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水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8681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臭氧水生成装置。该臭氧水生成装置(100)包括第1壳体(1)、第2壳体(2)、及催化电极(3),催化电极(3)从第1壳体侧起依次设有阳极(32)、阳离子交换膜(31)及阴极(33),通过将原料水供给至催化电极(3)并在阳极(32)与阴极(33)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来生成臭氧水,其中,在第1壳体(1)设有阳极用供给流路和排出流路,在第2壳体设有阴极用供给流路和排出流路,在阳极(32)与第1壳体(1)之间设有缓冲件(15),在第1壳体(1)设有能够贯穿第1壳体(1)且能够直接按压催化电极(3)的按压构件(41、42)。按压构件(41、42)配置在能够按压到催化电极(3)的至少中央部的位置,通过利用按压构件(41、42)来按压能够将阳极(32)、阳离子交换膜(31)及阴极(33)压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臭氧水生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水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臭氧水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消毒和恶臭气体除臭等用途,而且,在医疗和护理领域也开始发表大量的关于臭氧水应用的想法案例。而且,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中,为了能够断定超细微构造的臭氧氧化的特征,也必须使用臭氧水。关于这样的臭氧水的制法,公知有一种利用直接电解法的制造方法,直接电解法是指使原料水直接接触催化电极的电解面,然后通过将水电解而生成臭氧水,其中,催化电极是通过使阳极压接在阳离子交换膜的一个面、并使阴极压接在阳离子交换膜的另一个面而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里,为了使阳极或阴极压接在阳离子交换膜上,例如公知有这样一种方法:如图8A、图8B所示,将壳体11重叠在阳极32和格栅34上,然后将止动螺钉41以贯穿该壳体11的方式拧入该壳体11,从而能够将阳极32按压于阳离子交换膜31。在图8中,以贯穿壳体11的方式形成有与阳离子交换膜31相通的原料水供给路径5和能够将所生成的臭氧水排出的臭氧水排出路径6。这样,自原料水供给路径5供给来的原料水就能够与阳极32和阳离子交换膜31相接触,然后,所生成的臭氧水能够自臭氧水排出路径6排出。此外,虽未图示,但在阳离子交换膜31的下表面配置有阴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346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图8B所示,通过拧入止动螺钉41来将格栅34和阳极32按压于阳离子交换膜31之后,壳体11与格栅34之间会产生间隙S。其结果,自形成于壳体11的原料水供给路径5供给来的原料水会在该间隙S内流动,而导致原料水流经无用的位置,从而无法有效地将原料水供给至阳离子交换膜31。因此,存在臭氧水生成效率降低、无法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水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臭氧水的生成效率、还能够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生成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臭氧水生成装置,其包括:第1壳体;第2壳体,其重叠于上述第1壳体;及催化电极,其被收纳在通过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重叠起来而形成的收纳室中,上述催化电极是从上述第1壳体侧起依次设有阳极、阳离子交换膜及阴极而成的,该臭氧水生成装置通过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并且向上述阳极与上述阴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来生成臭氧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壳体设有阳极用供给流路和阳极用排出流路,该阳极用供给流路与上述收纳室相连通,用于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的上述阳极,该阳极用排出流路用于将所生成的生成水排出,在上述第2壳体设有阴极用供给流路和阴极用排出流路,该阴极用供给流路与上述收纳室相连通,用于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的上述阴极,该阴极用排出流路用于将所生成的生成水排出,在上述阳极与上述第1壳体之间、和或上述阴极与上述第2壳体之间设有缓冲件,在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贯穿该第1壳体或第2壳体,将上述缓冲件朝向上述催化电极侧按压,或者该按压构件贯穿该第1壳体或第2壳体,直接按压上述催化电极,上述按压构件配置在能够按压上述催化电极的至少中央部的位置,通过利用上述按压构件来按压上述催化电极,将上述阳极、上述阳离子交换膜及上述阴极之间压接在一起。优选的是,设有多个上述按压构件,多个上述按压构件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在能够按压上述催化电极的至少中央部的位置。优选的是,上述缓冲件由硅制成。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臭氧水的生成效率,还能够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水。附图说明图1是臭氧水生成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臭氧水生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剖切线I-I剖切时的向视方向剖视图。图4表示的是沿着图2中的剖切线I-I剖切时的、第1密封件、第1缓冲件、格栅、阳极及阳离子交换膜的向视方向剖视图。图5表示的是沿着图2中的剖切线II-II剖切时的、第1密封件、第1缓冲件、格栅、阳极及阳离子交换膜的向视方向剖视图。图6A是压接前的催化电极的剖视图。图6B是压接时的催化电极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其表示的是第1密封件、第1缓冲件、格栅、阳极及阳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8A是现有例中的压接前的催化电极的剖视图。