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护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02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遮护件,包括外遮护部、内遮护部、以及连接部。外遮护部和内遮护部为环形。连接外遮护部和内遮护部的连接部为圆筒形。遮护件整体上为圆筒形。外遮护部的顶部具有坝部,坝部在外遮护部的轴向凸出,并且在外遮护部的周向延伸。坝部的表面与外遮护部的表面形成水槽状引导部。遮护件对外侧件的外侧开口进行遮护,并且对至少外轮罩内侧开口与进油管外周之一进行遮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护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护件,对机动车中设置的供油口附近进行遮护,并且阻止泥浆、水等进入供油口附近。
技术介绍
用于给机动车供油的供油口由进油管的顶端部构成,其由燃油箱延伸出来形成。通常,进油管从燃油箱向轮罩方向延伸。另外,穿过在外轮罩中设置的内侧开口,进油管的顶端部伸出到在外轮罩与外侧件之间的空隙中。另一方面,在外侧件中设置外侧开口,以使其正对内侧开口。所以,供油口,即进油管的顶端部,布置在外侧开口内。用可以开闭的油箱盖盖住外侧开口。另外,在外侧开口周缘部与油箱盖外周之间形成有空隙,从而可以开启与闭合油箱盖。因此,例如在雨天,经由外侧开口周缘部与油箱盖外周之间的空隙,水可能进入供油口附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例如,如在日本未经审查的技术公开(KOKAI)No.7-27,926中所披露的,在油箱盖闭合时,从外侧开口周缘部与油箱盖外周之间的空隙进入的水,无法进入供油口附近。图13是示意性图示机动车常规供油口附近的剖视图。下面描述在该公开中披露的油箱盖。在该公开所披露的技术中,在油箱盖161的外周部中设置密封件162。当闭合油箱盖161时,在油箱盖161中形成的密封件162与在外侧件106中形成的外侧开口160周缘部弹性接触,并且对油箱盖161与外侧开口160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护。从而,如果油箱盖161闭合,即使在例如雨天,从油箱盖161与外侧开口160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水,也不会到达供油口170附近。然而,即使使用这种油箱盖161,供油时也要开启油箱盖161。-->因此,当在例如雨天车身是湿的时候,附着在车身上的水可能滑下车身,从而经由外侧开口160滴落到供油口170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取决于供油口170所布置的位置,滴落到供油口170的水有可能进入供油口170。此外,如果应用在该公开中所披露的技术,为了使密封件162与外侧开口160周缘部完全弹性接触,需要使得油箱盖161的外径远远大于外侧开口160的开口直径。原因如下。采用在该公开中所披露的技术,闭合油箱盖161时,密封件162与外侧开口160周缘部接触,而开启油箱盖161时,密封件162与外侧开口160的外周分开。通常,油箱盖161由外侧件106枢轴方式支撑,并且使其回转以开启或闭合外侧开口160。这样,需要将油箱盖161和密封件162形成为与油箱盖161开闭动作不均衡相对应的形状。为了与油箱盖161开闭动作的不均衡对应,油箱盖161需要具有以下述方式成形的密封件162,使得密封件162能在比外侧开口160内周更靠近外周侧的位置处与外侧开口160接触。由此,油箱盖161需要形成为具有比外侧开口160开口直径更大的直径。然而,近年来,为了提升机动车的装饰性,需要使油箱盖161外径较小。因此,考虑到这种情况,不宜增大油箱盖161的外径。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这种情况,提出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护件,能够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而不用增大油箱盖的外径。一种遮护件,能达到上述目的,其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包括:外遮护部,形成为环形,以及,对形成在车身外侧件中的外侧开口内周进行遮护;内遮护部,形成为环形,并且,对至少下述部分之一进行遮护:形成在外轮罩中的内侧开口内周,以及布置在内侧开口内的进油管外周;以及连接部,具有圆筒外形,并且,连接外遮护部与内遮护部,其-->中:外遮护部在其顶部设有坝部,当遮护件与外侧开口装配时,坝部至少布置在外遮护部的顶端处,以及,坝部在外遮护部的轴向凸出,并且在外遮护部的周向延伸;以及坝部的表面和外遮护部的表面形成水槽状引导部。遮护件优选可具有在下列(1)至(4)中陈述的配置之一。(1)坝部具有凹槽,该凹槽在外遮护部的外周侧开口,并且在外遮护部的周向延伸。(2)坝部具有底壁部和直壁部,底壁部在外遮护部的轴向从外遮护部的内周端延伸,而直壁部从底壁部延续,并且在外遮护部的外径方向上延伸。(3)坝部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外遮护部周向长度的四分之一。(4)坝部在其末端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唇。该唇与遮护外侧开口的油箱盖的后表面弹性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在外遮护部的顶部具有坝部。