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079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包括本体和装于本体内的配重条,其中所述的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大于本体中部直径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端部设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两端部的空腔内分别设有限制所述配重条窜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两端部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条两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限位座内设有与所述配重条两端的导向面配合的限位面。限位座用于限制配重条窜动,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使得配重条的固定牢固,防止哑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窜动;且通过导向面与限位面的配合使得配重条的固定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包括本体和装于本体内的配重条,其中所述的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大于本体中部直径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端部设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两端部的空腔内分别设有限制所述配重条窜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两端部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条两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限位座内设有与所述配重条两端的导向面配合的限位面。限位座用于限制配重条窜动,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使得配重条的固定牢固,防止哑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窜动;且通过导向面与限位面的配合使得配重条的固定更加稳固。【专利说明】—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
技术介绍
现有的哑铃,一般不具有侧盖,本体内的配重金属块直接裸露在外,外观极不美观。或者,虽然具有侧盖,但是侧盖与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注塑连接,不仅工艺复杂,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包括本体和装于本体内的配重条,其中所述的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大于本体中部直径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端部设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两端部的空腔内分别设有限制所述配重条窜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两端部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条两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限位座内设有与所述配重条两端的导向面配合的限位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限位座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端部空腔内的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其中一限位座为带限位面并且底部镂空。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筋包括分别设于两端部空腔内的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所述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的个数都为六个且以同一中心环形间隔布置。 —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筋的厚度为Imm至5mm。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筋、限位座和配重条两端部在所述本体两端部的空腔内形成配重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配重腔为6个。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接所述本体的两端部。 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限位座用于限制配重条窜动,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使得配重条的固定牢固,防止哑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窜动;且通过导向面与限位面的配合使得配重条的固定更加稳固。 2.其中一限位座带限位面并且底部镂空,该限位座结构不仅可达到固定配重条的效果,还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3.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的个数都为六个且以同一中心环形间隔布置,使得固定筋的受力更加均匀。 4.固定筋的厚度为Imm至5mm,保证固定筋的强度。 5.固定筋、限位座和配重条两端部在空腔内形成配重腔,当配重条之重量无法满足需求时可在配重腔内增加配重块。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绘不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的剖视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2, —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它包括本体10、配重条20、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40。 所述本体10两端分别设有大于本体10中部直径的端部11,所述本体两端部11均设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两端部的空腔内分别设有限制所述配重条20窜动的限位座12、13,所述限位座12、13通过固定筋14、17与两端部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12、13内设有限位面15、16。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座12、13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端部空腔内的第一限位座12和第二限位座13,第二限位座13为带限位面并且底部镂空。根据需要,也可设置第一限位座12为顶部镂空状,或者,第一限位座12和第二限位座13均设有镂空部。其中一限位座带限位面并且底部镂空,该限位座结构不仅可达到固定配重条的效果,还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筋14、17包括分别设于两端部11空腔内的第一固定筋14和第二固定筋17,所述第一固定筋14和第二固定筋17的个数都为六个且以同一中心环形间隔布置。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的个数都为六个且以同一中心环形间隔布置,使得固定筋的受力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筋14和第二固定筋17的厚度均为Imm至5mm。固定筋的厚度为Imm至5mm,保证固定筋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筋14、第一限位座12和配重条20上端部在所述本体之上端部11的空腔内形成第一配重腔18,所述第二固定筋17、第二限位座123和配重条20下端部在所述本体之下端部11的空腔内形成第二配重腔19。固定筋、限位座和配重条两端部在空腔内形成配重腔,当配重条之重量无法满足需求时可在配重腔内增加配重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重腔18和第二配重腔个数均设为6个。 所述配重条20装于本体10内,所述配重条20两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21,两个导向面21分别与限位面15、16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40,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40分别盖接所述本体10的两端部11。 该哑铃结构的限位座用于限制配重条窜动,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使得配重条的固定牢固,防止哑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且通过导向面与限位面的配合使得配重条的固定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包括本体和装于本体内的配重条,其中所述的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大于本体中部直径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端部设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两端部的空腔内分别设有限制所述配重条窜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两端部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条两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限位座内设有与所述配重条两端的导向面配合的限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端部空腔内的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其中一限位座为带限位面并且底部镂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包括分别设于两端部空腔内的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所述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的个数都为六个且以同一中心环形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的厚度为Imm至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限位座和配重条两端部在所述本体两端部的空腔内形成配重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腔为6个。7.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接所述本体的两端部。【文档编号】A63B21/075GK204092934SQ201420421712【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型稳固的哑铃,其包括本体和装于本体内的配重条,其中所述的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大于本体中部直径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端部设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两端部的空腔内分别设有限制所述配重条窜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固定筋与两端部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条两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限位座内设有与所述配重条两端的导向面配合的限位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