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703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溜槽,应用于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中,包括下料溜槽排管;耐磨合金层,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用于通过堆焊方式将耐磨合金焊接到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喷焊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用于在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再通过超音速电弧喷焊方式将金属丝喷涂到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而形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溜槽,应用于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中,包括下料溜槽排管;耐磨合金层,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用于通过堆焊方式将耐磨合金焊接到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喷焊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用于在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再通过超音速电弧喷焊方式将金属丝喷涂到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而形成的。【专利说明】一种下料溜槽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料溜槽,应用于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中。
技术介绍
由于在冶炼过程中,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中的下料溜槽排管会承受散状料及合金料等固体物料的冲刷磨损,酸性气体的腐蚀以及高温水蒸气的氧化,以及转炉冶炼溅起的高温渣侵蚀渣等各种因素对下料溜槽排管的影响下,使得造成下料口的排管磨损的概率很大,进而导致漏水,为了降低下料口的排管磨损的概率高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在下料溜槽排管表面堆焊耐磨合金或者焊接板条耐磨,以此来降低下料口的排管磨损的概率。 但是,现有技术在下料溜槽排管表面堆焊耐磨合金时采用的合金焊接工艺要求较高,而且堆焊耐磨合金形成的耐磨合金层厚度较薄,在上述各种因素对下料溜槽排管的影响下,使得耐磨合金层更快的进行损害,降低了下料溜槽的使用寿命;而在使用焊接板条时,由于焊接的局限,固体物料冲刷时会容易导致板条脱落,粘渣堆料,进而导致无法下料,降低了下料溜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溜槽,能够降低下料溜槽发生故障的概率,并能够提高下料溜槽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料溜槽,应用于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中,包括:下料溜槽排管;耐磨合金层,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用于通过堆焊方式将耐磨合金焊接到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喷焊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用于在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再通过超音速电弧喷焊方式将金属丝喷涂到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而形成的。 可选的,所述喷砂处理后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的清洁度为Sa3级,以及粗糙度 Ra50_75um。 可选的,所述喷焊涂层包括喷焊打底层和喷焊层。 可选的,所述喷焊打底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喷焊层的厚度为0.4_。 可选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厚度为3mm。 可选的,还包括:封孔层,通过封孔处理方式将封孔涂料涂抹在所述喷焊涂层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封孔层。 通过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在转炉汽化系统中的下料溜槽排管表面喷焊耐磨合金进行形成耐磨合金层,使得所述耐磨合金层与排管表面融合,然后在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还添加喷焊涂层,进而使得在所述耐磨合金层之外还增加了所述喷焊涂层来降低上述各种因素对下料溜槽排管的影响,降低对所述耐磨合金层和所述喷焊涂层的损害速度,从而能够降低下料溜槽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了下料溜槽的使用寿命;而且在添加所述喷焊涂层时,首先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用于清除工件表面的污物,以使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提高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的抗疲劳性,增加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和喷焊涂层的附着力,延长了所述喷焊涂层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所述耐磨合金层和所述喷焊涂层的耐久性,有效的降低了对所述耐磨合金层和所述喷焊涂层的损害速度,进一步提闻下料溜槽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料溜槽的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中制作下料溜槽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I—下料溜槽排管,2—耐磨合金层,3—喷焊涂层,4—喷焊打底层,5——喷焊层,6——封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溜槽,能够降低下料溜槽发生故障的概率,并能够提高下料溜槽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以上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料溜槽,包括下料溜槽排管I ;耐磨合金层2,设置在下料溜槽排管I的表面上,用于通过堆焊方式将耐磨合金焊接到下料溜槽排管I的表面上形成耐磨合金层2,并对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焊涂层3,设置在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上,用于在对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再通过超音速电弧喷焊方式将金属丝喷涂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2上形成喷焊涂层3,其中,所述耐磨合金例如可以耐磨合金钢。 其中,在对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时,可以使用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和海南砂等喷料高速喷射到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例如可以采用10-20目石英砂进行喷砂处理,如此,能够清洁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并提高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的粗糙度,使得经喷砂处理后的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的清洁度为Sa3级,以及粗糙度Ra50-75um,以使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提高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的抗疲劳性,增加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和喷焊涂层3的附着力,延长了所述喷焊涂层的耐久性。 进一步的,参见图1,喷焊涂层3还可以包括喷焊打底层4和喷焊层5,其中,喷焊层5在喷焊打底层4的上方,具体可以在对耐磨合金层2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采取超音速电弧喷焊打底,喷焊的材料可以为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例如可以是耐磨金属丝和防腐金属丝等,进而形成喷焊打底层4,使得喷焊打底层4的厚度为0.1mm ;然后再通过超音速电弧喷焊功能来涂层,形成喷焊层5,使得喷焊层5的厚度为0.4mm,喷涂的材料为防腐耐磨金属丝。 进一步的,耐磨合金层2的厚度可以为3mm,4mm或2mm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减。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溜槽还包括封孔层6,用于通过封孔处理方式将封孔涂料涂抹在喷焊涂层3的表面上形成封孔层6,所述封孔涂料例如可以是有机封孔剂例如是乙烯树月旨、酚醛、改进型环氧树脂及聚氨树脂等,还可以是无机封孔剂例如是浙青基铝浆、铝硅酮树脂及某些硅酸盐和铬酸盐等,以降低喷焊涂层3被腐蚀及氧化的速度,提高喷焊涂层3的使用寿命。 下面具体介绍所述下料溜槽的制作工艺,参见图2,具体如下: 首先执行步骤201:对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进行对焊处理,在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形成耐磨合金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外表面进行堆焊处理,堆焊材料为耐磨合金例如可以是Fe-05焊接材料,用于提高耐磨性,且堆焊形成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厚度为3mm,且堆焊后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洛氏硬度> 60。 接下来执行步骤202: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堆焊完成之后,采取采用10-20目石英砂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得喷砂处理后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的清洁度Sa3级,粗糙度Ra50-75um,使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提高所述耐磨合金层的抗疲劳性,增加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层的耐久性。 接下来执行步骤203:对喷砂处理后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超音速电弧喷焊喷涂处理,在所述喷砂处理后的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形成喷焊涂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溜槽,应用于转炉汽化冷却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溜槽排管;耐磨合金层,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用于通过堆焊方式将耐磨合金焊接到所述下料溜槽排管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喷焊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用于在对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再通过超音速电弧喷焊方式将金属丝喷涂到所述耐磨合金层的表面上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阳刘瑞林史良郑琳王和兵杨林田志红刘建华刘向金李珊珊王景娟王丽远张彦峰陈启迪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