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旋转框、连接器及连接器基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121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旋转框,用于基板上并容纳连接器,连接器旋转框包含框体、二定位部及二旋转轴。框体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围成容置空间供容纳连接器并具有连接器插入口。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顶板及底板靠近连接器插入口的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挡止面,其中挡止面斜向远离连接器插入口。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旋转框、连接器及连接器基板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连接器旋转框、连接器及连接器基板装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能够调整连接器接线方向并具有斜向的连接器旋转框、连接器及连接器基板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连接器装配于已知基板时,连接器是正向插入基板,且连接器与线材的连接处的接线方向是垂直于基板背面。在实际情况中,一旦该连接处受到侧向外力的碰撞,线材容易自连接器上脱落,使得连线中断。 此外,有些已知基板为设置于墙面上或机柜上或其他背部空间较为狭窄的基板,基板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面板和配线板,线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正向阻挡而弯折。一般而论,线材经过长时间的弯折后容易减少寿命,传输速度及品质降低。 因此,技术人员尝试改良连接器结构,使连接器具有转动功能,避免线材受损。然而,具有转动功能的连接器无法固定于基板,使得连接器容易在基板上晃动,缺乏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转动连接器并提供多角度连接的连接器旋转框、连接器及连接器基板装置。 于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旋转轴的连接器旋转框,以旋转连接器。 于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部的连接器旋转框,以定位连接器的转向。 于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旋转功能的连接器,以简化结构。 于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连接器旋转框及基板的连接器基板装置,具有旋转功效。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旋转框,用于基板上并容纳连接器,连接器旋转框包含框体、二定位部及二旋转轴。框体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围成容置空间供容纳连接器并具有连接器插入口。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顶板及底板靠近连接器插入口的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挡止面,其中挡止面斜向远离连接器插入口。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外侧。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用于一基板上,连接器包含连接器本体、夕卜壳、二定位部及二旋转轴。外壳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围成容置空间以容纳连接器本体并具有连接器插入口。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顶板及底板靠近连接器插入口的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挡止面,其中挡止面斜向远离连接器插入口。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外侧。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基板装置,用于容纳连接器,连接器基板装置包含基板、连接器旋转框。基板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面板和配线板。基板具有相对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以及至少一耳片,其中该至少一耳片是垂直于内表面。连接器旋转框包含框体、二定位部及二旋转轴。框体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围成容置空间供容纳连接器并具有连接器插入口。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顶板及底板靠近连接器插入口的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挡止面,其中挡止面斜向远离连接器插入口并选择性地挡压外表面。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外侧并伸入至少一耳片,使得连接器旋转框以二旋转轴为轴心相对基板旋转。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基板装置,用于容纳连接器,连接器基板装置包含基板及连接器旋转框。基板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面板和配线板。基板具有相对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并包含第一耳片、第二耳片及二旋转轴,其中第一耳片及第二耳片分别垂直于该内表面。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第一耳片及第二耳片。连接器旋转框包含框体及二定位部。框体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板及底板围成容置空间供容纳连接器并具有连接器插入口,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具有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且二旋转轴分别伸入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使得连接器旋转框以二旋转轴为轴心相对基板旋转。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顶板及底板靠近连接器插入口的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挡止面,其中挡止面斜向远离连接器插入口并选择性地挡压外表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是将连接器卡合于框体内,并通过旋转轴旋转连接器,且定位部的档止面压合基板,进而固定旋转后的连接器于基板上。在实际情况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本身具备旋转功能,并可直接设置于基板上。需说明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基板具有耳片,且连接器旋转框能够旋转连接于耳片,进而旋转连接器。 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实施例侧视图。 图1C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另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实施例侧视图。 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C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实施例前视图。 图4D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依照图4C的剖面线777的剖面图。 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实施例侧视图。 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C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实施例前视图。 