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化工废水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废水调节池、回流罐、厌氧反应器、出水槽、布水器,废水调节池通过调节池提升泵与回流罐上部连接,回流罐的上部和下部由回流泵相连,蒸汽连接口连接外部蒸汽管与回流罐回流泵进水管;布水器位于厌氧反应器的内部,通过回流罐提升泵与回流罐连接,厌氧反应器中上部设置有内部回流管,内部回流管另一端连接回流罐,厌氧反应器上部设置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上部设置出水槽,出水槽与外部后续处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稳定的上升流速,保证厌氧反应器内稳定的泥水混合效果,提高厌氧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回流装置内可同步加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化工废水处理领域。本技术包括废水调节池、回流罐、厌氧反应器、出水槽、布水器,废水调节池通过调节池提升泵与回流罐上部连接,回流罐的上部和下部由回流泵相连,蒸汽连接口连接外部蒸汽管与回流罐回流泵进水管;布水器位于厌氧反应器的内部,通过回流罐提升泵与回流罐连接,厌氧反应器中上部设置有内部回流管,内部回流管另一端连接回流罐,厌氧反应器上部设置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上部设置出水槽,出水槽与外部后续处理系统连接。本技术可以实现稳定的上升流速,保证厌氧反应器内稳定的泥水混合效果,提高厌氧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回流装置内可同步加热。【专利说明】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化工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且具有成分复杂、高浓、难降解的特点,处理难度较大。U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EGSB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等高效厌氧反应器因投资少、能耗低在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应用广泛。 化工废水的厌氧处理一般停留时间较长,且由于废水中毒性物质的抑制作用,反应器内产气率较低,而进水的动力反应器内搅拌强度不够,以致上升流速较小,处理效果欠佳。为了较好的完成泥水混合,大多反应器都会通过增加回流的方式增强搅拌力度。目前工程应用较多的回流方式为反应器内部回流和出水回流两种。内部回流指增设回流泵,反应器中上部水增设回流泵接入进水管,同进水共同进入反应器下部布水器,以实现增强搅拌强度的作用,但此种回流方式往往会造成进水泵和回流泵相冲突,导致进水和回流不能同时进行,从而使得反应器内上升流速较小、泥水混合不均。另外,由于化工废水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反应器内不能保证稳定的上升流速,且对反应器冲击较大。出水回流指反应器部分出水回流至进水调节池,与进水混合后再进入反应器,此种回流方式可有效降低进水负荷,减缓冲击力度。但此种方法不适合在进水量不稳定的条件下运行,且出水回流会导致通过三相分离器的水量增大,增大了三相分离器的压力,会造成出水带泥的问题。因此,在进水水质、水量不稳定的条件下,寻求一种新的回流方式实现厌氧反应器内稳定的上升流速,保证泥水混合效果,对化工废水厌氧处理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18318.9,申请日为2012年I月16日,公开了一种污水站厌氧反应系统,该技术包括有污水回收池、调节池、水泵、厌氧反应器、沼气回收装置,污水回收池的污水出口与调节池的输入端连接,调节池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与厌氧反应器的污水进口连通,厌氧反应器的污水进口设置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此技术使用了厌氧反应器主要是对造纸污水进行了处理,针对性比较单一,且水流流速无法保证,水泵进水量不稳定,管道设置复杂,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质水量波动大,反应器内上升流速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它可以实现稳定的进水流速,保证厌氧反应器内稳定的泥水混合效果,且不会造成出水跑泥,提高了厌氧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可以同步加热,节约热能。 2.