介质层之间的第二介质层; 所述固定框胶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内;所 述下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内。4. 如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或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