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308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缸体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缸体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进水口和集污沉降管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静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的涡流离心机构,集污沉降管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停止运行即可清理砂滤缸中污物。2、操作方便,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3、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4、不仅过滤效果好,而且还能够保证水循环的连续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
技术介绍
砂滤缸可应用于游泳池、水上乐园过滤、饮用水预处理、水产养殖等多种水质净化及循环系统中。原有的砂滤缸,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积存的污物阻碍水流使其净化能力减弱,需要停止砂滤缸的运行,清理砂滤缸中的污物,导致了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停运。清理砂滤缸中污物,不仅浪费时间,更会因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停运造成水中鱼类、虾类等动物死亡,并且由于砂滤缸清洗需要大量的水,从而造成了水浪费,与循环水养殖的理念相矛盾。因此需要一种无需停止砂滤缸运行,能够在砂滤缸工作时也能进行污物清理的砂滤缸。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演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层砂滤缸[申请号:201220495427.X],包括缸体及设置于缸体的进水口和产水口,所述缸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活性炭滤层、红燧砂滤层、幼石榴砂滤层、粗石榴砂滤层和石英砂滤层。上述方案虽然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余氯、悬浮物、胶体物以及铁和锰等,但仍然存在着在清理砂滤缸中的污物时,需要停运砂滤缸,并且水浪费严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停止运行即可清理砂滤缸中污物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包括缸体,所述的缸体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缸体中部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所述的缸体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所述的进水口和集污沉降管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进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的涡流离心机构,所述的集污沉降管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缸体包括呈圆筒状的上箱体,所述的上箱体下端与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下箱体相连,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设置在下箱体内,所述的集污沉降管设置在下箱体的底部。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包括呈上大下小的螺旋状且能够使污水经旋流进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的进污管。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进污管的进口竖直朝上或倾斜朝上,所述的进污管的出口位于集污沉降管上端且竖直朝下或倾斜朝下。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悬浮式过滤机构包括若干浮珠且浮珠形成过滤层,所述的浮珠能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进水口的中轴线偏离于缸体的中轴线从而使水流从进水口倾斜进入缸体内并形成涡流。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形成的涡流方向与进水口形成的涡流方向相同或相反。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缸体顶部封闭;所述的排污阀为电控阀。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进水口插有进水管,所述的出水口插有出水管。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集污沉降管的下端连接有地漏接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停止运行即可清理砂滤缸中污物。2、操作方便,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3、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4、不仅过滤效果好,而且还能够保证水循环的连续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进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缸体1、出水口11、进水口12、悬浮式过滤机构2、集污沉降管3、排污阀31、涡流离心机构4、上箱体1a、下箱体1b、进污管41、浮珠21、进水管121、出水管111、地漏接管3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包括缸体1,缸体1上部设有出水口11,缸体1顶部封闭,缸体1中部设有进水口12,缸体1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2,缸体1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3,集污沉降管3上端通过可拆结构和缸体1相连,进水口12和集污沉降管3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进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3的涡流离心机构4,集污沉降管3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31。缸体1包括呈圆筒状的上箱体1a,上箱体1a下端与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下箱体1b相连,涡流离心机构4设置在下箱体1b内,集污沉降管3设置在下箱体1b的底部,集污沉降管3上端通过法兰结构和下箱体1b相连。涡流离心机构4包括呈上大下小的螺旋状且能够使污水经旋流进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3的进污管41,进污管41通过固定架和下箱体1b相连,进污管41的进口竖直朝上或倾斜朝上,进污管41的出口位于集污沉降管3上端且竖直朝下或倾斜朝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集污效果,进污管41的进口设置为喇叭口形。此外,进污管41的出口设置为喇叭口形,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进污管41的出口排出物的压强,从而避免位于集污沉降管3中污物被压力冲击而再次扬起。进污管41的出口还可与集污沉降管3上端对接。悬浮式过滤机构2包括若干浮珠21且浮珠21形成过滤层,浮珠21能浮在进水口12和出水口11之间。如图2所示,进水口12的中轴线偏离于缸体1的中轴线从而使水流从进水口12倾斜进入缸体1内并形成涡流。这种进水方式能使进入缸体1内部的水自动形成涡流,以利于污物下沉。涡流离心机构4形成的涡流方向与进水口12形成的涡流方向相同或相反。排污阀31为电控阀,进水口12插有进水管121,出水口11插有出水管111;集污沉降管3的下端连接有地漏接管3a;上箱体1a顶部通过顶盖封闭,顶盖通过可拆结构和上箱体1a相连,可拆结构例如法兰结构,在顶盖和上箱体1a之间设有密封圈。在集污沉降管3上端还设有能够防止污物进入集污沉降管3中后从集污沉降管3上端流出的防污物倒流组件,该防污物倒流组件允许初过滤后的水通过,在集污沉降管3中还设有能够检测污物存量的检测器,集污沉降管3由透明材料制成。工作时,含有污物的水通过进水管121进入缸体1内并形成涡流。颗粒较大的污物随着涡流向下沉降并在移动过程中从涡流离心机构4(即进污管41)的进口进入,然后从离心机构4(即进污管41)的出口排出,从而便于污物进入集污沉降管3。颗粒较小的污物上升并由悬浮式过滤机构2进行过滤,而过滤后的水从出水口11排出。在过滤过程中,颗粒较小的污物累积成较大的污物,在涡流的作用下沉降,并在移动过程中从涡流离心机构4(即进污管41)的进口进入,然后从离心机构4(即进污管41)的出口排除,从而便于污物进入集污沉降管3。因此,在净化过程中,污物能够被有效及时地收集。进入集污沉降管3的污物通过排污阀31控制间歇排放,从而实现污物的及时排出,无需停机并反冲洗。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缸体1、出水口11、进水口12、悬浮式过滤机构2、集污沉降管3、排污阀31、涡流离心机构4、上箱体1a、下箱体1b、进污管41、浮珠21、进水管121、出水管111、地漏接管3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包括缸体(1),所述的缸体(1)上部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缸体(1)中部设有进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1)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2),所述的缸体(1)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3),所述的进水口(12)和集污沉降管(3)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静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3)的涡流离心机构(4),所述的集污沉降管(3)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包括缸体(1),所述的缸体(1)上部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缸体(1)中部设有进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1)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2),所述的缸体(1)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3),所述的进水口(12)和集污沉降管(3)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进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3)的涡流离心机构(4),所述的集污沉降管(3)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31),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4)包括呈上大下小的螺旋状且能够使污水经旋流进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3)的进污管(41),所述的进污管(41)的进口竖直朝上或倾斜朝上,所述的进污管(41)的出口位于集污沉降管(3)上端且竖直朝下或倾斜朝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1)包括呈圆筒状的上箱体(1a),所述的上箱体(1a)下端与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下箱体(1b)相连,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4)设置在下箱体(1b)内,所述的集污沉降管(3)设置在下箱体(1b)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骥腾韩涛杨云霞胡水鑫李新宇许源剑姜宇栋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