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芳专利>正文

防眩自动挡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99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眩自动挡光器,包括挡光大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挡光大板通过驱动轴杆固定在机壳架上,该挡光大板前端垂立着由轴连接的挡光带板,牵引杆的两端连接在带板轴和带板调节盘上的轴上,以上构成挡光装置;机壳上设有升降器和俯仰角调整器并连接到固定板上;机壳内由电动机及齿轮构成三级减速器;驱动轴旋柄与两侧的限位开关构成驱动轴的工作范围装置,并由旋柄和复位限位开关构成自动开关装置;驱动轴从动齿轮和小板驱动齿轮之间,由中间齿轮咬合,小板驱动齿与挡光小板上的齿条咬合,以上构成挡光带板和挡光小板的同步机构;挡光小板的缺口和突出部与后面光电板上的两个光敏三极管构成挡光小板对光源的跟踪装置;中间从动齿轮与底部带有缸体的弧形齿轮咬合,缸体内的弹簧压在光电架的柱体上,由缸体内凸块与柱体槽配合定位,光电架轴设置在两侧有槽的U型架上,由调整螺丝顶在U型架底部,光电架上由绝缘板固定三个光敏三极管,以上构成光电架上的光敏管和挡光小板的同步机构,以及光电架位置的调整装置;由软线连接的电子控制盒上设有昼夜指示开关和电源指示开关,盒内有稳压电源电路,由光控制的电源的极性转换开关电路、强光电路、弱光电路和强弱光转换电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自动挡光器
本技术涉及光、电子、机械这三个领域,它是为驾驶员提供一种能自动挡光、自动跟踪、自动复位并能使强光减为柔和光的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车辆行驶中,遇太阳光和夜间会车时的大灯光,常常会刺激驾驶员眼睛流泪和视线不清时因紧张所导致的精神疲惫,这种情况始终困扰和伤害着驾驶员的身心健康,而且由此还引发了很多交通事故,因此,设计一个防止眩目自动挡光的装置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无光时自动复位,有光时自动挡光,因此需要一种因光的有无而改变的电源的极性转换开关电路,目前生产的的极性转换集成电路如《国内外常用集成电路应急修理技巧333例》中的第196例介绍的马达驱动集成电路STK6962,《经典智能电路300例》中的19例,集成电路BH-SK-1,还有由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如第91例介绍的光控电机的换向电路,以及《晶体管电路》二册图8-57中介绍的桥式接法接成的电机换向电路,都是典型的电机两端的极性转换电路,这些电路中BH-SK-1能做到光引起电源的极性转换,但没有停止的状态,因而不能利用这一特点对光源进行跟踪,其它线路要达到这些特点都将遇到较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自动挡光器,包括挡光大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挡光大板通过驱动轴杆固定在机壳架上,该挡光大板前端垂立着由轴连接的挡光带板,牵引杆的两端连接在带板轴和带板调节盘上的轴上,以上构成挡光装置;机壳上设有升降器和俯仰角调整器并连接到固定板上;机壳内由电动机及齿轮构成三级减速器;驱动轴旋柄与两侧的限位开关构成驱动轴的工作范围装置,并由旋柄和复位限位开关构成自动开关装置;驱动轴从动齿轮和小板驱动齿轮之间,由中间齿轮咬合,小板驱动齿与挡光小板上的齿条咬合,以上构成挡光带板和挡光小板的同步机构;挡光小板的缺口和突出部与后面光电板上的两个光敏三极管构成挡光小板对光源的跟踪装置;中间从动齿轮与底部带有缸体的弧形齿轮咬合,缸体内的弹簧压在光电架的柱体上,由缸体内凸块与柱体槽配合定位,光电架轴设置在两侧有槽的U型架上,由调整螺丝顶在U型架底部,光电架上由绝缘板固定三个光敏三极管,以上构成光电架上的光敏管和挡光小板的同步机构,以及光电架位置的调整装置;由软线连接的电子控制盒上设有昼夜指示开关和电源指示开关,盒内有稳压电源电路,由光控制的电源的极性转换开关电路、强光电路、弱光电路和强弱光转换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自动挡光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光控电源的极性转换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相连并接到电源(U2)的9V端,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相连并接到地线上,电源由两个公共接点输出,阀门电阻R5=R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自动挡光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开关装置包括:继电器J1的公共接点接在复位限位开关(K2)的常闭触点,并通过(K2)的公共接点电机(M)的负端,复位限位开关(K2)的常开触点接地,与驱动轴旋柄(12)配合构成自动挡光自动复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