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冰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36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使药剂充分均匀的扩散,药剂浓度分布均匀,污水与混凝剂混凝充分的新型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体和贯穿混凝池体的空心转轴,所述混凝池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空心转轴穿出混凝池体的一端上连通有用于药剂添加的添加通道,空心转轴位于添加通道的下方的位置上还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通有鼓风机,所述空心转轴的内壁上设自下而上的螺旋纹;空心转轴位于混凝池体内的位置上套设有导流筒,且空心转轴轴的轴壁位于导流筒的位置上设有贯穿轴壁供药剂散出的药剂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混凝装置。
技术介绍
与水力混合设施相比,机械混凝搅拌具有效率高,能随水质水量、混凝剂量以及种类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优点,通常情况下,机械搅拌中最理想的流型是液体沿搅拌轴自下而上,再沿器壁附近自上而下的循环流动,这种循环方式具有很强的对流作用,又能提供一定的湍流扩散能力,而现有的轴流式机械搅拌只能形成三维和高度不稳定的对流作用,导致搅拌器搅拌效率低,功率大,药剂分散不均匀,局部药剂浓度过高,影响混凝剂的水解及其在水中的胶体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有效的使药剂充分均匀的扩散,药剂浓度分布均匀,污水与混凝剂混凝充分的新型混凝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体和贯穿混凝池体的空心转轴,所述混凝池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空心转轴穿出混凝池体的一端上连通有用于药剂添加的添加通道,空心转轴位于添加通道的下方的位置上还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通有鼓风机,空心转轴另一端上还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所述空心转轴的内壁上设自下而上的螺旋纹;空心转轴位于混凝池体内的位置上套设有导流筒,且空心转轴轴的轴壁位于导流筒的位置上设有贯穿轴壁供药剂散出的药剂通孔,所述导流筒沿着空心转轴的轴向分布有四个支撑平面,四个所述支撑平面将导流筒沿空心转轴轴向等分为三个导流区,各所述导流区内均设有以空心转轴为中心轴呈120°轴对称分布的180°扭曲的螺旋叶片,且相邻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所述支撑平面上还设有供水流流通的流水通孔,且相邻的支撑平面上的流水通孔的中心轴均不在相同平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相邻支撑平面上的通孔形状分别为斜孔和竖向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新型混凝装置,通过进水口在混凝池体中注入污水至淹没导流筒,同时,混凝剂通过添加通道添加到空心转轴内,同时鼓风机工作对空心转轴内通入空气,则随着空心转轴的旋转,混凝剂会在空气的作用下,沿着空心转轴的内壁旋转由下至上的到达导流筒内,借着旋转力,混凝剂能够全面的从各个方向通过空心转轴上的药剂通孔扩散到导流筒内的污水中,实现混凝剂均匀的分布到污水中,同时,导流筒也会随着空心转轴的旋转而旋转,而设于导流筒内的螺旋叶片起到了类似搅拌叶片的效果,而因为导流筒内各个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是以空心转轴为中心轴呈120°轴对称分布的180°扭曲,且相邻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并且支撑平面上的流水通孔的中心轴均不在相同平面上,则混凝后的污水在导流筒内由下往上会不断的进行着旋转、径向混合、反向旋转,从而使得污水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作用,大大提升污水与混凝剂之间的分子碰撞几率,即提升了污水与混凝剂之间的混凝效果,使得药剂在污水中均匀扩散,药剂浓度分布均匀,混凝效果好;而混凝池体内导流筒外位于导流筒底部附近的水流随着导流筒内混凝的水流不断上升而卷吸入导流筒内,也开始进行混凝操作,导流筒内混凝后的水流会经由导流筒顶部上升流入混凝池体内,在如此的不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环作用下,使得混凝池体内的污水均充分的进行了混凝操作,也在此循环下使得混凝更加充分均匀,效果明显,因此,所述新型混凝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剂分散不均匀,局部药剂浓度过高,影响混凝剂的水解及其在水中的胶体作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新型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体I和贯穿混凝池体I的空心转轴2,所述混凝池体I上设有进水口 11,所述空心转轴2穿出混凝池体I的一端上连通有用于药剂添加的添加通道3,空心转轴2位于添加通道的下方的位置上还连通有通气管4,所述通气管上连通有鼓风机5,空心转轴的另一端上还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空心转轴2的内壁上设自下而上的螺旋纹21 ;空心转轴2位于混凝池体内的位置上套设有导流筒6,且空心转轴轴2的轴壁位于导流筒6的位置上设有贯穿轴壁供药剂散出的药剂通孔22,所述导流筒6沿着空心转轴2的轴向分布有四个支撑平面61,四个所述支撑平面61将导流筒6沿空心转轴轴向等分为三个导流区,各所述导流区内均设有以空心转轴为中心轴呈120°轴对称分布的180°扭曲的螺旋叶片62,且相邻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62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所述支撑平面61上还设有供水流流通的流水通孔(图中未示出),且相邻的支撑平面61上的流水通孔的中心轴均不在相同平面上。