图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依照图5C的剖面线888的剖面图。 图5E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依照图5C的另一剖面线999的剖面图。 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实施例侧视图。 图8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C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旋转框的实施例前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A连接器旋转框 IB连接器旋转框 1C、1D、1E连接器旋转框 2A、2B、2C 基板 3、3A、3B 连接器 4A、4B、4C连接器基板装置 10 框体 11连接器插入口 22 窄口 30 外壳 35连接器本体 40夹合间隙 50接地连接端 60矮墙结构 70 隔板 100 平面 110 第一侧壁 111 侧边 112 侧边 120 第二侧壁 121 侧边 122 侧边 130 顶板 131 第一侧边 140 底板 141 第一侧边 200容置空间 200A容置空间 200B容置空间 210定位部 21A 定位部 21B 定位部 211挡止面 212连接端 213自由端 221挡止面 220定位部 250 框边 300 框孔 310旋转轴 31OA 旋转轴 320旋转轴 350 轴柱 351 顶面 352 曲面 360停止部 361停止侧面 362停止侧面 410突出指部 411 卡面 420突出指部 421 卡面 430突出指部 431 卡面 440突出指部 441 卡面 510接地端 521辅助部 522辅助部 610外表面 620内表面 630A、630B 耳片 631 轴孔 632扇形通孔 633外缘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旋转框,用于一基板上并容纳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旋转框包含:一框体,具有相连的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顶板及一底板,其中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顶板及该底板围成一容置空间供容纳该连接器并具有一连接器插入口;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该顶板及该底板靠近该连接器插入口的一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一挡止面,其中该挡止面斜向远离该连接器插入口;以及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旋转框,用于一基板上并容纳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旋转框包含: 一框体,具有相连的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顶板及一底板,其中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顶板及该底板围成一容置空间供容纳该连接器并具有一连接器插入口; 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该顶板及该底板靠近该连接器插入口的一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一挡止面,其中该挡止面斜向远离该连接器插入口 ;以及 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分别包含: 至少一突出指部,分别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靠近该连接器插入口的端缘延伸并倒勾形成一卡面,其中该卡面平行于该挡止面并与该挡止面形成一夹合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及该底板分别为一U形板,该二定位部分别于该U形板的凹陷处朝开口延伸并分别具有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且该二定位部的该连接端分别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该自由端扩张形成该挡止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该二旋转轴包含: 一轴柱,具有一顶面及围绕该顶面的一曲面;以及 一停止部,于部分该曲面朝向该连接器插入口突出形成并于两侧分别具有一停止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连接该底板及该顶板的侧边呈弧状,且该顶板及该底板是弯曲地连接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接地连接端,凹陷设置于该框体并连接一接地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复数个矮墙结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并围绕该二旋转轴的外缘,其中该些矮墙结构于该第一侧壁或该第二侧壁的厚度小于该二旋转轴的厚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旋转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至少一隔板,垂直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以分割该容置空间,其中该至少一隔板平行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9.一种连接器,用于一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含: 一连接器本体; 一外壳,具有相连的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顶板及一底板,其中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顶板及该底板围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纳该连接器本体并具有一连接器插入口 ; 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该顶板及该底板靠近该连接器插入口的一第一侧边并分别具有一挡止面,其中该挡止面斜向远离该连接器插入口 ;以及 二旋转轴,分别同轴突出形成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的外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分别包含: 至少一突出指部,分别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靠近该连接器插入口的端缘延伸并倒勾形成一卡面,其中该卡面平行于该挡止面并与该挡止面形成一夹合间隙。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及该底板分别为一U形板,该二定位部分别于该U形板的凹陷处朝开口延伸并分别具有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且该二定位部的该连接端分别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该自由端扩张形成该挡止面。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二旋转轴包含: 一轴柱,具有一顶面及围绕该顶面的一曲面;以及 一停止部,于部分该曲面朝向该连接器插入口突出形成并于两侧分别具有一停止侧面。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连接该底板及该顶板的侧边呈弧状,且该顶板及该底板是弯曲地连接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接地连接端,凹陷设置于该外壳并连接一接地线。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复数个矮墙结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并围绕该二旋转轴的外缘,其中该些矮墙结构于该第一侧壁或该第二侧壁的厚度小于该二旋转轴的厚度。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至少一隔板,垂直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主力
申请(专利权)人:好庆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