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24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辊筒和机架,所述辊筒设于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边设有导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磁体组,所述磁体组的顶端旋转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伸出凹槽的一端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有卡齿,所述导轨的内侧壁设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槽,实现了传送带运送材料时,传送带外表面能相对材料运动,实现对材料的搅拌,使磁体吸附金属材料更均匀和彻底,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磁体的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料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磁体的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带式设备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在传送带使用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常含有杂质,如金属杂质,掺杂在原料中投入生产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人工清除费时费力,大量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市场上申请号为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传送带金属异物清除装置,包括:传送带,用于传输所述干散货;辊筒,设置于传送带下方,以驱动所述传送带转动;抬升辊筒,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下方并与所述传送带相接触,所述抬升辊筒的转轴的高度高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金属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抬升辊筒的上游,用以探测被传送的干散货中的金属异物;以及金属异物清除器,设置于所述抬升辊筒上方,用以清除金属异物。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有效地清除干散货物料中混入的金属异物。虽然,该专利技术能通过磁体吸附金属,再通过金属异物清除器去除杂物,但是只能清除靠近磁体一端的杂志,远离磁体一端的金属容易残留,原料清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搅拌传送带表面材料的带磁体的传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辊筒和机架,所述辊筒设于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边设有导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磁体组,所述磁体组的顶端旋转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伸出凹槽的一端的外侧壁周向均勻分布有卡齿,所述导轨的内侧壁设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带磁体的传送装置运转时,传送带带动旋转件一同运动,旋转件与导轨接触的一面所设置的卡齿配合导轨上的齿槽,使旋转件围绕旋转件所设置的转动轴旋转,从而使落在传送带外表面的原料一同旋转,而设于旋转件凹槽内的磁体组为相对传送带静止的,磁体组吸附金属后,金属相对旋转件静止,而原料通过多个旋转件之间来回的搅拌,附着于外表面的金属增加外表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外表面对材料的摩擦,使材料不停的翻滚和搅拌,磁体组吸附金属更彻底。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体组包括磁体组主体、磁体、线圈、电源和开关,所述磁体N极和S极之间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源与磁体之间设有开关,所述电源正极连出的导线从磁体N极接入,从S极接回电源负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件运动到靠近地面的一端时,开关开启,使线圈内产生电流,把通电的线圈绕在磁铁上,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线圈通电产生的N极与磁铁本身的N极相反,磁铁消磁,磁铁失去对金属杂质的吸附能力,金属杂质受重力影响脱离传动带表面。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体组主体在开关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抵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开关,弹性件抵触开关的内侧使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所述传送带的下端的内表面设有通电开关,所述开关运动至通电开关处时,通电开关抵触开关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件从传送带远离地面的一端运动至靠近地面一端时,接触通电开关,通电开关抵触开关使开关闭合,磁体组的开关接通,线圈通电,磁体消磁,吸附在外表面的金属残渣从外表面脱落,当旋转件继续运动至开关脱离通电开关处时,开关受弹性件的弹力,磁体组的开关断开,磁体重新带有磁性,继续对原料内的金属残渣进行吸附,实现自动消磁功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体组凸设有转动轴,所述旋转件设有供转动轴穿设的转动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动孔的内壁和底壁抵触转动轴,防止旋转件转动时发生偏移或滑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件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旋转件搅拌原料的面积,增加摩擦力。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旋转件旋转时甩出原料,造成原料的浪费。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件靠近上表面的侧壁凸设有限位部,所述旋转件运动至靠近地面的一端时,所述限位部的上表面与导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部,在旋转件运动至靠近地面的一端时,旋转件受重力影响而产生往下运动的趋势,限位部与导轨贴合,防止旋转件滑出传送带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了传送带运送材料时,传送带外表面能相对材料运动,实现对材料的搅拌,使磁体吸附金属材料更均匀和彻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送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转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关断开时示意图; 图6为开关闭合时示意图。 【附图说明】:1、传送带;11、导轨;12、开口 ; 13、旋转件;131、转动轴;132、磁体组;1321、磁体;1322、线圈;1323、开关;1324、电源;133、凹槽;134、卡齿;1341、限位部;135、凸起;136、弹性件;137、转动孔;14、凹槽;2、辊筒;3、通电开关;4、挡板;5、机架;6、磁体组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辊筒2和机架5,所述辊筒2设于机架5上,所述传送带I的一侧边设有导轨11,所述传送带I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均设有磁体组132,所述磁体组132的顶端旋转连接有旋转件13,所述旋转件13伸出凹槽14的一端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有卡齿134,所述旋转件13的侧壁与导轨11相抵接,所述旋转件13的侧壁设有若干卡齿134,所述导轨11的内侧壁设有与卡齿134相配合的卡槽,当带磁体的传送装置运转时,传送带I带动旋转件13 —同运动,旋转件13与导轨11接触的一面所设置的卡齿134配合导轨11上的齿槽,使旋转件13围绕旋转件13所设置的转动轴131旋转,从而使落在传送带外表面的原料一同旋转,而设于旋转件13凹槽14内的磁体组132为相对传送带静止的,磁体组132吸附金属后,金属相对旋转件13静止,而原料通过多个旋转件13之间来回的搅拌,附着于外表面的金属增加外表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外表面对材料的摩擦,使材料不停的翻滚和搅拌,磁体组132吸附金属更彻底。 所述磁体组132包括磁体组主体6、磁体1321、线圈1322、电源1324和开关1323,所述磁体1321的N极和S极之间缠绕有线圈1322,所述线圈1322连接至电源1324,所述电源1324与磁体1321之间设有开关1323,所述电源1324正极连出的导线从磁体1321N极接入,从S极接回电源1324负极,当旋转件13运动到靠近地面的一端时,开关1323开启,使线圈1322内产生电流,把通电的线圈1322绕在磁铁上,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线圈1322通电产生的N极与磁铁本身的N极相反,磁体1321消磁,磁体1321失去对金属杂质的吸附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辊筒和机架,所述辊筒设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边设有导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磁体组;所述磁体组的顶端旋转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伸出凹槽的一端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有卡齿;所述导轨的内侧壁设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辊筒和机架,所述辊筒设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边设有导轨; 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磁体组; 所述磁体组的顶端旋转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伸出凹槽的一端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有卡齿; 所述导轨的内侧壁设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组包括磁体组主体、磁体、线圈、电源和开关,所述磁体N极和S极之间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源与磁体之间设有开关,所述电源正极连出的导线从磁体N极接入,从S极接回电源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磁体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组主体在开关处设有凹槽,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杏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