所述相邻支撑平面61上的通孔形状分别为斜孔和竖向孔。 所述新型混凝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水口 11在混凝池体I中注入污水至淹没导流筒6,同时,混凝剂通过添加通道3添加到空心转轴2内,同时鼓风机5工作对空心转轴2内通入空气,则随着空心转轴2的旋转,混凝剂会在空气的作用下,沿着空心转轴2的内壁上的螺旋纹21旋转由下至上的到达导流筒6内,借着旋转力,混凝剂能够全面的从各个方向通过空心转轴2上的药剂通孔22扩散到导流筒内的污水中,实现混凝剂均匀的分布到污水中,同时,导流筒6也会随着空心转轴2的旋转而旋转,而设于导流筒内的螺旋叶片62起到了类似搅拌叶片的效果,而因为导流筒6内各个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62是以空心转轴2为中心轴呈120°轴对称分布的180°扭曲,且相邻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62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并且支撑平面61上的流水通孔的中心轴均不在相同平面上,则混凝后的污水在导流筒6内由下往上会不断的进行着旋转、径向混合、反向旋转,从而使得污水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作用,大大提升污水与混凝剂之间的分子碰撞几率,即提升了污水与混凝剂之间的混凝效果,使得药剂在污水中均匀扩散,药剂浓度分布均匀,混凝效果好;而混凝池体I内导流筒6外位于导流筒6底部附近的水流随着导流筒内混凝的水流不断上升而卷吸入导流筒6内,也开始进行混凝操作,导流筒6内混凝后的水流会经由导流筒6顶部上升流入混凝池体I内,在如此的不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环作用下,使得混凝池体I内的污水均充分的进行了混凝操作,也在此循环下使得混凝更加充分均匀,效果明显。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支撑平面61上的通孔形状分别为斜孔和竖向孔,则相邻之间的支撑平面上的通孔形状是不一样的,则水流在经过下层支撑平面上的通孔时,由于形状的变化,水流流向容易产生变向,水流在通孔上容易广生润流,能够进一步的提闻污水与混凝剂之间的碰撞几率,提闻混凝剂的扩散分布,进一步提高混凝剂分布的均匀度,混凝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设计的新型混凝装置,能够有效的使药剂充分均匀的扩散,药剂浓度分布均匀,有效的实现污水与混凝剂混凝充分。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体和贯穿混凝池体的空心转轴,所述混凝池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空心转轴穿出混凝池体的一端上连通有用于药剂添加的添加通道,空心转轴位于添加通道的下方的位置上还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通有鼓风机,空心转轴另一端上还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所述空心转轴的内壁上设自下而上的螺旋纹;空心转轴位于混凝池体内的位置上套设有导流筒,且空心转轴轴的轴壁位于导流筒的位置上设有贯穿轴壁供药剂散出的药剂通孔,所述导流筒沿着空心转轴的轴向分布有四个支撑平面,四个所述支撑平面将导流筒沿空心转轴轴向等分为三个导流区,各所述导流区内均设有以空心转轴为中心轴呈120°轴对称分布的180°扭曲的螺旋叶片,且相邻导流区内的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所述支撑平面上还设有供水流流通的流水通孔,且相邻的支撑平面上的流水通孔的中心轴均不在相同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体和贯穿混凝池体的空心转轴,所述混凝池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空心转轴穿出混凝池体的一端上连通有用于药剂添加的添加通道,空心转轴位于添加通道的下方的位置上还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通有鼓风机,空心转轴另一端上还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所述空心转轴的内壁上设自下而上的螺旋纹;空心转轴位于混凝池体内的位置上套设有导流筒,且空心转轴轴的轴壁位于导流筒的位置上设有贯穿轴壁供药剂散出的药剂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冰梅
申请(专利权)人:庄冰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