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人参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2869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人参的种植方法。该栽培基质包括:基质、肥料和有机物料;有机物料由废弃菌棒、生石灰、微生物经厌氧发酵、杀菌、干燥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基质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有效防止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性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人参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涉及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人参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冰川时代的孑遗植物,名贵中药,产区分布在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等地。人参的别称是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传统的人参种植方式是伐林栽培。由于人参生长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在我国东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种植业。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所以山林中最好的地块,最好的土壤和植被几乎都被伐林栽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将有近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之用。由于人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少,由于伐林增多,人为的增加了洪涝隐患,而且也使珍稀物种失去了栖息的环境而濒临灭种之危。可见,伐林栽培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降低了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实施,国家林业局明确2015年将全面禁止长白山天然林主伐,林地参土已经枯竭,人参种植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推进人参栽培技术革新势在必行。但非林地(农田地)栽培人参在种植过程中病害严重,抗性差,尤其人参根病、菌核病、根腐病、锈腐病非常严重,导致人参绝产。目前人参的品质是个首要问题,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现象普遍发生。因此,如何减少农田土栽培人参的病害,如何提高人参的产量,如何保证人参的品质,是人参栽培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人参的种植方法。该栽培基质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有效防止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性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栽培基质,包括:基质、肥料和有机物料;有机物料由废弃菌棒、生石灰、微生物经厌氧发酵、杀菌、干燥获得。食用菌的菌棒是由硬杂木的木屑、玉米面、麸皮、糖及微量元素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食用菌培养基质,用白色朔料包裹,种植完食用菌后的菌棒,称为废弃菌棒。每年随着食用菌生产周期的结束,废弃菌棒利用率极低,除少部分被应用于动物饲料、土地肥料和循环栽培外,大部分被用作燃料或作为垃圾废弃,不仅对宝贵资源没有进行有效利用,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废弃菌棒是一种木质纤维素的合成体,内含丰富的有机质、大量的粗纤维、木质丝、菌丝体,这些菌丝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过处理后,可制备成价值极高的栽培基质。利用废弃菌棒加工成栽培基质,不仅废弃菌棒被绿色利用,而且解决了栽培土壤紧缺、农田土栽培存有污染的问题。废弃菌棒中的有效成分经过厌氧发酵后才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直接施入废弃菌棒,有机物料发酵产生的高温极易造成农作物“烧苗”现象,发酵释放的氨气也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异常,而且未经发酵的有机物料,携带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性蛔虫卵,会给农作物生长造成直接污染,也会给周围土壤造成间接污染。通过厌氧发酵可促进有机物料的分解,增加栽培基质的有效成分,杀死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使栽培基质安全、高效、无污染。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多种有益微生物在废弃菌棒中大量繁殖,将废弃菌棒降解成生物有机活性成分,这些有益微生物中有转化土壤中磷、钾物质的硅酸盐细菌等,还有能增加土壤拮抗能力的放线菌等。经过研究发现这些降解后的有机质施入土壤当中,对多种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厌氧发酵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并同时需要提供微生物生存的最佳酸碱度。作为优选,以m3:kg:kg计,废弃菌棒、生石灰与微生物的比例为(200~300):(100~150):(0.5~1.0)。优选地,以m3:kg:kg计,废弃菌棒、生石灰与微生物的比例为200:100:0.7。作为优选,微生物为酵母菌和/或复合芽孢杆菌。厌氧发酵过程中废弃菌棒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离不开水,水分是发酵成功的关键。作为优选,厌氧发酵的方式为水淹。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杀菌采用杀菌剂杀菌。但不局限于此种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行的杀菌方法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优选,杀菌剂为百菌清和/或恶霉灵。作为优选,以m3:kg计,废弃菌棒与杀菌剂的比例为(200~300):(1~5)。优选地,以m3:kg计,废弃菌棒与杀菌剂的比例为200:(2.65~3.1)。更优选地,以m3:kg计,废弃菌棒与杀菌剂的比例为200:2.6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杀菌剂为百菌清和恶霉灵的混合物,百菌清和恶霉灵的质量比为(2.5~3.0):(0.1~0.2)。作为优选,百菌清和恶霉灵的质量比为2.5:0.1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基质为活黄土和/或草炭土。本专利技术中的黄土是指长白山区的白浆土中的粘化层。长白山等山前丘岗地带主要土壤是白浆土,白浆土是在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白浆化过程形成的具有白浆层、粘化层的微酸性土壤。粘化层质地粘重,滞水托水。白浆土现除部分低洼地外都已开垦为农田,白浆土是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主要耕地土壤之一,白浆土内的粘化层具有滞水作用,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活黄土是经过自然氧化的黄土。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肥料为骨粉和/或硫酸钾。作为优选,有机物料、基质与肥料的质量比为(30~50):(35~65):(7~10)。优选地,有机物料、基质与肥料的质量比为40:55:1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基质为活黄土和草炭土的混合物,活黄土与草炭土的质量比为(10~20):(25~45)。作为优选,活黄土与草炭土的质量比为15:3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肥料为骨粉和硫酸钾的混合物,骨粉与硫酸钾的质量比为(5~11):(2~5)。作为优选,骨粉与硫酸钾的质量比为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基质可以压缩成栽培基质砖,栽培基质砖上压出多孔,在孔上按农作物栽培技术要求点籽种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废弃菌棒、生石灰、微生物混合,经厌氧发酵、杀菌、干燥,获得有机物料;取基质、肥料和有机物料混合,即得。作为优选,厌氧发酵的时间为60~80天。作为优选,厌氧发酵的方式为水淹。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干燥与获得有机物料之间还包括粉碎、过筛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人参的种植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栽培基质种植人参;栽培基质,包括:基质、肥料和有机物料;有机物料由废弃菌棒、生石灰、微生物经厌氧发酵、杀菌、干燥获得;作为优选,以m3:kg:kg计,废弃菌棒、生石灰与微生物的比例为(200~300):(100~150):(0.5~1.0);优选地,以m3:kg:kg计,废弃菌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人参的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肥料和有机物料;所述有机物料由废弃菌棒、生石灰、微生物经厌氧发酵、杀菌、干燥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参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基质、肥料和有机物料组成;所述有机物料由废弃菌棒、生石灰、微生物经厌氧发酵、杀菌、干燥获得;所述微生物为酵母菌和/或复合芽孢杆菌;所述基质为活黄土和/或草炭土;所述有机物料、所述基质与所述肥料的质量比为(30~50):(35~65):(7~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以m3:kg:kg计,所述废弃菌棒、所述生石灰与所述微生物的比例为(200~300):(100~150):(0.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采用杀菌剂杀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举张彩庆刘晓明曹荣强于洋张思鹏苗慧
申请(专利权)人:白山市人参及特色产业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