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一种黄芪的气雾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525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芪的气雾栽培方法,包括搭建钢结构的栽培构架,定植前消毒和种子处理,定植黄芪幼苗,营养液的配制和供给方法,定植后温湿度管理,以及成熟后加工采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极大节省人工,克服黄芪连作障碍,节约土地资源,缩短黄芪生产周期,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方便管理和采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具体是。
技术介绍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营养成分齐全,富含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生物碱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抗疲劳及延缓细胞衰老、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适应性等保健功效,还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补气药物之一。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北等气候较干旱的地区种植,2006年以来我国黄芪种植面积在不断下降,产量不断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黄芪生长周期长,田间管理要求高,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很大程度上消弱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加上黄芪黄芪连作障碍导致病虫害发生加重,使产量品质下降。目前我国黄芪种植主要采用大田散播种子自然生长繁殖的方式,干燥根亩产量为175?275kg/6672。 经查阅,现有技术都是针对黄芪露地栽培。如中国专利CN102550244B公开了一种提高黄芪产量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黄芪种植中利用异地移栽和酵母粉发酵营养液浸泡黄芪苗根,以及大豆蛋白水解物复配酵母粉发酵液制备营养,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芪的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搭建钢结构的栽培构架,构架的内侧设置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水池和营养液池连通,构架的外侧铺设种植板,构成栽培床,种植板上均布设置有种植孔,孔距10~15厘米,用于黄芪种苗的定植;二)、定植前,开启喷雾装置用添加了生石灰的清水对栽培床进行清洗,洗清完毕后对栽培床内部进行通风,待栽培床内部风干后通过喷雾装置喷洒1000倍多菌灵药液,对床体内进行消毒;三)、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50℃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涝出洗净摊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四)、选用长势优良、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黄芪幼苗,用海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芪的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搭建钢结构的栽培构架,构架的内侧设置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水池和营养液池连通,构架的外侧铺设种植板,构成栽培床,种植板上均布设置有种植孔,孔距10?15厘米,用于黄芪种苗的定植; 二)、定植前,开启喷雾装置用添加了生石灰的清水对栽培床进行清洗,洗清完毕后对栽培床内部进行通风,待栽培床内部风干后通过喷雾装置喷洒1000倍多菌灵药液,对床体内进行消毒; 三)、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50°C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涝出洗净摊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 四)、选用长势优良、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黄芪幼苗,用海绵条作为包缚固定植株的附着体,把黄芪幼苗的根部用海绵条包缚住后植入栽培床的种植孔中即可; 五)、定植后,喷雾装置将营养液以气雾态的形式直接喷射到附着体上,直至黄芪幼苗的根部穿过附着体伸入到栽培构架的内部,之后喷雾装置将营养液直接喷射到黄芪的根部进行培养,定植后的第一周,每2小时喷雾一次,每次喷雾10S,一周后每4小时喷雾一次,每次喷雾1S ; 六)、温湿度管理,黄芪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热怕涝,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摄氏度,夏季正午需开冷气降低温度; 七)、采收加工,播后I?2年收获,采收时掀起种植板,切下芦头,晒至半干将根理直捆成把,再晒或烘干即成生黄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