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290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包含画直线模块、画圆模块、控制模块;当画直线模块工作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源的通断可画出多种类型的直线;当画圆模块工作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源的通断也可画出多种类型的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借用辅助工具即能用粉笔画多种直线、圆的能画多种直线和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画图工具,特指一种无须借用辅助工具即能用粉笔画多种直线、圆的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在黑板上用粉笔画直线时,通常需要借用直尺或三角板,当需要画直线状的虚线或点划线时,则需要人为地决定间隔的长度;这样势必造成画出的线不标准;当需要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圆时,则通常需要借用圆规,当需要画圆形虚线或中心线时,也需要人为地决定间隔的长度,也容易造成画出的圆形虚线或中心线不标准,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无须借用辅助工具即能用粉笔画多种直线、圆的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须借用辅助工具即能用粉笔画多种直线、圆的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包含画直线模块、画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画直线模块包含滚轮套筒、线圈套筒、滚轮、弧形磁铁、外壳、固定线圈、第二弹簧、移动磁铁、弹性自锁快、笔套、第一弹簧;所述笔套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笔套一端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笔套的另一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有2个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笔套的中心线的侧面,所述两侧面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缺口还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且其连接处采用弧面连接,所述弧面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弹性自锁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缺口的弧面相对应的圆弧面;所述弹性自锁块的两侧面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弹簧销;当所述弹性自锁块两侧面的弹簧销分别对应安放在缺口上的第二通孔内时,弹性自锁块的圆弧面可沿缺口上的弧面绕着弹簧销旋转;所述移动磁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形凸台;所述第一圆形凸台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圆形凸台上的外螺纹与第一通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使得笔套与移动磁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凸台的内端面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第一弹簧安放在盲孔内;所述线圈套筒的一端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含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大于第二孔且大于第三孔,所述第二孔大于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三孔内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线圈安放在第二孔内,且固定线圈的一端与第二孔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外壳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是锥孔;所述笔套安放在第三通孔内;所述外壳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体部、正六边形部、第二圆柱体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部的外径大于正六边形部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径;所述正六边形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圆周上的外螺纹与第三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使得外壳与线圈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线圈与移动磁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套设笔套上;所述第一圆柱体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两处圆形凹面;所述圆形凹面的中心部设置有平面盲孔;所述滚轮的中心设置有弹簧销;所述弹簧销的一端安放在平面盲孔上;所述滚轮的一端面和圆形凹面相接触,且滚轮可绕着弹簧销自由的转动;所述滚轮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四孔的外径大于第五孔的外径;第五孔上对称地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第三阶梯孔;所述弹簧销的另一端安放在第三阶梯孔的大孔上,且滚轮的另一端面和U型槽相接触;所述滚轮套筒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螺钉孔,且螺钉孔与第三阶梯孔呈90度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滚轮套筒上的螺钉孔与外壳上的螺纹孔相对应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第一圆柱体部的外端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磁铁安放弧形槽内;所述画圆模块包含移动齿轮、旋转齿轮、弹簧、弹簧片、皮尺;所述移动齿轮的一端中心线上设置有平面孔,所述平面孔的底部是一个平面,所述平面孔的底面中心线上设置有正六边形通孔,所述正六边形通孔安放在正六边形部上,并可以沿正六边形部的中心线上下移动;所述移动齿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凸台;所述弹簧套设在正六边形部上,且放置在第二圆环凸台内,而且弹簧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圆柱体部的内端面和第二圆环凸台内的底面相接触并压紧;所述第二圆环凸台的外圈安放在第四孔内,且第二圆环凸台可沿第四孔的中心线上下移动;所述平面孔的底面上以移动齿轮的中心线均匀分布了若干个凸齿,所述凸齿的一端同一高度的设置在平面孔的内圆周面上;所述旋转齿轮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台;所述第三圆形凸台的底面上以旋转齿轮的中心线均匀分布了多个与所述平面孔的底面上的凸齿相对应的凹齿;所述第三圆形凸台安放在平面孔内,且移动齿轮在弹簧的弹力下一直与旋转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旋转齿轮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的一侧与第三通孔的内表面相切,另一侧从上往下看逆时针逐渐增高;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的一侧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表面相切,另一侧从上往下看顺时针逐渐增高;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圆柱体部穿过第三通孔;所述弹簧片安放在第二圆柱体部上,且放置在第三通孔内,且弹簧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片;所述旋转齿轮的外圆周中部上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皮尺缠绕在绕线槽上;所述移动齿轮上设有长条槽;所述皮尺的一端由长条槽向外引出并在其端部设有指套;所述控制模块包含电源、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当处于画直线工作状态时,通过电路板控制电源的通断,以画出实直线或虚直线;当处于画圆工作状态时,通过电路板控制电源的通断,以画出实圆或虚圆。优选的,所述电源呈环形,套设在第二圆柱体部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可以让粉笔套画直线和圆;2、可以画实线、画不同长度的虚线、画不同长度的点划线等线型的直线;3、可以画实线、画不同长度的虚线、画不同长度的点划线等线型的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两用保温杯的去掉杯盖时的画直线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电磁铁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图3A处局部放大图;附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图3B处局部放大图;附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图5中弹性自锁件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总体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画圆局部结构爆炸图;附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图8中移动齿轮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图8中旋转齿轮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的弹簧片18的局部装配图;附图12为本技术所述的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图11中A处的局部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其特征在于:包含画直线模块、画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画直线模块包含滚轮套筒、线圈套筒、滚轮、弧形磁铁、外壳、固定线圈、第二弹簧、移动磁铁、弹性自锁快、笔套、第一弹簧;所述笔套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笔套一端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笔套的另一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