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8417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中,育成窄鸡脚叶型核雄性不育两用系;2)以窄鸡脚叶型完全核不育系为母本,正常叶棉花品种为父本,分行或混合种植进行杂交;吐絮期依据窄鸡脚叶性状区分和收获不育系棉株上的杂交种子,以及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从而得到正常叶与窄鸡脚叶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杂交棉F1代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选育方法制种程序简单,杂交种子生产成本低,提高了两系杂交种制种效益与生产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下述步骤:1)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中,育成窄鸡脚叶型核雄性不育两用系;2)以窄鸡脚叶型完全核不育系为母本,正常叶棉花品种为父本,分行或混合种植进行杂交;吐絮期依据窄鸡脚叶性状区分和收获不育系棉株上的杂交种子,以及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从而得到正常叶与窄鸡脚叶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杂交棉F1代种子。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选育方法制种程序简单,杂交种子生产成本低,提高了两系杂交种制种效益与生产潜力。【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花品种的育种方法,属于农业生物学领域。
技术介绍
国内的大部分陆地棉品种主要为阔叶型,鸡脚叶型是阔叶型的显性突变性状,鸡脚叶标记的性状是棉花叶片形状像似鸡脚,容易辨认,可遗传,其性状受显性基因L°控制,已有的研究发现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相对于普通棉花品种具有通风和透光性能好、抗避虫害性能好、早熟等优势,是一种良好的标记性状,便于制种。 然而,如何获得性状能够稳定保持的杂交种一直是育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上人们将鸡脚叶性状转育到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利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才能获得三系杂交棉组合,此种育种方法步骤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基于两系杂交获得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获得简洁、快速的得到介于正常叶与窄鸡脚叶的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或者半鸡脚叶型)的杂交棉Fl代种子。 在本专利技术中,宽鸡脚叶型,又称半鸡脚叶型,中鸡脚叶型或者Sem1-okra type (完全的窄鸡脚叶型为okra leaf type),宽鸡脚叶型处于窄鸡脚叶型棉花与正常叶型棉花两种叶型之间,与鸡脚叶类似,宽鸡脚叶植株的株冠疏开,通风透光性能好,有助于提高结铃率、降低烂铃,喷药时易被药液穿透,而且对常见病虫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避能力和早熟等优点。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下述步骤: I)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中,育成窄鸡脚叶型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2)以窄鸡脚叶型完全核不育系为母本,正常叶棉花品种(系)为父本,分行或混合种植进行杂交;吐絮期依据窄鸡脚叶性状区分和收获不育系棉株上的杂交种子,以及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从而得到正常叶与窄鸡脚叶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杂交棉Fl代种子。 其中,步骤I)的方法是以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窄鸡脚叶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F2代起鉴选具有窄鸡脚叶性状的雄性不育植株花朵,以窄鸡脚叶可育花粉授粉;单铃收获、繁殖;连续姊妹交、多次单收单轧单繁至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得到窄鸡脚叶完全核雄性不育系。 为了保证转育完全、农艺性状稳定,通常单收单轧单繁需要重复五次以上。 上述得到的窄鸡脚叶完全核雄性不育系, 申请人:命名为SA鸡8068。 对于上述品种的繁殖,采用雄性核不育“两系法”繁殖。繁殖时种植核不育两用系,密度以拔除可育株约80%后留苗2500-3000株/亩为宜。 其中,为了保证杂交Fl代的生长和便于筛选,步骤2)母本种植密度在拔除所有可育株后3000株/亩,父本3000-3500株/亩;父母本种植比例2: 10-12,分行种植或者混合种植。 其中,上述的分行种植通常是采用2行父本,10或者12行母本。 为了防止品种污染,制种田与非制种田之间地里隔离距离I公里以上。 上述的杂交,可以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或昆虫传粉进行杂交。