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104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该转换结构包括:A、B电源动触头组件、A、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驱动方轴、互锁连杆、摆杆、摆杆连接轴、连接板;所述A、B电源动触头组件以驱动方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也同样以驱动方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互锁连杆为弧形结构,其一端与A电源动触头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转换结构利用对称布局的A、B电源动触头组件,通过驱动方轴旋转运动带动摆杆通过连接板传递至摆臂对A、B电源动触头组件动作进行操作,使A、B电源动触头组件位置实现A分B合及B分A合两种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该转换结构包括:A、B电源动触头组件、A、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驱动方轴、互锁连杆、摆杆、摆杆连接轴、连接板;所述A、B电源动触头组件以驱动方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也同样以驱动方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互锁连杆为弧形结构,其一端与A电源动触头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转换结构利用对称布局的A、B电源动触头组件,通过驱动方轴旋转运动带动摆杆通过连接板传递至摆臂对A、B电源动触头组件动作进行操作,使A、B电源动触头组件位置实现A分B合及B分A合两种状态。【专利说明】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电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使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使用类别提高至AC-33A,承受较高的短时耐受电流指标,需大幅度提高A、B电源动触头组件的分闸速度及合闸时动触头组件压力,因此一种新型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利用单根驱动方轴提供动触头组件分合闸的操作驱动力,动触头组件分合闸的驱动力为利用安装在其上的四连杆加拉簧储能实现动触头组件快速分闸及合闸时动触头组件保持较高的压力,连接板两端连接摆臂处椭圆型孔及四连杆过死点位置的设计能有效保持A、B电源转换时间稳定为50ms±5ms左右。另外其简单的机械互锁功能能可靠地防止AB电源动触头组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同时处于合闸状态导通引起AB电源窜相爆炸。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该转换结构包括:A电源动触头组件、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驱动方轴、互锁连杆、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B电源动触头组件、摆杆、摆杆连接轴、连接板;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以驱动方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也同样以驱动方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互锁连杆为弧形结构,其一端与A电源动触头组件相连接,另一%5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相连接;互锁连杆对A电源动触头组件、B电源动触头组件实现机械互锁;所述摆杆的一端套装在驱动方轴上,另一端通过摆杆连接轴与连接板铰接,摆杆、连接板可绕摆杆连接轴转动;上述转换结构为利用对称布局的A、B电源动触头组件,通过驱动方轴旋转运动带动摆杆通过连接板传递至摆臂对A、B电源动触头组件动作进行操作,使A、B电源动触头组件位置实现A分B合及B分A合两种状态。 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I包括:A电源拉簧固定销、A电源拉簧、A电源固定板、A电源旋转轴一、A电源位置限位轴、A电源曲柄A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A电源中间连接板、A电源旋转轴二、A电源连接轴、A电源摆臂;A电源拉簧一端用A电源拉簧固定销连接在A电源摆臂,另一端挂在A电源旋转轴二上;A电源固定板通过A电源旋转轴一固定在A电源摆臂上并可绕A电源旋转轴一转动;A电源位置限位轴位于A电源固定板的凹槽处,对A电源固定板起限位作用;A电源曲柄的一端通过A电源旋转轴二与A电源中间连接板相连接,另一端与A电源固定板相连接;A电源中间连接板的一端通过A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与底座固定,另一端通过A电源旋转轴二与A电源曲柄相连接;A电源连接轴位于A电源摆臂的连接孔内。 所述B电源动触头组件包括:B电源拉簧固定销、B电源拉簧、B电源旋转轴二、B电源位置限位轴、B电源中间连接板、B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B电源固定板、B电源曲柄、B电源旋转轴一、B电源摆臂、B电源连接轴;B电源拉簧一端用B电源拉簧固定销连接在B电源摆臂,另一端挂在B电源旋转轴二上;B电源固定板通过B电源旋转轴一固定在B电源摆臂上并可绕B电源旋转轴一转动;B电源位置限位轴位于B电源固定板的凹槽处,对B电源固定板起限位作用电源曲柄的一端通过B电源旋转轴二与B电源中间连接板(20)相连接,另一端与B电源固定板相连接;B电源中间连接板的一端通过B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与底座固定,另一端通过B电源旋转轴二与B电源曲柄相连接;B电源连接轴位于B电源摆臂的连接孔内。 