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767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床垫,包括第二层上片(2)、环形围带(4)、拉带组(3)和下片(6),第二层上片(2)具有第二外框(12),环形围带(4)与第二层上片(2)的外框(12)、下片(6)四周高频焊接形成充气腔体,第二层上片(2)设有若干通气孔,各网格布拉带组(3)分别高频焊接于第二层上片(2)和下片(6)内表面上,此外,还包括第一层上片(1),第一层上片(1)具有第一外框(9);第一层上片(1)和第二层上片(2)高频焊接在一起;环形围带(4)具有外围上沿(14)和外围下沿(17);第一外框(9)和外围上沿(14)高频焊接在一起,第二外框(12)和环形围带(4)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15),外围下沿(17)和下片(6)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床垫,包括第二层上片(2)、环形围带(4)、拉带组(3)和下片(6),第二层上片(2)具有第二外框(12),环形围带(4)与第二层上片(2)的外框(12)、下片(6)四周高频焊接形成充气腔体,第二层上片(2)设有若干通气孔,各网格布拉带组(3)分别高频焊接于第二层上片(2)和下片(6)内表面上,此外,还包括第一层上片(1),第一层上片(1)具有第一外框(9);第一层上片(1)和第二层上片(2)高频焊接在一起;环形围带(4)具有外围上沿(14)和外围下沿(17);第一外框(9)和外围上沿(14)高频焊接在一起,第二外框(12)和环形围带(4)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15),外围下沿(17)和下片(6)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22)。【专利说明】一种充气床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床垫,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可熔接/熔合的布型结构型拉带的充气床垫。
技术介绍
鉴于加工工艺的限制,传统充气床垫的内部,用来连接上片和下片的拉带(组)均为软质塑料胶布(PVC或其他)制成,在生产工艺上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是,随着床垫的反复使用,软质塑料拉带在受到床面两端气压张力的情况下产生变形(拉大),从而使充气腔体变大,内部气压降低(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容积增大),床面硬度变软,弹性变弱,影响使用舒适度,并缩短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充气床垫,其拉带柔软且不易拉伸,以解决传统床垫易拉伸变形的技术难题,使充气腔体保持基本不变,维持内部气压时间更长,保持床面硬度和弹性,提升使用舒适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根据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床垫,包括第二层上片、环形围带、若干由细线编织而成的网格布拉带组和下片,第二层上片具有第二外框,环形围带与第二层上片的第二外框、下片四周高频焊接形成充气腔体,第二层上片设有若干通气孔,各网格布拉带组分别高频焊接于第二层上片和下片内表面上,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第一层上片,第一层上片具有第一外框;第一层上片和第二层上片高频焊接在一起;环形围带具有外围上沿和外围下沿;第一外框和外围上沿高频焊接在一起,第二外框和外围下沿高频焊接在一起。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充气床垫中,第一层上片和第二层上片高频焊接处具有波浪形高频线和长方形高频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充气床垫中,网格布经PVC糊树脂浸溃。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充气床垫中,细线的材质为棉、涤纶或尼龙。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充气床垫中,网格布拉带组分别通过上、下加固条与第二上片和下片的内表面熔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充气床垫中,网格布拉带组呈长方形,各长方形网格布拉带组相互平行,横向或纵向间隔排列。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充气床垫中,网格布拉带组呈圆柱形;各圆柱形网格布拉带组相互平行,横向或纵向间隔排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藉由网格布可熔接/熔合、柔软且不易拉伸的特性,用来做成充气床垫的拉带,可以解决传统床垫易拉伸变形的技术难题,使充气腔体保持基本不变,维持内部气压时间更长,保持床面硬度和弹性,提升使用舒适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一 )成本低,拉带组采用网格布材料代替传统的PVC片材,节约了生产成本; (二)重量轻,拉带组采用网格布材料,相比传统PVC片材,重量大幅降低; (三)拉带组与上下片连接牢固,材料拉伸强度小,充气床长期使用不易变形。 (四)双层上片的技术优势:(I)第一层上片高频线形状多样化,因为双层上片的结构可以使得第一层上片与第二层上片高频线不受拉带形状的限制,故第一层上片可以是直线形、圆形、波浪形;(2)充气床垫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因为双层上片结构使得第一层上片和第二层上片中形成充气腔,使用时更加的舒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床垫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床垫的第一层上片与第二层上片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床垫的第二层上片与拉带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床垫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床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层上片,2为第二层上片,3为拉带,4为环形围带,5为下片斜拉带,6为下片,7为波浪形高频线,8为长方形高频线,9为第一层上片外框,10为波浪形高频线,11为长方形高频线,12为高频线,13为高频线,14为外围上沿,15为高频线,16为高频线,17为外围下沿,18为高频线,19为高频线,20为高频线,21为高频线,22为高频线,23为高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床垫,包括第二层上片2、环形围带4、下片6、下片斜拉带5,和若干由不同材质(棉/涤纶/尼龙等)的细线编织而成的网格布,并通过PVC糊树脂浸溃成网格布拉带组3。网格布拉带组3在保留了不易拉伸特性的同时,具有了可熔接/熔合的加工特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网格布拉带组3呈长方形,由相互平行的长方形拉带组成,横向或纵向间隔排列于充气床垫内部。制作过程中,依据充气床垫内部的长宽高的尺寸,裁切相应长度和宽度的网格布拉带。 如图1-5所示,网格布拉带组3和下片6,第二层上片2具有第二外框12,环形围带4与第二层上片2的第二外框12、下片6四周高频焊接形成充气腔体,第二层上片2设有若干通气孔,各网格布拉带组3分别高频焊接于第二层上片2和下片6内表面上,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第一层上片1,第一层上片I具有第一外框9 ;第一层上片I和第二层上片2高频焊接在一起;环形围带4具有外围上沿14和外围下沿17 ;第一外框9和外围上沿14高频焊接在一起,第二外框12和和环形围带4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15,高频线16和高频线18重合,外围下沿17和下片6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22。下片斜拉带5为中空结构,其分别和环形围带4、下片6高频焊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高频焊接线分别为16、18和19、20,高频线16和高频线18重合,高频线19和高频线20重合)。第一上片I会因气压而上凸出,从而形成凹凸不平的床面效果。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层上片I和第二层上片2高频焊接处具有波浪形高频线7、10 (高频线7和高频线10重合)和长方形高频线8、11 (高频线8和高频线11重合)。也就是说,第一层上片I和第二层上片2通过波浪形高频线7、10以及长方形高频线8、11高频焊接在一起,第二层上片2的第二外框12与环形围带4通过高频线15高频焊接在一起,起到了斜拉带的作用。 具体实施本技术时,各长方形网格拉带组3可分别通过加固条与第二上片2和下片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床垫,包括第二层上片(2)、环形围带(4)、拉带组(3)和下片(6),其特征是,第二层上片(2)具有第二外框(12),环形围带(4)与第二层上片(2)的外框(12)、下片(6)四周高频焊接形成充气腔体,第二层上片(2)设有若干通气孔,各拉带组(3)分别高频焊接于第二层上片(2)和下片(6)内表面上,还包括第一层上片(1),第一层上片(1)具有第一外框(9);第一层上片(1)和第二层上片(2)高频焊接在一起;环形围带(4)具有外围上沿(14)和外围下沿(17);第一外框(9)和外围上沿(14)高频焊接在一起,第二外框(12)和环形围带(4)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15),外围下沿(17)和下片(6)高频焊接在一起形成高频线(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