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鸿钧专利>正文

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148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20:47
一种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仰卧部和对称设置于仰卧部两侧的侧卧部构成,所述侧卧部高于所述仰卧部,所述仰卧部设有颈枕,所述颈枕的上表面为与人体颈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颈枕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枕垫,所述侧卧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枕垫;所述第二空腔的腔体底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枕垫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健康仿生枕,很好的满足了人体仰卧和侧卧时的不同需求,增加了侧卧的舒适度,还可以通过枕头垫片来调节侧卧部的高度,以适应不同人对侧卧高度的不同需求,方便、实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健康仿生枕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健康仿生枕头。
技术介绍
人的一生中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只有睡好觉,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学习。而睡眠又离不开枕头,枕头的选择也是有学问的,如果不合适不仅影响睡眠,久而久之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的脊柱正常有4个弯曲,只有保持脊柱的正常曲线,才能使身体健美。人的颈椎正常前曲弧度大约为10?20厘米左右,直立时可自行调整,睡眠时只能依靠枕头来维持。“高枕无优”这句成语是用来比喻太平无事,而有的人把它误解为枕头高的依据,导致枕头普遍高的习惯,甚至有的人还用旧式的方形木枕,又硬又高;还有的人枕圆木或无枕睡眠,这些都是不对的,对颈部健康损害很大,长期会引起颈椎综合征。枕头的高矮、软硬、形状、气味对人的睡眠都会有影响。过低,流入头部的血液偏多,影响头部血液循环,血管充盈,管壁受压,醒来后会感到头晕、眼皮浮肿。长期枕头过高,使颈椎的某部分受压过大,发生骨质增生,直接压迫颈神经,出现头痛、头晕、颈肩臂及手指发麻,甚至不能抬管举手。枕头的软硬也很重要,枕头太硬、睡着不舒服;太软又会使头与枕头贴得太紧而影响头皮的血液循环。造成偏头痛和麻木,也会导致脱发的现象。对有高血压或心肺疾患的病人,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枕头的高度。 经研究发现,当人体枕于枕头上之后,会有三个高度问题: 第一高度,是仰卧时后脑勺距床的高度。该高度不合适主要引发三个问题:首先,该高度影响着人体身材是否挺拔和颈椎是否健康,而身材挺拔的一个标准是后脑勺和背部在一个平面上,但现在众多的人脑袋是前倾的。其次,仰卧过高会整晚拉伸颈椎,诱发颈椎病。再次,在青少年时期该高度过高,还会导致颈椎下方颈椎前倾,导致驼背。 第二高度,指颈椎弧顶距床的高度。该高度低了无法依托枕颈区修复颈椎,高了会拉伸颈椎下方脊柱引起背痛,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过高会导致驼背。 第三高度,指侧卧时面部距床的高度,该高度每个人的差异很大。但该高度不合适,也会引发多重问题:第一,在人体发育期时,该高度不适会导致斜肩,现在的成年人两个肩是平的寥寥无几,我们拍身份证时摄影师基本都要纠正你的肩膀高低。第二,该高度偏低时会压迫肩膀,一觉起来膀臂发麻,长期诱发肩周炎。第三,落枕一般是颈椎左右严重扭曲,导致肌肉或韧带痉挛。这也是第三高度不合理引起的。 目前,现有的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面以及枕头本体外部的枕套,但现有的枕头不能很好的满足人睡眠的需要,人睡眠时仰卧与侧卧对枕头的高度需求是不同的,仰卧时需要的枕头高度要比侧卧时低一些。而人仰卧和侧卧时对枕头的软硬舒适度的要求也不同,侧卧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耳朵的舒适度问题,侧卧的硬度要低于仰卧硬度。不同的人由于身高、肩宽等因素,对枕头的高度也有不同的要求。现有的枕头不能给上述第一高度、第二高度、第三高度提供一个合适的高度范围,不能满足人们对枕头的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健康仿生枕头,能够满足仰卧和侧卧的需求,减少侧卧时耳部的压力,增加枕头的舒适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仰卧部和对称设置于仰卧部两侧的侧卧部构成,所述侧卧部高于所述仰卧部,所述仰卧部包括颈枕区和头枕区,所述颈枕区设有颈枕,所述颈枕的上表面为与人体颈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颈枕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枕垫,所述第一空腔的腔体底面为与颈枕上表面吻合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枕垫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所接触的一面为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吻合的弧形面; 所述侧卧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枕垫;所述第二空腔的腔体底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枕垫的与第二空腔腔体底面所接触的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一致,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合并形成一腔体。 所述侧卧部的枕面上设有第三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为圆形凹槽、椭圆形凹槽或与面部弧度吻合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最宽处的宽度为5?10cm,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槽底深度为I?2cm。 所述第一空腔的腔体底面和第一枕垫之间设有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弧度相适应的颈椎枕垫,所述颈椎枕垫为弧形,所述颈椎枕垫由硅胶制成。 所述颈椎枕垫中间厚,两边薄,所述颈椎枕垫的弧高为1.5?2.5cm,所述颈椎枕垫的跨度为8?12cm。 