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2911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郁金、柴胡、生白术、炒麦芽、龙齿、生甘草、生姜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燥湿利水,镇静安神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神经衰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神经衰弱又名神经衰弱性神经症,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失调,其特点是常感觉脑力和体力不足,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在临床上可以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如头晕、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失眠健忘、早泄阳痿,可伴有轻度抑郁或焦虑。资料表明,工作、学习过度紧张忙乱,休息和睡眠无规律,工作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以及感到有负担和不愉快的情绪等,是引起神经衰弱的主要因素,轻者影响工作及学习,重者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有厌世念头。中医学中没有神经衰弱这个病名,但根据神经衰弱病人的临床主要表现如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心慌、头昏等,神经衰弱属于中医学的“健忘”、“怔忡”、“不寐”、“头痛”、“虚损”等范畴。《黄帝内经》对本病的主证“失眠”有明确地论述。《灵枢?大惑论》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目不瞑”的病机,认为“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人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提出了失眠等神经衰弱的主证,是阴阳失调所引起的。不寐日久,脏腑功能失调。其集中反映在心、肝、脾、肺、肾诸脏的功能失调上。故五脏失和,精气血虚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其中尤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目前西医治疗神经衰弱主要依赖安定等安眠镇静剂治疗,但这些药物在安全性和依赖性方面存在缺陷,副作用比较大,易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不宜长时间服用。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取得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中医药在治疗神经衰弱的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选择半夏、陈皮、茯苓、竹茹、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郁金、柴胡、生白术、炒麦芽、龙齿、生甘草、生姜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燥湿利水,镇静安神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神经衰弱。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作用:其中:半夏:为在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该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温,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陈皮煎剂及醇提取物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较大剂量有抑制作用。陈皮与半夏同用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茯苓煎剂有明显镇静作用。《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本品通过益心脾而安心神。多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 F. 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 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性味微寒,甘。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止呕,涤痰开郁。竹茹与半夏,二药均有化痰、止呕、安神作用,对于胆虚痰热郁结所致的烦闷不宁、头晕目眩、反胃呕哕之证,常相互为用,以协同化痰、安神、止呕作用。胆南星: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味苦寒、微辛,凉。归肺、肝、脾经。功效:清热化痰,息风定惊。《本草汇言》:\天南星,前人以牛胆制之,名曰胆星。牛胆苦寒而润,有益肝镇惊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本品可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 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干燥幼果。性味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枳实提取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 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行气止痛,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功效:理气解郁,止痛。香附挥发油有明显催眠作用。《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 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 Val. 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本品辛散苦泄,性寒清热,能清心解郁开窍。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北柴胡)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南柴胡)的根或全草。性味微寒,苦,辛。归肝、肺、脾经。功效: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本草经解》:\柴胡,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藏六府也,藏府共十二经,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其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故主寒热之邪气也。\药理学研究柴胡就有明显的镇静制剂。生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白术甘温补中,能补气健脾,还可固表止汗,和黄芪、太子参配伍,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炒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 Hordeum vulgare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半夏7‑17份、陈皮7‑17份、茯苓10‑20份、竹茹10‑20份、胆南星7‑17份、枳实10‑20份、木香7‑17份、香附10‑20份、郁金10‑20份、柴胡10‑20份、生白术20‑28份、炒麦芽10‑20份、龙齿40‑60份、生甘草3‑9份、生姜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半夏7-17份、陈皮7-17份、茯苓10-20份、竹茹10-20份、胆南星7-17份、枳实10-20份、木香7-17份、香附10-20份、郁金10-20份、柴胡10-20份、生白术20-28份、炒麦芽10-20份、龙齿40-60份、生甘草3-9份、生姜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半夏12份、陈皮12份、茯苓15份、竹茹15份、胆南星12份、枳实15份、木香12份、香附15份、郁金15份、柴胡15份、生白术24份、炒麦芽15份、龙齿50份、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