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框架体的板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应用于比如车辆遮阳篷顶装置的车顶板。
技术介绍
在车辆遮阳篷顶装置中,在板材制成的车顶板(例如,玻璃板)的边缘处通常附着有用于密封该车顶板与固定车顶之间间隙的挡风雨条,并且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8048号公报(图1)中公开了其附着结构的示例。图5表示2005-8048号公报的图1中所示的结构。在车顶板31的边缘处附着有框架体32,该框架体通过基体上注塑成型(outsert molding)而由树脂材料构成。在框架体32中形成有沿着与车顶板31的板面平行的向外方向开口的装配槽33,并且通过将挡风雨条34的接合止动部35装配在槽33中,将条34附着在板31上。图6表示在基体上注塑成型中,模制出框架体32之后紧接着将用于装配槽33的金属模36拉出时的状态。当沿着箭头标记方向拉出金属模36时,因为在模36与装配槽33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也致使框架体32沿箭头标记方向被拉动;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因为传统上装配槽33的形成位置比面31a更靠外(图6中的右侧)从而致使张力作用点定位成比面31a更靠外,所以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包括:所述板件;和所述框架体,其由树脂材料构成并附着在所述板件的边缘上,其中,所述框架体沿着平行于所述板件的板面的向外方向开口,并且在所述框架体中形成有用于装配装配物的装配槽,并且其中, 所述装配槽形成为具有沿着平行于所述板件的板面的方向与所述板件重叠的重叠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5-27 2005-1555561、一种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包括:所述板件;和所述框架体,其由树脂材料构成并附着在所述板件的边缘上,其中,所述框架体沿着平行于所述板件的板面的向外方向开口,并且在所述框架体中形成有用于装配装配物的装配槽,并且其中,所述装配槽形成为具有沿着平行于所述板件的板面的方向与所述板件重叠的重叠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空间的大小不小于所述装配槽的深度大小的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开口通过一对接合止动凸起而形成为比所述装配槽的内部窄,并且其中所述接合止动凸起的面对所述装配槽后部的端部定位成沿着平行于所述板件的板面的方向比所述板件的端面更靠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开口通过一对接合止动凸起而形成为比所述装配槽的内部窄,并且其中所述接合止动凸起的面对所述装配槽后部的端部定位成沿着平行于所述板件的板面的方向比所述板件的端面更靠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由从下面选出的任一种材料构成:聚氯乙稀化合物,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醚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由从下面选出的任一种材料构成:聚氯乙稀化合物,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醚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由从下面选出的任一种材料构成:聚氯乙稀化合物,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醚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框架体的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由从下面选出的任一种材料构成:聚氯乙稀化合物,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醚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雅文,片仓清治,西田昌俊,堀内成仁,片山肇,青木邦泰,堀田贡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