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443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9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回转窑以及设置在回转窑尾部的排烟通道,所述的回转窑与排烟通道之间固定有静止法兰,所述的回转炉与静止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的静止法兰与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由高温耐热柔性材料做成的连接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窑炉与排烟通道之间设置静止法兰,并利用静止法兰来进行密封,有效解决了回转窑窑尾与排风通道之间密封不良的问题,从而有效利用了能源,减少了煤炭的消耗量,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中,系统漏风对工艺的影响越来越引起水泥从业人员的重视。目前使用的回转窑主要是在窑尾处存在漏风的现象,这是由于窑炉运转部位排烟通道密封不好造成的。窑尾漏风会直接影响窑内用风量,甚至使煤燃烧不充分,增加煤耗,同时增加了窑尾CO含量,也会造成上升烟道形成结皮,所以防止窑尾漏风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的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从而解决回转窑窑尾与排烟通道之间密封不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包括回转窑以及设置在回转窑尾部的排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窑与排烟通道之间固定有静止法兰,所述的回转炉与静止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的静止法兰与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由高温耐热柔性材料做成的连接布。为了加强窑炉与静止法兰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密封垫为橡胶材料。为了进一步加强静止法兰与排烟通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连接布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静止法兰和排烟通道上,所述的连接布与法兰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窑炉与排烟通道之间设置静止法兰,并利用静止法兰来进行密封,有效解决了回转窑窑尾与排风通道之间密封不良的问题,从而有效利用了能源,减少了煤炭的消耗量,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窑炉,2、第一固定法兰,3、密封垫,4、静止法兰,5、连接布,6、第二固定法兰,7、排烟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包括窑炉1和设置在回转窑尾部的排烟通道7,所述的窑炉1与排烟通道7之间固定设置有静止法兰4。静止法兰4通过底座固定在窑炉1与排烟通道7之间。如图1所示,窑炉1的窑尾与静止法兰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所述的密封垫3为橡胶材料制成。为了连接方便,窑炉1的窑尾处固定有第一固定法兰2,密封垫3固定在静止法兰4上,由于窑炉1为旋转运动的,第一固定法兰2与密封垫3摩擦接触。如图1所示,静止法兰4与排烟通道7之间设置有由高温耐热柔性材料做成的连接布5。为了连接方便,如图1所示,排烟通道7上固定连接布5的第二固定法兰6。第二固定法兰6与连接布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密封圈,连接布与静止法兰之间也同样用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在静止法兰上,固定法兰与连接布之间也设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密封圈。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运动件与静止件密封的问题,通过密封,有效的降低了能量的消耗,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了生产成本。需要说明是本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包括回转窑(1)以及设置在回转窑(1)尾部的排烟通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窑(1)与排烟通道(7)之间固定有静止法兰(4),所述的回转炉(1)与静止法兰(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所述的静止法兰(4)与排烟通道(7)之间设置有由高温耐热柔性材料做成的连接布(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结构,包括回转窑(1)以及设置在回转窑(1)尾部的排烟通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窑(1)与排烟通道(7)之间固定有静止法兰(4),所述的回转炉(1)与静止法兰(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所述的静止法兰(4)与排烟通道(7)之间设置有由高温耐热柔性材料做成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山江建翟超李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