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039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由磨光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举升系统,行走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磨光系统设置在动力驱动系统之间并与动力驱动系统连接,升举系统设于动力驱动系统下方,行走系统设于磨光系统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能代替人工手工磨光的机器,实现圆珠饰品磨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且需要按照圆珠饰品磨光工艺的原理,设计出对珠面磨得均匀、不留死角的磨光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由磨光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举升系统,行走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磨光系统设置在动力驱动系统之间并与动力驱动系统连接,升举系统设于动力驱动系统下方,行走系统设于磨光系统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能代替人工手工磨光的机器,实现圆珠饰品磨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且需要按照圆珠饰品磨光工艺的原理,设计出对珠面磨得均匀、不留死角的磨光机构。【专利说明】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圆珠饰品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市场越来越大。在圆珠饰品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使圆珠饰品能够光艳亮丽,有一道重要的生产工艺必不可少,即将球形珠粒用裹有铋粉的软布磨光,然后再进行其它的工艺处理,这道工艺需要对珠面磨得均匀、不留死角,这样生产出来的珠粒表面才光彩照人。但企业对圆珠饰品的研磨还完全停留在人工研磨阶段,完全手工操作。由于圆珠小且生产量大,需要的技术工人多,生产效率极低,且要求技术工人要有充足的耐心,否则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企业期盼能有自动的磨光设备,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现阶段国内对珍珠加工采用的抛光机器是一种密闭旋转机器。将已漂白或未经漂白的珍珠放入抛光机里,以小块的熟羊皮与珍珠混合,将小块羊皮和珍珠一起转动,可增加珍珠的光亮度。滚动的转速以每分钟50转左右,如果转速过慢则珍珠会互相摩擦滚动而抛光不够,如果转速过快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珍珠贴在机器边缘壁上,达不到效果。但这种机器不符合上述圆珠饰品磨光的工艺要求,不能应用。 该珍珠抛光机具有以下缺点:1、珍珠抛光效果不佳。珍珠抛光不均匀,珠宝损坏率高;2、珍珠抛光效率不高。考虑到离心力,圆盘转速不能太高,从而珍珠抛光的时间长导致抛光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由磨光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举升系统,行走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磨光系统设置在动力驱动系统之间并与动力驱动系统连接,升举系统设于动力驱动系统下方,行走系统设于磨光系统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驱动系统的左部分中的第一齿轮减速箱的低速轴与磨光系统中的第一、第二毛刷轴分别用第三和第四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动力驱动系统的右部分中的第二齿轮减速箱的低速轴与磨光系统中的第三、第四毛刷轴分别用第五、第六联轴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磨光系统中的第一、第三轴承座刚性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磨光系统中的第二、第四轴承座刚性固定在第三支撑平台上,第二支撑平台和第三支撑平台又刚性固定在行走系统中的第一支撑平台上,磨光系统中的第五、第七轴承座刚性固定在第五支撑平台上,磨光系统中的第六、第八轴承座刚性固定在第四支撑平台上,第四支撑平台和第五支撑平台又刚性固定在第六支撑平台上;所述第六支撑平台上平面与动力驱动系统的右部分固定刚性联接,第六支撑平台下平面与举升系统中的双铰接举升机构的上平面固定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系统中的泵站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上从而与行走系统刚性连接,动力驱动系统的左部分通过第七支撑平台与行走系统中的支撑平台固定刚性连接,工作中行走系统可以带动动力驱动系统,磨光系统中的毛刷轴和轴承座,举升系统同时进行来回的水平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磨光系统由箱体,泡沫密封条,第一、第二毛刷轴,圆珠帘子,第三、第四毛刷轴,及轴承和第一至第八轴承座共同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驱动系统的左部分由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齿轮减速箱构成,动力驱动系统的右部分由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齿轮减速箱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系统由双铰链升降机构和泵站构成,将双铰链举升机构刚性固定在泵站上,双铰链升降机构中的液压缸与泵站用皮管相连接,控制泵站可以控制双铰接举升机构的上下运动,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举升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系统由伺服电机,第七联轴器,第九、第十轴承座,齿轮轴,齿条,第一支撑平台,滑块,导轨构成,将齿轮轴和伺服电机的转子用第七联轴器连接在一起,齿轮轴两端分别用轴承和第九、第十轴承座加以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第九、第十轴承座刚性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34)上方,齿条与机架刚性连接,齿条与齿轮轴相配合,构成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将滑块刚性固定在支撑平台下方,导轨与机架刚性连接,导轨与滑块相配合,构成导轨滑块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能代替人工手工磨光的机器,实现圆珠饰品磨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且需要按照圆珠饰品磨光工艺的原理,设计出对珠面磨得均匀、不留死角的磨光机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的右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的后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1.箱体,2.泡沫密封条,3.第一毛刷轴,4.第二毛刷轴,5.圆珠帘子,6.第三毛刷轴,7.第四毛刷轴,8.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第四轴承座,12.第五轴承座,13.第六轴承座,14.第七轴承座,15.第八轴承座,16.第一电机,17.第一联轴器,18.第一齿轮减速箱,19.第二电机,20.第二联轴器,21.第二齿轮减速箱,22.第三联轴器,23.第四联轴器,24.第五联轴器,25.第六联轴器,26.双铰链升降机构,27.泵站,28.伺服电机,29.第七联轴器,30.第九轴承座,31.齿轮轴,32.齿条,33.第十轴承座,34.第一支撑平台,35.滑块,36.导轨,37.第二支撑平台,38.第三支撑平台,39.第四支撑平台,40.第五支撑平台,41.第六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将圆珠饰品由细小铁丝串在一起固定在矩形框架上,相对于机架保持静止,用上下两组毛刷对珠宝进行抛光,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抛光,减少铋粉的损失。上下两组毛刷分别用电机驱动,在做反向匀速转动,同时由齿轮齿条带动两组毛刷保持水平的来回运动,从而实现矩形挂架内全部珍珠都进行了抛光,圆珠饰品下面的一组毛刷通过举升系统,该组毛刷可以改变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保证矩形框架能够顺利进行安装和拆卸。 因为在磨光过程中每颗圆珠饰品几乎都进行了相同的步骤,故磨光得比较均匀,大大降低了损坏率,提高了磨光效果;其次,由于珍珠固定在铁丝上,不存在现有方案一中所诉存在那种离心力,从而保持较低转速。该圆珠磨光机构可以用较高转速,从而提高了圆珠饰品的磨光效率。 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总体上由磨光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举升系统,行走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左部分动力驱动系统中的第一齿轮减速箱18的低速轴与磨光系统中的第一、第二毛刷轴3、4分别用第三和第四联轴器22、23连接在一起,右部分动力驱动系统中的弟_■齿轮减速箱21的低速轴与磨光系统中的弟三、第四毛刷轴6、7分别用第五、第六联轴器24、25连接在一起,即完成了动力驱动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列棍子式球形珠宝抛光机,由磨光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举升系统,行走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磨光系统设置在动力驱动系统之间并与动力驱动系统连接,升举系统设于动力驱动系统下方,行走系统设于磨光系统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跃成张建新竺志超周新腾杨金林何孙颖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