当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采集的自然花粉选择授粉时段为每日8-14时;冰箱18°保存的花粉亦可在下午14-17时授粉;人工辅助授粉以自然花粉为主,冰箱保存花粉为辅。 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依据窄鸡脚叶性状进行品种区分,具体地说是:具有鸡脚叶标记性状-宽鸡脚叶型的为Fl代杂交种子,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为父本种子。 为了提高Fl杂交种的纯度和整齐度,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将杂种Fl代种植田依据鸡脚叶标记性状,在棉花苗期结合田间间苗定苗,保留宽鸡脚叶型棉株的真杂种,拔掉其它杂叶型棉苗的假杂种的步骤。 具体地说,上述的假杂种包括父本或者混杂进去的正常叶植株、母本可育株或者未彻底拔除干净的可育株与不育株杂交的窄鸡脚叶植株。 通过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两系杂交种制种,相对于传统的三系杂交棉育种程序简单,杂交种子生产成本低,提高了效益与生产潜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选育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选育方法,在下述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选育过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它棉花品种实现选育过程。 参考附图1所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完整的选育过程,以川抗A2与窄鸡脚叶的棉花品系陕2234-1,经过连续鉴选窄鸡脚叶性状的雄性不育植株花朵并以姊妹株窄鸡脚叶可育花粉授粉单铃收获、繁殖最终得到窄鸡脚叶完全核雄性不育系SA鸡8068,将其与常见的正常叶陆地棉品种进行杂交,吐絮期依据窄鸡脚叶性状区分和收获不育系棉株上的杂交种子,以及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从而得到正常叶与窄鸡脚叶的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杂交棉Fl代种子。 上述的介于正常叶与窄鸡脚叶的之间的宽鸡脚叶型,窄鸡脚叶型棉花真叶为1-5裂的掌状阔叶,且叶裂缺刻深。基部真叶为4-5裂掌状阔叶,中部真叶为2-3裂柳叶形,顶部真叶甚至为单裂柳叶形。单叶面积为棉花正常阔叶的1/10-1/3,具有较小的叶面积,本专利技术所得的宽鸡脚叶型介于该种窄鸡脚叶型与正常叶之间。【权利要求】1.,包括下述步骤:1)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中,育成窄鸡脚叶型核雄性不育两用系;2)以窄鸡脚叶型完全核不育系为母本,正常叶棉花品种为父本,分行或混合种植进行杂交;吐絮期依据窄鸡脚叶性状区分和收获不育系棉株上的杂交种子,以及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从而得到正常叶与窄鸡脚叶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杂交棉F1代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方法为以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窄鸡脚叶棉花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F2代起鉴选具有窄鸡脚叶性状的雄性不育植株花朵,以窄鸡脚叶可育花粉授粉;单铃收获、繁殖;连续姊妹交、多次单收单轧单繁至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得到窄鸡脚叶完全核雄性不育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鸡脚叶完全核雄性不育系,采用雄性核不育两系法繁殖,繁殖时种植核不育两用系,密度以拔除可育株约80%后留苗2500-3000 株 / 亩。4.根据权利要求1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母本种植密度在拔除所有可育株后3000株/亩,父本3000-3500株/亩;父母本种植比例2: 10-12,分行种植或者混合种植。5.根据权利要求1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制种田吐絮期的区分方式为具有鸡脚叶标记性状-窄鸡脚叶型植株上的种子为F1代杂交种子,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为父本种子。6.根据权利要求1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杂种F1代种植田依据鸡脚叶标记性状,在棉花苗期结合田间间苗定苗,保留宽鸡脚叶型棉株的真杂种,拔掉其它杂叶型棉苗的假杂种,从而提高杂交种的纯度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窄鸡脚叶标记性状转育到棉花完全核雄性不育系中,育成窄鸡脚叶型核雄性不育两用系;2)以窄鸡脚叶型完全核不育系为母本,正常叶棉花品种为父本,分行或混合种植进行杂交;吐絮期依据窄鸡脚叶性状区分和收获不育系棉株上的杂交种子,以及正常叶棉株上的自交种子,从而得到正常叶与窄鸡脚叶之间的宽鸡脚叶型棉花品种的杂交棉F1代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忆莲刘耀斌田志诚冀炜邢宏宜张建民马雪妮唐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