所述连接板两端均设有椭圆型孔,可保证通过驱动方轴旋转运动时先带动处于合闸状态的一端动触头组件摆臂转动使其先分闸,后带动处于分闸状态的另一端动触头组件摆臂转动使其后合闸。 本专利技术动触头组件分断速度快(最高达到3m/s)、开距大(32mm)、可靠性高、动触头合闸时触头压力能取较大值、能承受较高短时耐受电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动触头转换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源拉簧位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四连杆位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板椭圆型孔位置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电源合闸B电源分闸状态简化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B电源合闸A电源分闸状态简化示意图;图中:1.A电源动触头组件2.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3.驱动方轴4.互锁连杆5.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6.B电源动触头组件7.A电源拉簧固定销8.A电源拉簧9.B电源拉簧固定销10.B电源拉簧11.A电源固定板12.A电源旋转轴一13.A电源位置限位轴14.A电源曲柄15.A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16.A电源中间连接板17.A电源旋转轴二 18.B电源旋转轴二 19.B电源位置限位轴20.B电源中间连接板21.B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22.B电源固定板23.B电源曲柄24.B电源旋转轴一 25.B电源摆臂26.B电源连接轴 27.摆杆28.摆杆连接轴29.连接板30.A电源连接轴31.A电源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该转换结构包括:A电源动触头组件1、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2、驱动方轴3、互锁连杆4、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5、B电源动触头组件6、摆杆27、摆杆连接轴28、连接板29。A电源动触头组件I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6以驱动方轴3为中心对称设置。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2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5也同样以驱动方轴3为中心对称设置。互锁连杆4为弧形结构,其一端与A电源动触头组件I相连接,另一端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6相连接;互锁连杆4对A电源动触头组件1、B电源动触头组件6实现机械互锁,确保只能有一侧闭合的情况,防止A、B电源动触头组件同时处于闭合状态引起A、B电源窜相引起事故。摆杆24的一端套装在驱动方轴3上,另一端通过摆杆连接轴28与连接板29铰接,摆杆27、连接板29可绕摆杆连接轴28转动。 A电源动触头组件I包括:A电源拉簧固定销7、A电源拉簧8、A电源固定板11、A电源旋转轴一 12、A电源位置限位轴13、A电源曲柄14、A电源动触头组件连接轴15、A电源中间连接板16、A电源旋转轴二 17、A电源连接轴30、A电源摆臂31。A电源拉簧8一端用A电源拉簧固定销7连接在A电源摆臂31,另一端挂在A电源旋转轴二 17上;A电源固定板11通过A电源旋转轴一 12固定在A电源摆臂31上并可绕A电源旋转轴一 1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转换结构,该转换结构包括:A电源动触头组件(1)、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2)、驱动方轴(3)、互锁连杆(4)、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5)、B电源动触头组件(6)、摆杆(27)、摆杆连接轴(28)、连接板(29);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1)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6)以驱动方轴(3)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A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2)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安装方轴(5)同样以驱动方轴(3)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互锁连杆(4)为弧形结构,其一端与A电源动触头组件(1)相连接,另一端与B电源动触头组件(6)相连接;互锁连杆(4)对A电源动触头组件(1)、B电源动触头组件(6)实现机械互锁;所述摆杆(27)的一端套装在驱动方轴(3)上,另一端通过摆杆连接轴(28)与连接板(29)铰接,摆杆(27)、连接板(29)可绕摆杆连接轴(28)转动;上述转换结构为利用对称布局的A、B电源动触头组件,通过驱动方轴(3)旋转运动带动摆杆(27)通过连接板(29)传递至摆臂对A、B电源动触头组件动作进行操作,使A、B电源动触头组件位置实现A分B合及B分A合两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乾朱熔吾王亚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征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