所述第一枕垫下方设有第一增高垫片,所述第一增高垫片与第一空腔形状、尺寸匹配;所述第二枕垫下方设有第二增高垫片,所述第二增高垫片与第二空腔形状、尺寸匹配;所述第一增高垫片与所述第二增高垫片均是厚度为0.3?3cm的塑料板、硬纸板或乳胶板,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增高垫片,实现对枕头的高度的调节。 所述第二空腔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枕垫为与第二空腔大小相符的长方体形。 所述头枕区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为长方体形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高度为I?4cm,所述第二空腔的高度比第三空腔的高度高I?4cm,所述第三空腔的腔体底面上靠近第一空腔部位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最宽处的宽度为6?15cm,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深度为I?3cm。 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底深度为10?22cm。 所述枕头的枕面和底面上均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直径为0.8?1.5mm,所述透气孔的深度为2?4cm。 所述枕头为乳胶制成,所述第一枕垫和第二枕垫均为记忆棉制成。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健康仿生枕头,通过设置仰卧部和侧卧部,来适应人体仰卧和侧卧时对枕头高度不同的需求。仰卧部的颈枕区设置的弧形颈枕,完全贴合人体颈椎弧度,适合人体颈部的生理结构,并且通过颈枕下方的第一空腔和空腔内的颈椎枕垫和第一枕垫,使颈枕更加柔软、舒适,人体枕上之后,头部置于头枕区,颈部置于颈枕区,头部距离床的高度(第一高度)是O?4cm,该高度更好的塑造挺拔的身材,同时更有利于颈椎的健康,避免颈椎病以及青少年的驼背现象。颈部颈椎弧顶距离床的高度(第二高度)大约是4?8cm,即第二高度?第一高度+4cm,该高度低了无法依托枕颈区修复颈椎,高了会拉伸颈椎下方脊柱引起背痛,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过高会导致驼背,4?8cm能刚好将颈椎撑起,避免过低或过高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同时,头枕区还通过设置第三空腔和第三凹槽增加仰卧时头部的舒适度,增加其透气性。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在侧卧部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形成的空腔,适应面部弧度,增加了耳朵部位的舒适度,增加了侧卧的睡眠舒适度。同时,还可以通过枕头垫片来调节侧卧部的高度,来适应不同人对侧卧高度的不同需求,保证侧卧时,面部距离床的高度,即第三高度=(肩宽-两耳根间距)/2,该高度不会导致斜肩,同时,该高度不会压迫肩膀,避免诱发肩周炎,避免导致肌肉或韧带痉挛,避免落枕,更好地提高睡眠质量和人体健康。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健康仿生枕,很好的满足了人体仰卧和侧卧时的不同需求,并通过凹槽的设计增加了侧卧的舒适度,还可以通过增高垫片来调节侧卧部的高度,以适应不同人对侧卧高度的不同需求,方便、实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仰卧部和对称设置于仰卧部两侧的侧卧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卧部高于所述仰卧部,所述仰卧部包括颈枕区和头枕区,所述颈枕区设有颈枕,所述颈枕的上表面为与人体颈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颈枕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枕垫,所述第一空腔的腔体底面为与颈枕上表面吻合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枕垫的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所接触的面为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吻合的弧形面;所述侧卧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枕垫;所述第二空腔的腔体底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枕垫的与第二空腔腔体底面所接触的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仰卧部和对称设置于仰卧部两侧的侧卧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卧部高于所述仰卧部,所述仰卧部包括颈枕区和头枕区,所述颈枕区设有颈枕,所述颈枕的上表面为与人体颈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颈枕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枕垫,所述第一空腔的腔体底面为与颈枕上表面吻合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枕垫的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所接触的面为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吻合的弧形面; 所述侧卧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枕垫;所述第二空腔的腔体底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枕垫的与第二空腔腔体底面所接触的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卧部的枕面上设有第三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为圆形凹槽、椭圆形凹槽或与面部弧度吻合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最宽处的宽度为5?10cm,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槽底深度为1?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健康仿生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腔体底面和第一枕垫之间设有与第一空腔腔体底面弧度相适应的颈椎枕垫,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钧
申请(专利权)人:李鸿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