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镜物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443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微镜物镜,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十四片球面玻璃透镜,从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第一透镜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二、第三透镜为胶合透镜组;第四、第五、第六透镜为胶合透镜组;第七、第八、第九透镜为胶合透镜组;第十、第十一透镜为胶合透镜组;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透镜为胶合透镜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微镜物镜,全部采用球面镜片,与现有光学镜片加工与检测工艺完全兼容,制造成本低;并且显微镜物镜可实现高分辨力的成像,具有视场大、分辨率高、体积小、加工工艺成熟、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镜物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微镜物镜。
技术介绍
显微镜已成为很多行业研究必不可少的高科技设备,在一些精密微型领域广泛应 用,特别在医疗和科研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显微镜物镜的视场的大小会影响观察范围,视场越大,可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大,这 样能更好和完整的观察目标;目前世界上已有各类显微镜物镜,但是目前技术上能达到的 视场一般保持在20mm左右,而最大的视场也只有25mm,且都只适用于目视观察方面;随着 科技的发展,目前很多领域已开始应用CCD图像自动采集方面的技术,因此需要更大的显 微镜物镜的视场,而常规的显微镜物镜的视场将无法满足需求。 中国专利号:200810087210. 3,申请日:2008年03月24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一 种显微镜物镜的专利,其由至少四个透镜或透镜组(Lp L2A,L2B,L3, L4A,L4B,Gp G2)组成并能 够优选地被用于改进图像对比度。根据该专利技术,从物体侧观察,可将与光轴同心对准的相板 集成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L 2A*L2B)之间的空气空间中以及从该空气空间中取出。所限 定地布置相板和相关联地将实际光瞳偏移到显微镜物镜的前两个透镜和L 2A、L2B)或透 镜组之间的空气空间中允许最初被设计为亮视场变型的显微镜物镜被重新设计为相对简 单的相衬变型,但是其视场仍然较小,而且制造成本高。 中国专利号:200780016306. 4,申请日:2007年04月26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一 种显微镜物镜的专利文件,其具有优选反对称的透镜或透镜组,成像比例为-100倍,视场 值为20。根据该专利技术,该显微镜物镜由9个透镜和3个粘合元件构成,从对象一侧(左侧) 开始是由具有正光焦度的近似一个半球镜L1形成的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L2、具 有正光焦度的两重粘合元件G1、具有正光焦度的另一个两重粘合元件G2、具有负光焦度的 两重粘合元件G3,最后是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L9。通过采用结构相同的粘合元件和透 镜对,可以在改善图像对比度。但是其存在视场值低且生产成本高,加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显微镜物镜的视场小,而常规的显微镜物镜的视场将无 法满足需求而且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视场大、分辨率高、体积小、加工工艺易操作、 成本低的显微镜物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显微镜物镜,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十四片球面透镜,从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从 物方至像方的十四片球面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 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 透镜和第十四透镜; 第一透镜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凸面; 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二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 凹面;第三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二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三透镜面 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 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四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 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五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六透镜面向物方为凹面, 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四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五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五 透镜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六透镜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 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七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 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八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九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 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七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八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八 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九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 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十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 方为凸面;第十一透镜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透镜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 i^一透镜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 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和第十四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十二透镜面向物 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三透镜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十四透镜面 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二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十三透镜面向物方的凸 面胶合在一起,第十三透镜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十四透镜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 所述十四个透镜共有二十个镜面,第一透镜的凹面为第一镜面,第一透镜的凸面 为第二镜面,第二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三镜面,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胶合面为第四 镜面,第三透镜面向像方的凸面为第五镜面,第四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六镜面,第四 透镜和第五透镜的胶合面为第七镜面,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胶合面为第八镜面,第六透 镜面向像方的凸面为第九镜面,第七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十镜面,第七透镜和第八透 镜的胶合面为第十一镜面,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胶合面为第十二镜面,第九透镜面向像 方的凸面为第十三镜面,第十透镜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十四镜面,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 的胶合面为第十五镜面,第十一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为第十六镜面,第十二透镜面向物方 的凹面为第十七镜面,第十二透镜和第十三透镜的胶合面为第十八镜面,第十三透镜和第 十四透镜的胶合面为第十九镜面,第十四透镜面向像方的凹面为第二十镜面; 二十个镜面的结构参数为: 第一镜面为 R1 = - 9. 251 ?一8. 775mm、Dl = 3. 927 ?4. 059臟、Ψ1 = 5. 535 ? 5. 660mm ; 第二镜面为 R2 =- 7. 597 ?一7. 210mm、D2 = 0· 187 ?0· 203mm、Ψ2 = 6. 827 ? 6. 970mm ; 第三镜面为 R3 = 23. 827 ?24. 571mm、D3 = 1· 846 ?1. 938mm、Ψ3 = 10. 501 ? 10.615mm ; 第四镜面为 R4 = 17. 232 ?17. 956mm、D4 = 9· 643 ?9. 749mm、Ψ4 = 10. 527 ? 10.640mm ; 第五镜面为 R5 = - 17. 963 ?一17. 249mm、D5 = 0· 182 ?0· 205mm、Ψ5 = 11. 008 ?11. 127mm ; 第六镜面为 R6 = 31. 398 ?32. 041mm、D6 = 1· 552 ?1. 639mm、Ψ6 = 11. 002 ? 11. 125mm ; 第七镜面为 R7 = 19. 385 ?20. 185mm、D7 = 9· 939 ?10. 050mm、Ψ7 = 10. 553 ? 10. 675mm ; 第八镜面为 R8 = - 13. 