有2个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笔套的中心线的侧面,所述两侧面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缺口还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且其连接处采用弧面连接,所述弧面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弹性自锁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缺口的弧面相对应的圆弧面;所述弹性自锁块的两侧面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弹簧销;当所述弹性自锁块两侧面的弹簧销分别对应安放在缺口上的第二通孔内时,弹性自锁块的圆弧面可沿缺口上的弧面绕着弹簧销旋转;所述移动磁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形凸台;所述第一圆形凸台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圆形凸台上的外螺纹与第一通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使得笔套与移动磁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凸台的内端面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第一弹簧安放在盲孔内;所述线圈套筒的一端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含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大于第二孔且大于第三孔,所述第二孔大于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三孔内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线圈安放在第二孔内,且固定线圈的一端与第二孔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外壳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是锥孔;所述笔套安放在第三通孔内;所述外壳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体部、正六边形部、第二圆柱体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部的外径大于正六边形部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径;所述正六边形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圆周上的外螺纹与第三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使得外壳与线圈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线圈与移动磁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套设笔套上;所述第一圆柱体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两处圆形凹面;所述圆形凹面的中心部设置有平面盲孔;所述滚轮的中心设置有弹簧销;所述弹簧销的一端安放在平面盲孔上;所述滚轮的一端面和圆形凹面相接触,且滚轮可绕着弹簧销自由的转动;所述滚轮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四孔的外径大于第五孔的外径;第五孔上对称地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第三阶梯孔;所述弹簧销的另一端安放在第三阶梯孔的大孔上,且滚轮的另一端面和U型槽相接触;所述滚轮套筒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螺钉孔,且螺钉孔与第三阶梯孔呈90度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滚轮套筒上的螺钉孔与外壳上的螺纹孔相对应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第一圆柱体部的外端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磁铁安放弧形槽内;所述画圆模块包含移动齿轮、旋转齿轮、弹簧、弹簧片、皮尺;所述移动齿轮的一端中心线上设置有平面孔,所述平面孔的底部是一个平面,所述平面孔的底面中心线上设置有正六边形通孔,所述正六边形通孔安放在正六边形部上,并可以沿正六边形部的中心线上下移动;所述移动齿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凸台;所述弹簧套设在正六边形部上,且放置在第二圆环凸台内,而且弹簧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圆柱体部的内端面和第二圆环凸台内的底面相接触并压紧;所述第二圆环凸台的外圈安放在第四孔内,且第二圆环凸台可沿第四孔的中心线上下移动;所述平面孔的底面上以移动齿轮的中心线均匀分布了若干个凸齿,所述凸齿的一端同一高度的设置在平面孔的内圆周面上;所述旋转齿轮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台;所述第三圆形凸台的底面上以旋转齿轮的中心线均匀分布了多个与所述平面孔的底面上的凸齿相对应的凹齿;所述第三圆形凸台安放在平面孔内,且移动齿轮在弹簧的弹力下一直与旋转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旋转齿轮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的一侧与第三通孔的内表面相切,另一侧从上往下看逆时针逐渐增高;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的一侧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表面相切,另一侧从上往下看顺时针逐渐增高;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圆柱体部穿过第三通孔;所述弹簧片安放在第二圆柱体部上,且放置在第三通孔内,且弹簧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片;所述旋转齿轮的外圆周中部上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皮尺缠绕在绕线槽上;所述移动齿轮上设有长条槽;所述皮尺的一端由长条槽向外引出并在其端部设有指套;所述控制模块包含电源、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当处于画直线工作状态时,通过电路板控制电源的通断,以画出实直线或虚直线;当处于画圆工作状态时,通过电路板控制电源的通断,以画出实圆或虚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画多种直线和圆的粉笔套,其特征在于:包含画直线模块、画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画直线模块包含滚轮套筒、线圈套筒、滚轮、弧形磁铁、外壳、固定线圈、第二弹簧、移动磁铁、弹性自锁快、笔套、第一弹簧;所述笔套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笔套一端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笔套的另一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有2个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笔套的中心线的侧面,所述两侧面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缺口还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且其连接处采用弧面连接,所述弧面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弹性自锁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缺口的弧面相对应的圆弧面;所述弹性自锁块的两侧面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弹簧销;当所述弹性自锁块两侧面的弹簧销分别对应安放在缺口上的第二通孔内时,弹性自锁块的圆弧面可沿缺口上的弧面绕着弹簧销旋转;所述移动磁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形凸台;所述第一圆形凸台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圆形凸台上的外螺纹与第一通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使得笔套与移动磁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凸台的内端面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第一弹簧安放在盲孔内;所述线圈套筒的一端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含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大于第二孔且大于第三孔,所述第二孔大于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三孔内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线圈安放在第二孔内,且固定线圈的一端与第二孔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外壳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是锥孔;所述笔套安放在第三通孔内;所述外壳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体部、正六边形部、第二圆柱体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部的外径大于正六边形部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径;所述正六边形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外圆周上的外螺纹与第三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使得外壳与线圈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线圈与移动磁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套设笔套上;所述第一圆柱体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两处圆形凹面;所述圆形凹面的中心部设置有平面盲孔;所述滚轮的中心设置有弹簧销;所述弹簧销的一端安放在平面盲孔上;所述滚轮的一端面和圆形凹面相接触,且滚轮可绕着弹簧销自由的转动;所述滚轮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四孔的外径大于第五孔的外径;第五孔上对称地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第三阶梯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祖祥郭南初陈宏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