图8B是现有例中的压接时的催化电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臭氧水生成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臭氧水生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剖切线I-I剖切时的向视方向剖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臭氧水生成装置100包括:第1壳体1;第2壳体2,其重叠于第1壳体1;及催化电极3,其被收纳在形成于这些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的重叠面的收纳室144、244内。催化电极3包括:阳离子交换膜31;阳极32,其设于阳离子交换膜31的一个面;及阴极33,其设于阳离子交换膜31的另一个面。从第1壳体1侧起依次配置有阳极32、阳离子交换膜31、阴极33、第2壳体2。臭氧水生成装置100通过以下过程来生成臭氧水:将原料水分别供给至阳极32和阴极33并且在阳极32与阴极33之间施加直流电压,从而使阳极32侧产生细小的臭氧气泡,通过使细小的臭氧气泡溶解在水中从而生成臭氧水。此外,在阴极33侧会产生氢气,氢气溶解在水中而能够生成氢水(阴极水)。第1壳体1包括:第1夹持板11,其配置在最外侧;第1保持板13,其配置在第1夹持板11的内侧;及第1片材12,其配置在第1夹持板11与第1保持板13之间。在第1保持板13的内侧设有第1密封件14。而且,在形成在第1密封件14中的通孔(收纳室144)中收纳有第1缓冲件15、阳极32及格栅34。第1夹持板11呈圆板状,优选的是,其例如由塑料制成。在第1夹持板11形成有阳极用供给流路111和排出流路112,阳极用供给流路111和排出流路112是以贯穿第1夹持板11表面和背面的方式形成的。可将阳极用供给管91嵌入阳极用供给流路111,该阳极用供给管91用于从外部将原料水供给至阳极32。可将阳极用排出管92嵌入阳极用排出流路112,该阳极用排出管92用于将生成水(臭氧水)排出到外部。在这些阳极用供给流路111和阳极用排出流路112的周围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螺栓通孔113。而且,在第1夹持板11的中央部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3个按压构件用通孔114。可将止动螺钉41拧入按压构件用通孔114,并且,被拧入的止动螺钉41按压的凸状构件42的凸状部顶端421a可嵌入按压构件用通孔114。而且,在凸状构件42的凸状部顶端421a的外周设有O型密封圈43,利用O型密封圈43可确保水密性(参照图3)。此外,虽未图示,但阳极用供给管91例如与储藏有原料水的箱体相连接或与自来水管相连接。而且,阳极用排出管92例如与用于储藏所生成的臭氧水的箱体、或使臭氧水喷出的喷嘴等相连接。而且,作为供给至阳极用供给管91的原料水能够列举出自来水、纯水等。第1保持板13呈俯视看来与第1夹持板11大小相同的圆板状,其厚度小于第1夹持板11的厚度。优选的是,第1保持板13例如由金属制成。在第1保持板13的与第1夹持板11的阳极用供给流路111和阳极用排出流路11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阳极用供给流路131和阳极用排出流路132。而且,在这些阳极用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臭氧水生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水生成装置,其包括:第1壳体;第2壳体,其重叠于上述第1壳体;以及催化电极,其被收纳在通过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重叠起来而形成的收纳室中,上述催化电极是从上述第1壳体侧起依次设有阳极、阳离子交换膜及阴极而成的,通过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并且向上述阳极与上述阴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来生成臭氧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壳体设有阳极用供给流路和阳极用排出流路,该阳极用供给流路与上述收纳室相连通,用于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的上述阳极,该阳极用排出流路用于将所生成的生成水排出,在上述第2壳体设有阴极用供给流路和阴极用排出流路,该阴极用供给流路与上述收纳室相连通,用于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的上述阴极,该阴极用排出流路用于将所生成的生成水排出,在上述阳极与上述第1壳体之间、和/或上述阴极与上述第2壳体之间位置设有缓冲件,在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贯穿该第1壳体或第2壳体,将上述缓冲件朝向上述催化电极侧按压,或者该按压构件贯穿该第1壳体或第2壳体,直接按压上述催化电极,上述按压构件配置在能够按压上述催化电极的至少中央部的位置,通过利用上述按压构件来按压上述催化电极,从而将上述阳极、上述阳离子交换膜及上述阴极压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27 JP 2012-1019841.一种臭氧水生成装置,其包括:第1壳体;第2壳体,其重叠于上述第1壳体;以及催化电极,其被收纳在通过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重叠起来而形成的收纳室中,上述催化电极是从上述第1壳体侧起依次设有阳极、阳离子交换膜及阴极而成的,通过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并且向上述阳极与上述阴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来生成臭氧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壳体设有阳极用供给流路和阳极用排出流路,该阳极用供给流路与上述收纳室相连通,用于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的上述阳极,该阳极用排出流路用于将所生成的生成水排出,在上述第2壳体设有阴极用供给流路和阴极用排出流路,该阴极用供给流路与上述收纳室相连通,用于将原料水供给至上述催化电极的上述阴极,该阴极用排出流路用于将所生成的生成水排出,在上述阳极与上述第1壳体之间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之间的能够让原料水自所述阳极用供给流路向所述阳极用排出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重夫村田和隆
申请(专利权)人:日科微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