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出水槽,还包括回流罐、厌氧反应器、布水器,其中,所述的废水调节池通过调节池提升泵与回流罐上部连接,回流罐回流泵一端连接回流罐上部,另一端与回流罐下部连接,回流罐下部设置有蒸汽连接口,所述的蒸汽连接口接外部蒸汽管道; 所述的布水器设置于厌氧反应器中,位于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布水器通过回流罐提升泵与回流罐连接,在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内,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上部设置出水槽,出水槽与外部后续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的内部回流管一端设置于厌氧反应器中上部,位于三相分离器的下方,另一端连接外部的回流罐。 更进一步的,回流罐为圆筒形装置,其高度与厌氧反应器高度相等,回流罐内的液面与厌氧反应器内液面高度相等。 更进一步的,内部回流管位于三相分离器下部呈T字形分布,此端的内部回流管水平分布的部分设置有回流支管,回流支管水平均匀分布,形成回流截面,回流支管上设有孔眼,实现回流截面上的均匀出水。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I)、厌氧反应器外部设置有独立的回流罐,厌氧反应器中上部的水通过内部回流管回流至回流罐,内部回流管设置在三相分离器下部,避免了出水带泥的现象; (2)、外部的进水和由内部回流管的回流水在回流灌内混合可降低进水的负荷,t匕单独只提供进水有毒物质浓度降低,提高了厌氧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回流装置采用内部回流管,使用了内循环体系,完成进水与回流水的均质作用,简单快捷,可操作性好; (4)设置蒸汽连接口,蒸汽连接口接外部蒸汽管道,可以在冬季时候对直接系统进行同步加热,加热在回流罐内完成,防止了在收集调节池内加热造成的热浪费,避免了因为在厌氧反应器内加热对污泥的损伤; (5)、回流罐提升泵的流量保持稳定不变,回流罐提升泵的流量等于厌氧反应器回流量和出水量之和,厌氧反应器的出水量等于调节池提升泵的进水量,由于厌氧反应器回流量可根据进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避免了由于进水量不足而造成厌氧反应器内泥水混合较差的现象,避免了进水泵与回流泵冲突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废水调节池;2、调节池提升泵;3、回流罐回流泵;4、蒸汽连接口 ;5、回流罐;6、回流罐提升泵;7、厌氧反应器;8、出水槽;9、三相分离器;10、内部回流管;11、布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针对某制药厂废水的实施。工程建设规模500t/d,实际废水量在200t/d-500t/d波动。主要工艺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0,进入UASB的废水厌氧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在3000mg/L-5000mg/L之间波动。 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1、出水槽8、回流罐5、厌氧反应器7、布水器11,其中,所述的废水调节池I通过调节池提升泵2与回流罐5上部连接,废水调节池I中的废水由调节池提升泵2提升至回流罐5,流量为25m3/h,回流罐回流泵3 —端连接回流罐5上部,另一端与回流罐5下部连接,回流罐5为圆筒形装置,高度与厌氧反应器7高度相等,回流泵流速为10m3/h,回流罐5下部设置有蒸汽连接口 4。所述的蒸汽连接口 4接外部蒸汽管道,可以对整体系统进行加热,维持厌氧反应器7内温度在15°C,保证厌氧处理效果,加热在回流罐内完成,防止了在收集调节池内加热造成的热浪费,避免了因为在厌氧反应器内加热对污泥的损伤。 废水调节池I底部位置与厌氧反应器7底部在同一平面,该平面低于地表平面,由于厌氧反应器7外部设置有独立的回流罐5,厌氧反应器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厌氧回流装置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1)、出水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罐(5)、厌氧反应器(7)、布水器(11),其中,所述的废水调节池(1)通过调节池提升泵(2)与回流罐(5)上部连接,回流罐回流泵(3)一端连接回流罐(5)上部,另一端与回流罐(5)下部连接,回流罐(5)下部设置有蒸汽连接口(4),所述的蒸汽连接口(4)接外部蒸汽管道;所述的布水器(11)设置于厌氧反应器(7)中,位于厌氧反应器(7)的底部,布水器(11)通过回流罐提升泵(6)与回流罐(5)连接,在所述的厌氧反应器(7)内,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9),三相分离器(9)上部设置出水槽(8),出水槽(8)与外部后续处理系统连接;内部回流管(10)一端设置于厌氧反应器(7)中上部,位于三相分离器(9)的下方,另一端连接外部的回流罐(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军,王文文,史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