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501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包括封闭的罐体、罐盖、调和内腔、进料口、进料管、透视镜和出料管,所述调和内腔的罐体内上部同轴安装一倒喇叭状料斗,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于罐盖外,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螺纹安装一料斗上盖,该料斗的下端大口密封延伸至调和内腔内的罐体的中上部。本调和罐内安装了倒喇叭状料斗,该料斗的设置大大缩短了混合液在从出料口取出后需要再重新进行蒸馏操作将多余的有机溶液蒸出的步骤的时间,也节约了能源,同时该调和罐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抽取出去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包括封闭的罐体、罐盖、调和内腔、进料口、进料管、透视镜和出料管,所述调和内腔的罐体内上部同轴安装一倒喇叭状料斗,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于罐盖外,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螺纹安装一料斗上盖,该料斗的下端大口密封延伸至调和内腔内的罐体的中上部。本调和罐内安装了倒喇叭状料斗,该料斗的设置大大缩短了混合液在从出料口取出后需要再重新进行蒸馏操作将多余的有机溶液蒸出的步骤的时间,也节约了能源,同时该调和罐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抽取出去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专利说明】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
本技术属于防冻液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及发动机结构的改进,现代车用发动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行温度高,正常的工作温度上限一般都超过100°c,如果发动机的水箱全部注水,当发动机温度达到100°c时水就会沸腾,俗称“开锅”。而当冷却水在温度低于(TC时会因结冰而影响正常工作,甚至会冻裂缸体等机件。另外,水具有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水垢而影响冷却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特殊的冷却媒介一防冻液。防冻液已经成为设备的发动机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散热介质。 防冻液的冰点较低,沸点可以达到120摄氏度,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不会结冰,因而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其能够防止自身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气缸盖,而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则能有效防沸,避免出现开锅现象。防冻液的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现有防冻液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调和步骤,该调和步骤是将多种不同的化工原料置放到同一个敞口式容器内进行混合。目前对有些防冻液进行调和时,将各种原料加入调和罐中之后,由于有些防冻液的原料会使用到有机溶剂,为了原料反应完全,有时有机溶剂的用量会过量,或者,有时各种原料物质反应之后,会产生或残留部分密度较小的有机溶齐U,而这部分密度较小的有机溶液会浮在防冻液的表面上,对这部分多余的有机溶剂的去除多采用加热回流、蒸馏等操作,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增加了生产工序的繁琐,同时也大大地浪费了电力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另外,采用调和罐进行调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冻液的调和罐大都不具有测温功能,对于某些防冻液的制备需要在特定恒温下操作,当防冻液调和罐在调和时,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温度升高;或者,当室外的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时,温度的变化会对防冻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不良的影响,给防冻液的制备及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提取调和罐中剩余的或产生的多余的密度较小的有机溶剂、提高了工作效率、具备测温功能的方便测温调和罐。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包括封闭的罐体、罐盖、调和内腔、进料口、进料管、透视镜和出料管,所述罐盖同轴可拆卸安装在罐体的上方,所述调和内腔制于罐体的内部,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与进料口相连通安装于罐体外侧,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调和内腔的底部相连通安装,所述进料口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制于罐体上部,所述调和内腔的罐体内上部同轴安装一倒喇叭状料斗,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于罐盖外,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螺纹安装一料斗上盖,该料斗的下端大口密封延伸至调和内腔内的罐体的中上部;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至料斗下方的罐体上;所述调和罐还包括数显温度表,所述数显温度表包括数量表盘和温度探头,所述数量表盘对称安装于罐体的外部;沿罐体轴向均布间隔在罐体内设置多个温度探头,该多个温度探头通过线管与数量表盘连接在一起。 而且,所述罐体内的温度探头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包被。 而且,所述透视镜与调和内腔相连通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制于罐体上部。 而且,所述进料管上安装一控制阀门,所述出料管上安装一下控制阀门。 而且,所述罐体及其夹层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本调和罐内安装了倒喇叭状料斗,在各原料反应完全后,密度较小的有机溶剂会自动飘浮至混合液的上表面上,由于该料斗的上方为小口,下部为大口,飘浮在混合液上方的多余的有机溶剂会自料斗的下部升自上方小口处,然后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料斗的顶端将混合液中最上层的密度小的有机溶液抽取出去,进行重复利用等其它操作,在不需要抽取溶液时,使用料斗上盖将该料斗旋紧即可,该料斗的设置大大缩短了混合液在从出料口取出后需要再重新进行蒸馏操作将多余的有机溶液蒸出的步骤的时间,也节约了能源,同时该调和罐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抽取出去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 2、本调和罐的数量表盘对称安装于罐体的外部,便于即时观察调和罐内的温度,方便操作者对调和反应的操作;沿罐体轴向均布间隔在罐体内设置多个温度探头,所述罐体内的温度探头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包被,还可达到耐酸碱、耐盐、耐高压、抗震等效果。 3、本调和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该装置的罐体为夹层结构,在夹层结构之间设置一水循环套筒、进水管及出水管,使得在使用该调和装置进行调和时,可以向该夹层内通过循环水,可以对该调和内腔内的防冻液进行升温或降温或者保证该防冻液的温度保持恒定,从而保证了防冻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会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质,保证了防冻液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4、本调和罐的透视镜与调和内腔相连通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制于罐体上部,通过该透视镜可以随时查看调和内腔内的各原料的反应情况,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反应的时间、调节反应温度等以及及时发现其他的罐内的异常情况;该装置的进料管上安装一控制阀门,在出料管上安装一下控制阀门,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地对物料的进入量进行控制,更为直接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专利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是描述性的,非限定性,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封闭的罐体2、罐盖3、调和内腔4、进料口 5、进料管7、透视镜6和出料管I,所述罐盖同轴可拆卸安装在罐体的上方,所述调和内腔制于罐体的内部,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与进料口相连通安装于罐体外侧,所述出料管的底端13与调和内腔的底部相连通安装,所述进料口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制于罐体上部,该进料口的数量可以为I?8个,通过该进料口可以添加各种需要按不同顺序添加的原料。 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 ⑴所述调和内腔的罐体内上部同轴安装一倒喇叭状料斗9,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于罐盖外,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螺纹安装一料斗上盖(图中未示出),防止罐体内的反应液被污染,该料斗的下端大口密封延伸至调和内腔内的罐体的中上部;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10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至料斗下方的罐体上。 本调和罐内安装了倒喇叭状料斗,在各原料反应完全后,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测温调和罐,包括封闭的罐体、罐盖、调和内腔、进料口、进料管、透视镜和出料管,所述罐盖同轴可拆卸安装在罐体的上方,所述调和内腔制于罐体的内部,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与进料口相连通安装于罐体外侧,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调和内腔的底部相连通安装,所述进料口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制于罐体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内腔的罐体内上部同轴安装一倒喇叭状料斗,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于罐盖外,该料斗的上方小口的顶端螺纹安装一料斗上盖,该料斗的下端大口密封延伸至调和内腔内的罐体的中上部;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与调和内腔相连通延伸至料斗下方的罐体上;所述调和罐还包括数显温度表,所述数显温度表包括数量表盘和温度探头,所述数量表盘对称安装于罐体的外部;沿罐体轴向均布间隔在罐体内设置多个温度探头,该多个温度探头通过线管与数量表盘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桑德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