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及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41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及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将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该处理方法通过在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之后,增加将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的步骤,从而使得干燥过程中脱水污泥中的水分被蒸发抽走,进而减少了处理生化污泥后得到的干化污泥中的含水率,进而减少了生化污泥的处理成本。同时,该处理方法减少了干化污泥的重量,所获得的干法污泥可以送到危废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及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及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煤化工项目方兴未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技术储备。煤制烯烃项目作为煤化工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广。煤制烯烃项目产生的气化污水、MTO污水等可生化性较高,需采用生化系统进行生化处理,而生化系统运行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的生化污泥。由于生化污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微生物、难降解有机物等物质,使其属于危险废弃物,并导致其处理和处置技术十分复杂。 目前,业界处理生化污泥的技术主要有三种:(1)带式压滤技术,即先对生化污泥进行重力浓缩,然后将重力浓缩后的生化污泥送入带式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和分离液循环处理,并将压滤后的泥饼外运送第三方处理。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较小等优点。但该技术所采用的带式压滤机与外界环境没有隔断,导致操作环境恶劣,且一些挥发组分和有毒有害气体逸散,从而对操作人员身心健康有潜在影响。另外,压滤机脱水效果较差,分离后泥饼的含水率约为85%以上,导致污泥量较大,转运及处理费用很高。(2)离心脱水技术,即先对生化污泥进行重力浓缩,然后将重力浓缩后的生化污泥送入离心脱水机进行离心脱水和分离液循环处理,并将脱水后的泥饼外运送第三方处理。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较小、因离心机为全密闭环境使得操作环境较好等优点。但该技术所采用的离心脱水机的脱水效果一般,分离后泥饼的含水率约为80%以上,导致污泥量较大,转运及处理费用较高。(3)焚烧技术,即采用带式压滤技术或离心脱水技术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脱水后的泥饼直接送入自建的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该工艺较为复杂,因消耗一定的燃料气及其他公用工程介质使其运行成本较高,且危废的焚烧条件较为苛刻,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环保压力。 针对上述生化污泥,考虑到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很多企业处理危废污泥的方法都是简单脱水后外送至危废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然而,简单脱水后的生化污泥存在以下问题:(1)处理后污泥中的含水率高,导致送危废中心进行处理时需要支付高额的再处理费用,其处理成本已成为国内煤化工及化工企业污水处理的瓶颈。(2)处理后污泥中的含水率高,导致产生的污泥量大,很多老企业通过自建危废堆场用于临时储存污泥,有潜在的环境污染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及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以减少处理生化污泥后得到的干化污泥中的含水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将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 进一步地,获得脱水污泥的步骤包括:将生化污泥输送到污泥储槽中进行搅拌和曝气以获得均质污泥;将均质污泥经污泥输送泵送到离心脱水机中进行离心脱水以获得脱水污泥。 进一步地,在将生化污泥输送到污泥储槽中之前,该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生化污泥输送到污泥浓缩池中进行重力浓缩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将均质污泥送到离心脱水机中之前,该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污泥切割机对均质污泥进行破碎处理;向破碎处理后的均质污泥中加入污泥絮凝剂。 进一步地,污泥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地,离子脱水机为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 进一步地,获得干化污泥的步骤包括:将脱水污泥输送入干化机中进行干燥处理,以使脱水污泥中水分被蒸发获得废蒸汽;将经干燥处理后的脱水污泥送入冷却器进行冷却以获得干化污泥;通过卸料器排出干化污泥。 进一步地,将脱水污泥输送入干化机的步骤包括:将脱水污泥输送入到湿泥饼进料仓中;再通过污泥给料泵将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 进一步地,干燥处理的时间为10?15min。 进一步地,在干燥处理的步骤中,废蒸汽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并将废蒸汽中的不凝气送入除雾器中进行处理获得废气,废气通过风机排出。 进一步地,干化机为涡轮薄层干化机或桨叶式干化机。 进一步地,脱水污泥中的含水率为80 %?85 %,干化污泥中的含水率为25 %?35%。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脱水系统,用于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干燥系统,设置在脱水系统连通的下游,干燥系统用于对脱水污泥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 进一步地,脱水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污泥浓缩池、污泥储槽、污泥切割机、螺杆泵、絮凝剂添加器和离心脱水机。 进一步地,干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湿泥饼进料仓、污泥给料泵和干化机;与干化机的上出口依次连通的冷凝器、除雾器和风机;以及与干化机的下出口依次连通的冷却器和卸料器。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之后,增加将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的步骤,从而使得干燥过程中脱水污泥中的水分被蒸发抽走,进而减少了处理生化污泥后得到的干化污泥中的含水率,进而减少了生化污泥的处理成本。同时,该处理方法减少了干化污泥的重量,所获得的干法污泥可以送到危废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生化污泥的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由
技术介绍
可知,现有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后得到的污泥存在含水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将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 上述处理方法通过在对生化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将所述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生化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脱水污泥; 将所述脱水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以获得干化污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脱水污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生化污泥输送到污泥储槽中进行搅拌和曝气以获得均质污泥; 将所述均质污泥经污泥输送泵送到离心脱水机中进行离心脱水以获得所述脱水污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生化污泥输送到所述污泥储槽中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生化污泥输送到污泥浓缩池中进行重力浓缩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均质污泥送到离心脱水机中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污泥切割机对所述均质污泥进行破碎处理; 向所述破碎处理后的所述均质污泥中加入污泥絮凝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脱水机为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干化污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脱水污泥输送入所述干化机中进行干燥处理,以使所述脱水污泥中水分被蒸发获得废蒸汽; 将经所述干燥处理后的所述脱水污泥送入冷却器进行冷却以获得所述干化污泥; 通过卸料器排出所述干化污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脱水污泥输送入所述干化机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脱水污泥输送入到湿泥饼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王立新朱德汉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