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8284 阅读:139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1-2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包括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所述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分别通过一与门电路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连接,该装置简化了电路结构,将现有的利用掌上电脑对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进行抄读和参数设置改为可以利用手机对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进行抄读和参数设置,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维护人员的操作难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维护领域,特别是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电网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现场的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的维护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的维护大多采用掌上电脑,通过红外线及RS485等通信方式,实现对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的抄读和参数设置,但是利用掌上电脑进行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的维护成本较高,且目前利用掌上电脑进行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的维护的操作难度较高,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智能电表领域的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使用方便的、并使得配套软件维护升级简单,容易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包括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所述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分别通过一与门电路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连接。通过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实现将手机的USB接口信号转成串口信号,并通过串口通信转成调制红外信号和RS485信号与智能电表进行信息传送与接收,实现通过智能终端对智能电表的抄读和设置。所述与门电路包括两二极管D1、D2与一上拉电阻R3,所述二极管D1、D2的阳极相连后与上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的接收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RS485通信模块发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调制红外通信模块的发送端连接。所述的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包括将手机提供的电压进行转换并稳压的电源电路。所述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通过USB转串口芯片U1将手机的USB接口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所述的USB转串口芯片U1与手机USB接口间通过USB接口电路连接。所述RS485通信模块包括一反相器U2,还包括将来自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的信号通过所述反相器U2后进行处理的控制芯片U3,所述反相器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3的发送数据输入端DI连接,反相器U2的输出端同时与控制芯片U3的接收使能端RE和发送使能端DE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3的电压端A、B之间并联一双向稳压二极管V1,其中电压端A连接一上拉电阻R4,电压端B连接一下拉电阻R5。所述的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包括提供一稳定频率的调制信号的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调制红外发送电路和调制红外通信接收电路,所述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通过一电阻R11与调制红外发送电路连接。所述调制红外通信接收电路所述调制红外通信接收电路包括一红外接收器,接收来自调制红外发送电路的稳定频率的调制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器的电源端和地端之间并联了两个电容C8和C9,所述并联的电容C8和C9的一端通过一电阻R6连接电源,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包括一振荡电路芯片U4,所述振荡电路芯片U4的高触发端TH、低触发端TL连接后分别连接一二极管D3的阳极和另一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通过一电容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7和R9连接电源,二极管D4的阳极通过电阻R9连接电源,同时连接于振荡电路芯片U4的放电端DIS,振荡电路芯片U4的电压控制端CV通过一电容C12接地,振荡频率输出端OUT连接调制红外发送电路。所述调制红外发送电路包括两个三级管Q1和Q2及一红外发射管D5,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接USB转串口芯片U1的发送端,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其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一电阻R12,同时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连接红外发射管D5、限流电阻R13到地,基极接入调制频率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通过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分别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连接的结构,简化了电路结构,将现有的利用掌上电脑对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进行抄读和参数设置改为利用手机对智能电表和电力终端进行抄读和参数设置,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维护人员的操作难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与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RS485通信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制红外发送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调制红外通信接收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包括RS485通信模块、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和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所述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分别通过一与门电路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连接。通过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实现将手机的USB接口转成串口,并通过串口通信转成调制红外信号和RS485信号与智能电表进行信息传送与接收,实现通过智能终端对智能电表的抄读和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与门电路包括两二极管D1、D2与一上拉电阻R3,所述二极管D1、D2的阳极相连后与上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的接收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RS485通信模块发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调制红外通信模块的发送端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的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包括将手机提供的电压进行转换并稳压的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设置了将手机提供的电压稳压到3.3V的芯片UD1,产生的电压为RS485通信模块、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和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提供所需电压。所述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通过USB转串口芯片FT311D将手机的USB接口转为串口,此芯片使用非常方便支持USB OTG,免装驱动,使得应用软件简单高自动化,降低了对维护人员的要求。其中,FT311D的USBDM引脚和USBDP引脚分别通过两电阻与USB-TOG接口电路连接,FT311D的XTIN引脚和XOUT引脚之间并联一晶振Y1,晶振Y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3和C14后接地。如图4所示,所述RS485通信模块包括一反相器U2,还包括一控制芯片U3,U3型号为MAX13085,所述反相器U2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3的发送数据输入端DI连接,反相器U2的输出端同时与控制芯片U3的接收使能端RE和发送使能端DE连接,所述MAX13085芯片的电压端A、B之间并联一双向稳压二极管V1,其中电压端A连接一上拉电阻R4,电压端B连接一下拉电阻R5。如图1所示,所述的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包括提供一稳定频率的调制信号的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调制红外发送电路和调制红外通信接收电路,所述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通过一电阻R11与调制红外发送电路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红外调制频率信号电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包括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分别通过一与门电路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包括两二极管D1、D2与一上拉电阻R3,所述二极管D1、D2的阳极相连后与上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的接收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RS485通信模块发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调制红外通信模块的发送端连接;所述的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包括将手机提供的电压进行转换并稳压的电源电路;所述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通过USB转串口芯片U1将手机的USB接口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所述的USB转串口芯片U1与手机USB接口间通过USB接口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包括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模块和调制红外通信模块分别通过一与门电路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包括两二极管D1、D2与一上拉电阻R3,所述二极管D1、D2的阳极相连后与上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的接收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RS485通信模块发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调制红外通信模块的发送端连接;
所述的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包括将手机提供的电压进行转换并稳压的电源电路;所述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通过USB转串口芯片U1将手机的USB接口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所述的USB转串口芯片U1与手机USB接口间通过USB接口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维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模块包括一反相器U2,还包括将来自串口-USB通信转换电路的信号通过所述反相器U2后进行处理的控制芯片U3,所述反相器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3的发送数据输入端DI连接,反相器U2的输出端同时与控制芯片U3的接收使能端RE和发送使能端DE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3的电压端A、B之间并联一双向稳压二极管V1,其中电压端A连接一上拉电阻R4,电压端B连接一下拉电阻R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的现场电表及电力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滔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中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21日 10:20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