坝部在外遮护部的轴向凸出,并且在外遮护部的周向延伸。而且,坝部的表面和外遮护部的表面形成水槽状引导部。从而,滑下车身并到达外侧开口附近的水受到引导部引导,并且沿外遮护部表面周向流动。由此,即使当滑下车身的水量较大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也能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直接遮护外侧件的外侧开口,并且直接遮护至少外轮罩内侧开口和进油管外周之一。这样,无论油箱盖的开闭动作是否不均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都能可靠地与这些部件装配。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能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而不用增大油箱盖的外径。在具有(1)中所述配置的本遮护件中,由于坝部具有凹槽,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能完全阻止水流出引导部而到达外侧开口。由此,能更可靠地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在具有(2)中所述配置的本遮护件中,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能保障较大的凹槽横截面面积,通过引导部可以引导大量的水。这-->样,能完全阻止水流出引导部而到达外侧开口。由此,能可靠地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此外,在具有(2)中所述配置的本遮护件中,有一个优点在于能以高精度制造该遮护件。原因如下。为了改善遮护件与外侧开口、内侧开口以及进油管装配时的可操作性,优选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如树脂、橡胶和弹性体制成遮护件。由这些材料制成的遮护件,可以通过诸如注射成型以及注压成型的方法形成。然而,取决于坝部的形状,在遮护件中形成下陷形状。随着下陷形状尺寸的增大,使遮护件的脱模性能劣化,并且使模塑精度降低。根据坝部的形状,通过设计模具的分型线,可以减小下陷形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劣化了模具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可能使模塑精度降低。在具有(2)中所述配置的本遮护件中,减小了遮护件的下陷形状,从而能确保足够的模具设计自由。由此,能以高精度制造遮护件。在具有(3)中所述配置的本遮护件中,由于坝部周向长度较长,所以,滑下车身并到达外侧开口附近的水,可以被引导部引导到远离供油口的位置。由此,能更可靠地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在具有(4)中所述配置的本遮护件中,通过唇可以切断水从外侧开口的外部到内部的进入路径。由此,能更可靠地阻止水进入供油口附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遮护件包括:形成为环形的外遮护部,形成为环形的内遮护部,以及形成为圆筒形并且连接外遮护部与内遮护部的连接部,并且该遮护件整体上形成为圆筒形。“圆筒形”表示在其内部设置通孔,以连通外遮护部、连接部、以及内遮护部。遮护件还包括:凸出结构,如肋和凸缘,设置在外部;以及通孔,连接圆筒的内部与其外部。外遮护部对外侧开口内周进行遮护。内遮护部可以只遮护内侧开口内周,或者可以只遮护进油管外周。然而,优选的是,内遮护部至少对内侧开口内周进行遮护。通过用连接部连接内遮护部与外遮护部,使得从外侧开口周缘部与油箱盖外周之间的空隙进入的水,以及在机动车下侧飞溅的泥浆、水等,无法进入供油口附近。此外,通-->过用内遮护部对内侧开口内周和进油管外周二者进行遮护,使得在机动车下侧飞溅的泥浆、水等无法从外轮罩侧流出到外侧件的机动车外板的表面侧,从而不会弄脏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护件,具有圆筒外形,包括:    外遮护部,形成为环形,以及,对形成在车身外侧件中的外侧开口内周进行遮护;    内遮护部,形成为环形,以及,遮护至少下述部分之一:形成在所述车身的外轮罩中的内侧开口内周,以及布置在所述内侧开口内的进油管外周;以及    连接部,具有圆筒外形,并且,连接所述外遮护部与所述内遮护部,其中:    所述外遮护部在其顶部设有坝部,当所述遮护件与所述外侧开口装配时,所述坝部至少布置在所述外遮护部的顶端处,以及,所述坝部在所述外遮护部的轴向凸出,并且在所述外遮护部的周向延伸;以及    所述坝部的表面和所述外遮护部的表面形成水槽状引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8-26 2005-2462361.一种遮护件,具有圆筒外形,包括:外遮护部,形成为环形,以及,对形成在车身外侧件中的外侧开口内周进行遮护;内遮护部,形成为环形,以及,遮护至少下述部分之一:形成在所述车身的外轮罩中的内侧开口内周,以及布置在所述内侧开口内的进油管外周;以及连接部,具有圆筒外形,并且,连接所述外遮护部与所述内遮护部,其中:所述外遮护部在其顶部设有坝部,当所述遮护件与所述外侧开口装配时,所述坝部至少布置在所述外遮护部的顶端处,以及,所述坝部在所述外遮护部的轴向凸出,并且在所述外遮护部的周向延伸;以及所述坝部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