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545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2 22:48
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包括进气烟道、出气烟道、起炉单元和一组除尘单元;所述出气烟道设置于进气烟道的上方;所述起炉单元连接于进气烟道的入口处;所述除尘单元连通进气烟道且分列于进气烟道两侧;所述起炉单元和除尘单元均与出气烟道连通;所述除尘单元和起炉单元均包括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进气烟道通过分气管连通起炉单元和各个除尘单元的下箱体。本喷吹布袋除尘器不再设有旁路,将起炉阶段低温潮湿的烟气通过专设的起炉单元过滤净化后再排出,使其具备潮湿烟气的清灰能力,在除尘效果好的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本除尘器结构简单,具有设备投资成本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过滤器
,具体涉及为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
技术介绍
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垃圾焚烧发电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首选方式。喷吹布袋除尘器是当前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除尘净化设备,其对于垃圾焚烧后的尾气除尘净化度有很高的要求。起炉阶段,锅炉烟气出口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烟气量小。如果将湿度较大的烟气直接经过除尘器布袋过滤,很可能使得布袋糊袋,造成重大损失。如图3所示,传统的做法是增加旁路800,让起炉阶段的烟气直排进入下一步净化。等运行进入正常时,再关闭旁路800,烟气经布袋过滤后再进入下一步净化。这样的结构设置,虽然保证了布袋的正常使用,但加大了下一步烟气净化的难度,也容易造成污染。且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也不得不对此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包括进气烟道、出气烟道、起炉单元和一组除尘单元;所述出气烟道设置于进气烟道的上方;所述起炉单元连接于进气烟道的入口处;所述除尘单元连通进气烟道且分列于进气烟道两侧;所述起炉单元和除尘单元均与出气烟道连通;所述除尘单元和起炉单元均包括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进气烟道通过分气管连通起炉单元和各个除尘单元的下箱体。进气烟道的入口在除尘器左侧,出气烟道的出口在除尘器右侧。所述上箱体设置于中箱体上部,所述上箱体设置有喷吹装置和喷吹管;所述喷吹装置和喷吹管连通;所述喷吹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中箱体内设置有布袋;所述下箱体设置在中箱体下方,且下箱体呈倒圆锥形;所述下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卸灰装置。连通除尘单元的分气管上设置有分气管道门;连通起炉单元的分气管上设置有蝶阀。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除尘器的四角。所述进气烟道和出气烟道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烟道挡板;所述进气烟道的管径从外侧到内侧渐次减小,所述出气烟道的管径从内侧到外侧渐次增大。本喷吹布袋除尘器不再设有旁路,将起炉阶段低温潮湿的烟气通过专设的起炉单元过滤净化后再排出,使其具备潮湿烟气的清灰能力,在除尘效果好的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本除尘器结构简单,具有设备投资成本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幅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进气烟道、200-出气烟道、300-分气管、301-分气管道门、302-蝶阀、400-烟道挡板、500-起炉单元、600-除尘单元、610-上箱体、611-喷吹装置、612-喷吹管、613-喷嘴、620-中箱体、630-下箱体、631-卸灰装置、700-支架、800-旁路。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包括进气烟道100、出气烟道200、起炉单元500和一组除尘单元600;所述出气烟道200设置于进气烟道100的上方;所述起炉单元500连接于进气烟道100的入口处;所述除尘单元600连通进气烟道100且分列于进气烟道100两侧;所述起炉单元500和除尘单元600均与出气烟道200连通;所述除尘单元600和起炉单元500均包括上箱体610、中箱体620和下箱体630;所述进气烟道100通过分气管300连通起炉单元500和各个除尘单元600的下箱体630。