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勺,包括:勺头本体,勺柄,挂钩孔,弯钩,所述勺头本体的前端设有舌部;所述勺头本体的后端连接着勺柄;所述勺柄的另一端设有弯钩;所述勺头本体由呈弧状的勺头底部、弧状勺头上盖以及两侧侧板组成;所述勺头本体的勺头底部在其前端向前伸展形成一个半椭圆状的舌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勺头底为弧状结构,使用者能方便、快速的进食,食物在勺中不滞留,侧板的设置使勺子中的汤不容易洒到外面,勺舌部能准确的与进食者的口部接触,使食物顺着舌部进入口腔,避免了整个勺子进入口部的不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勺
本技术涉及一种勺子,具体为一种护理勺。
技术介绍
目前,勺子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餐具之一,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勺子更是少不了,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勺子就派上了大用场,给孩子喂水、喂饭、喂药都离不开它,还有家里有病人或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也离不开勺子,以上列举的这几种情况,都孩子、病人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所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因此喂饭、喂水或喂药的顺当程度就取决于一把称手的勺子,通常家里都是用普通勺子,普通勺子的勺体部位都较浅,勺口向外撇开,而小孩、病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大多需要进食带汤的流体或半流体食物,使用普通勺子汤汁很容易流到外面,污染衣物,加大护理量,因此,需要一种勺子,能方便给孩子、病人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减轻护理者的劳动强度,并且使喂饭共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不向外洒汤汁,能同时喂流食或半流食,并且容易进食的一种护理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护理勺,包括:勺头本体1,勺柄2,挂钩孔4,弯钩5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本体I的前端设有舌部3 ;所述勺头本体I的后端连接着勺柄2 ;所述勺柄2的另一端设有弯钩5 ;所述勺头本体I由勺头底101、勺头上盖102以及侧板103组成,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通过两侧侧板103连接成一体;所述勺头底101其前端向前伸展形成一个半椭圆状的舌部3,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在勺柄2处连接成一体。 所述勺头底101为弧状结构。 所述勺头上盖102的长度短于勺头本体I的勺头底101。 所述两侧侧板103的下边缘结构和勺头底101耦合连接成一体。 所述两侧侧板103的上边缘结构和勺头上盖102耦合连接成一体。 所述两侧侧板103为蝌蚪状结构,即靠近勺柄2处的结构大,靠近舌部3处的结构小。 所述勺柄2靠近弯钩5的表面处设有挂钩孔4。 使用时,通过勺头本体I S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暂存在勺头本体I内部,进食时,用勺头本体I前端的舌部3先接触进食者的口部,待进食者张开口嘴后,将勺柄2略微抬起,勺头本体I内部的食物沿着勺头底101在两侧侧板103中间迅速滑下,由于勺头本体I的内部比较宽,可以储存更多的汤汁,有利于将舌部3前端的食物冲下来进入口腔,弯钩5能够使勺子钩挂在碗边,避免勺子滑进碗中。 所述勺头底101为弧状结构,其使使用者能方便、快速的进食,即其进食时食物的运动曲线符合最速降线原理中物体的运动曲线;所述最速降线原理是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号的《教师学报》上向当时的科学家们提出来的:在摩擦和空气阻力都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质点A和质点B分别沿直线C和摆线D从斜坡上向下滑动,结果证明质点B沿摆线D下落最省时,该摆线5也被称为最速降线,本技术中食物沿勺头底101的弧度向下滑动到舌部3所经路径的弧线正好和摆线D即最速降线重合。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所述勺头底101为弧状结构,其使使用者能方便、快速的进食,即其进食时食物的运动曲线符合最速降线原理中物体的运动曲线,其比普通勺子更符合力学规律,食物在勺中不滞留;二、所述的勺头本体I左右两侧设置的侧板103,使勺子中的汤不容易洒到外面;三、所述勺头本体I的前端设有舌部3能准确的与进食者的口部接触,使食物顺着舌部3进入口腔,避免了整个勺子进入口部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一种护理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一种护理勺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进食时食物的运动曲线原理图。 图中:勺头本体1,勺柄2,舌部3,挂钩孔4,弯钩5,勺头底101,勺头上盖102,侧板103,质点A,质点B,直线C,摆线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护理勺,包括:包括:勺头本体1,勺柄2,挂钩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本体I的ill端设有舌部3 ;所述勺头本体I的后端连接着勺柄2 ;所述勺柄2的另一端设有弯钩5 ;所述勺头本体I由勺头底101、勺头上盖102以及侧板103组成,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通过两侧侧板103连接成一体;所述勺头底101其前端向前伸展形成一个半椭圆状的舌部3,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在勺柄2处连接成一体。 所述勺头底101为弧状结构。 所述勺头上盖102的长度短于勺头本体I的勺头底101。 所述两侧侧板103的下边缘结构和勺头底101耦合连接成一体。 所述两侧侧板103的上边缘结构和勺头上盖102耦合连接成一体。 所述两侧侧板103为蝌蚪状结构,即靠近勺柄2处的结构大,靠近舌部3处的结构小。 所述勺柄2靠近弯钩5的表面处设有挂钩孔4。 使用时,通过勺头本体I S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暂存在勺头本体I内部,进食时,用勺头本体I前端的舌部3先接触进食者的口部,待进食者张开口嘴后,将勺柄2略微抬起,勺头本体I内部的食物沿着勺头底101在两侧侧板103中间迅速滑下,由于勺头本体I的内部比较宽,可以储存更多的汤汁,有利于将舌部3前端的食物冲下来进入口腔,弯钩5能够使勺子钩挂在碗边,避免勺子滑进碗中。 所述勺头底101为弧状结构,其使使用者能方便、快速的进食,即其进食时食物的运动曲线符合最速降线原理中物体的运动曲线;所述最速降线原理是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号的《教师学报》上向当时的科学家们提出来的:在摩擦和空气阻力都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质点A和质点B分别沿直线C和摆线D从斜坡上向下滑动,结果证明质点B沿摆线D下落最省时,该摆线5也被称为最速降线,本技术中食物沿勺头底101的弧度向下滑动到舌部3所经路径的弧线正好和摆线D即最速降线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勺,包括:勺头本体(1),勺柄(2),挂钩孔(4),弯钩(5),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本体(1)的前端设有舌部(3);所述勺头本体(1)的后端连接着勺柄(2);所述勺柄(2)的另一端设有弯钩(5);所述勺头本体(1)由勺头底(101)、勺头上盖(102)以及侧板(103)组成,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通过两侧侧板(103)连接成一体;所述勺头底(101)其前端向前伸展形成一个半椭圆状的舌部(3),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在勺柄(2)处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勺,包括:勺头本体(1),勺柄(2),挂钩孔(4),弯钩(5),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本体(I)的前端设有舌部(3);所述勺头本体(I)的后端连接着勺柄(2);所述勺柄(2)的另一端设有弯钩(5);所述勺头本体⑴由勺头底(101)、勺头上盖(102)以及侧板(103)组成,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通过两侧侧板(103)连接成一体;所述勺头底(101)其前端向前伸展形成一个半椭圆状的舌部(3),所述勺头底(101)与勺头上盖(102)在勺柄(2)处连接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底(101)为弧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喻文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