583 ?一13. 039mm、D8 = 1· 551 ?1. 640mm、Ψ8 = 10.498 ?10.610mm ; 第九镜面为 R9 = - 23· 753 ?一23· 040mm、D9 = 0· I82 ?0· 2〇5臟、Ψ9 = 11. 287 ?11. 405mm ; 第十镜面为 RIO = 12. 708 ?13. 239mm、D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微镜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十四片球面透镜,从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从物方至像方的十四片球面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第十一透镜(L11)、第十二透镜(L12)、第十三透镜(L13)和第十四透镜(L14);第一透镜(L1)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二透镜(L2)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三透镜(L3)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二透镜(L2)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三透镜(L3)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四透镜(L4)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五透镜(L5)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六透镜(L6)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四透镜(L4)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五透镜(L5)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五透镜(L5)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六透镜(L6)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七透镜(L7)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八透镜(L8)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九透镜(L9)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七透镜(L7)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八透镜(L8)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八透镜(L8)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九透镜(L9)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十透镜(L10)、第十一透镜(L11)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十透镜(L10)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十一透镜(L11)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透镜(L10)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十一透镜(L11)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第十二透镜(L12)、第十三透镜(L13)和第十四透镜(L14)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十二透镜(L12)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三透镜(L13)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十四透镜(L14)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二透镜(L12)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十三透镜(L13)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十三透镜(L13)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十四透镜(L14)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微镜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十四片球面透镜,从物方至像方 依次排列,从物方至像方的十四片球面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 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 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第^ 透镜(L11)、第十二透镜(L12)、第十三透镜(L13)和 第十四透镜(L14); 第一透镜(L1)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二透镜(L2)面向物方为凸 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三透镜(L3)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二透镜(L2)面向 像方的凹面与第三透镜(L3)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 和第六透镜(L6)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四透镜(L4)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 第五透镜(L5)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六透镜(L6)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 方为凸面,第四透镜(L4)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五透镜(L5)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 第五透镜(L5)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六透镜(L6)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第七透镜 (L7)、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七透镜(L7)面向物方为凸 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八透镜(L8)面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九透镜(L9)面 向物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七透镜(L7)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八透镜(L8)面向物方 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八透镜(L8)面向像方的凹面与第九透镜(L9)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 在一起;第十透镜(L10)、第i^一透镜(L11)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十透镜(L10)面向物 方为凸面,面向像方为凸面;第^ 透镜(L11)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透 镜(L10)面向像方的凸面与第十一透镜(L11)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 第十二透镜(L12)、第十三透镜(L13)和第十四透镜(L14)组成胶合透镜组,其中第 十二透镜(L12)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三透镜(L13)面向物方为凸面,面 向像方为凸面;第十四透镜(L14)面向物方为凹面,面向像方为凹面;第十二透镜(L12)面 向像方的凹面与第十三透镜(L13)面向物方的凸面胶合在一起,第十三透镜(L13)面向像 方的凸面与第十四透镜(L14)面向物方的凹面胶合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四个透镜共有二十个镜面, 第一透镜(L1)的凹面为第一镜面,第一透镜(L1)的凸面为第二镜面,第二透镜(L2)面向 物方的凸面为第三镜面,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胶合面为第四镜面,第三透镜 (L3)面向像方的凸面为第五镜面,第四透镜(L4)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六镜面,第四透镜 (L4)和第五透镜(L5)的胶合面为第七镜面,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的胶合面为 第八镜面,第六透镜(L6)面向像方的凸面为第九镜面,第七透镜(L7)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 十镜面,第七透镜(L7)和第八透镜(L8)的胶合面为第十一镜面,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 镜(L9)的胶合面为第十二镜面,第九透镜(L9)面向像方的凸面为第十三镜面,第十透镜 (L10)面向物方的凸面为第十四镜面,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的胶合面为第 十五镜面,第十一透镜(L11)面向像方的凹面为第十六镜面,第十二透镜(L12)面向物方的 凹面为第十七镜面,第十二透镜(L12)和第十三透镜(L13)的胶合面为第十八镜面,第十三 透镜(L13)和第十四透镜(L14)的胶合面为第十九镜面,第十四透镜(L14)面向像方的凹 面为第二十镜面; 二十个镜面的结构参数为: 第一镜面为 R1 = - 9· 251 ?一8. 775mm、D1 = 3· 927 ?4. 059mm、Ψ 1 = 5· 535 ? 5. 660mm ; 第二镜面为 R2 = - 7· 597 ?一7· 210mm、D2 = 0· 187 ?0· 203mm、Ψ 2 = 6· 827 ? 6. 970mm ; 第三镜面为 R3 = 23. 827 ?24. 571mm、D3 = 1· 846 ?1· 938mm、Ψ3 = 10. 501 ? 10.615mm ; 第四镜面为 R4 = 17. 232 ?17. 956mm、D4 = 9· 643 ?9. 749mm、Ψ4 = 10. 527 ? 10.640mm ; 第五镜面为 R5 = - 17. 963 ?一17. 249mm、D5 = 0· 182 ?0· 205mm、Ψ5 = 11. 008 ? 11. 1 27mm ; 第六镜面为 R6 = 31. 398 ?32. 041mm、D6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里云迪米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庄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