含尘空气通过由进气烟道100进入除尘器。起炉阶段时,温度较低的锅炉烟气进入起炉单元500经过预热后再通过强化过的布袋除尘,最后经出气烟道200排出。正常运行时,烟气经过除尘单元600过滤后经出气烟道200排出。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起炉单元500有1个,所述除尘单元600有5个。所述进气烟道100一侧设置有3个除尘单元600,另一侧设置有2个除尘单元600和1个起炉单元500。进气烟道100的入口在除尘器左侧,出气烟道200的出口在除尘器右侧。所述除尘单元600和起炉单元500均包括上箱体610、中箱体620和下箱体630;所述上箱体610设置于中箱体620上部,所述上箱体610设置有喷吹装置611和喷吹管612;所述喷吹装置611和喷吹管612连通;所述喷吹管612上设置有喷嘴613。 所述中箱体620内设置有布袋。所述布袋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且所述布袋的开口向上。所述下箱体630设置在中箱体620下方,且下箱体630呈倒圆锥形。下箱体630的顶点处于下方,且下箱体630的下部设置有卸灰装置631。含尘空气进入下箱体630内,因气流体积突然扩张流速骤然降低,颗粒较大的灰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下箱体630的灰斗内,其余颗粒经过布袋的筛滤、碰撞等作用,被滞阻在布袋外壁。净化后的空气从出气烟道200排出。当滞阻在布袋外壁的尘粒不断增加,使得空气流动的阻力增大时,为了保证除尘器的阻力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喷吹装置611将压缩空气由喷吹管612的各个喷嘴613喷射出,造成布袋瞬间急剧膨胀。由于反向脉冲气流的冲击作用很快消失,布袋又急剧收缩。这样膨胀、收缩,使积附在布袋外壁上多余的尘粒脱落,最后经由卸灰装置631排出。所述进气烟道100通过分气管300连通起炉单元500和各个除尘单元600的下箱体630。连通除尘单元600的分气管300上设置有分气管道门301。连通起炉单元500的分气管300上设置有蝶阀302。除尘器设置有支架700,用以支撑整个除尘器。所述进气烟道100和出气烟道200之间设置有烟道挡板400。所述烟道挡板400倾斜设置,进气烟道100的管径从外侧到内侧渐次减小,使得烟气在进入除尘器之后,能均匀分布在各个除尘单元600。所述出气烟道200的管径从内侧到外侧渐次增大。所述起炉单元500的下箱体630内设置有预热装置。本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含尘空气通过由进气烟道100进入除尘器。起炉阶段时,分气管道门301关闭,蝶阀302打开。温度较低的锅炉烟气进入起炉单元500经过预热后再通过强化过的布袋除尘,最后经出气烟道200排出。正常运行时,蝶阀302关闭,分气管道门301打开,烟气经过除尘单元600过滤后经出气烟道200排出。本技术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烟道(100)、出气烟道(200)、起炉单元(500)和一组除尘单元(600);所述出气烟道(200)设置于进气烟道(100)的上方;所述起炉单元(500)连接于进气烟道(100)的入口处;所述除尘单元(600)连通进气烟道(100)且分列于进气烟道(100)两侧;所述起炉单元(500)和除尘单元(600)均与出气烟道(200)连通;所述除尘单元(600)和起炉单元(500)均包括上箱体(610)、中箱体(620)和下箱体(630);所述进气烟道(100)通过分气管(300)连通起炉单元(500)和各个除尘单元(600)的下箱体(6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烟道(100)、出气烟道(200)、起炉单元(500)和一组除尘单元(600);所述出气烟道(200)设置于进气烟道(100)的上方;所述起炉单元(500)连接于进气烟道(100)的入口处;所述除尘单元(600)连通进气烟道(100)且分列于进气烟道(100)两侧;所述起炉单元(500)和除尘单元(600)均与出气烟道(200)连通;所述除尘单元(600)和起炉单元(500)均包括上箱体(610)、中箱体(620)和下箱体(630);所述进气烟道(100)通过分气管(300)连通起炉单元(500)和各个除尘单元(600)的下箱体(6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烟道(100)的入口在除尘器左侧,出气烟道(200)的出口在除尘器右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吹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610)设置于中箱体(620)上部,所述上箱体(610)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光明周火宏
申请(专利权)人:伟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