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涂料及导电复合材料、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612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涂料及导电复合材料、电子设备,所述防静电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为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O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分B包括导电性碳、多元醇,其中,所述导电性碳的重量份为5-50,所述多元醇的重量份为50-95;所述组分A中的-NCO基团和所述组分B中的羟基的当量比为0.95:1-1.05:1。在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形成的防静电涂料中,导电性碳与异氰酸酯化合物之间形成化学键的结合,不容易因为长时间的放置产生分层现象,使防静电涂料能保持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涂料及导电复合材料、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消散涂料。
技术介绍
静电现象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聚集的电荷,静电 的聚集会使物体表面产生一个较高的电位,当人体或者其他低电位导体接近是就会产生放 电现象。 为实现对静电的防护,现有技术中常在物体的表面设置涂有防静电涂料的导电材 料,现有技术中的防静电涂料包括:有机多异氰酸酯、含有NC0反映基团的化合物、碳纳米 管,在制备过程中采用转子定子原理在102kW/m3-1014kW/m3的功率密度下将三种组分进行混 合得到放静电材料。 本专利技术人在实施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将有机多异氰酸酯、 含有NC0反映基团的化合物、碳纳米管混合成的防静电涂料中,分散在防静电涂料中的碳 纳米管只是单纯的分散在整个材料的体系中,是一种物理混合,与其他组分之间没有化学 键的结合。这种物理混合导致现有技术中的防静电涂料在静止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分层现 象,即防静电涂料中的碳纳米管不能均匀的分散,从而减弱了防静电涂料的防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涂料,在实现静电消散功能的同时不会因为长时间放 置而产生分层。 -种防静电涂料,包括:组分A: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0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组分B:包括导电性碳、多元醇,所述导电性碳的重量份为5-50,所述多元醇的重量份为 50-95 ;其中,所述组分A中的-NC0基团和所述组分B中的羟基的当量比为0. 95:1-1. 05:1。 进一步的,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异氰酸酯聚合物,具体来讲,例如:多亚甲基多 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与TDI的聚合物、MDI和X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等。 进一步的,所述含两个-NC0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为甲苯-2, 4-二异氰酸酯单 体、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 二醇、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性碳为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的复合物;所述碳纤维的重量份为 80-90 ;所述碳纳米管的重量份为10-20。 进一步的,所述碳纳米管中包含质量占比为〇. 3% -2. 5%羧基。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的直径为3-7微米,长度为5-20微米;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 为0. 05-0. 1微米,长度为0. 05-1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静电复合材料,包括基底和涂层,所述涂层设置在所述基 底上,所述涂层采为上述防静电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的材质为金属。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防静电涂层,所述防静电 涂层采为上述防静电涂料;和/或,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上述防静电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涂料及导电复合材料、电子设备,所述防静电涂料,包括, 组分A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0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分B:包括导电性碳、多元醇,所 述导电性碳的重量份为5-50,所述多元醇的重量份为50-95 ;所述组分A中的-NC0基团和 所述组分B中的羟基的质量比为0. 8:1-1: 1。在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形成的防静电涂料 中,组分B中的导电性碳和多元醇的相互作用会使导电性碳的表面携带有羟基,在和组分A 混合时,导电性碳表面的羟基会和组分A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使导电性碳与异氰 酸酯之间形成化学键的结合,从而使导电性碳良好的分散在体系中,不容易因为长时间的 放置产生分层现象,能保持防静电涂料能保持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 范围。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涂料及导电复合材料、电子设备,所述防静电材料包括组 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为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封端的组合物;所述组分B包 括导电性碳、多元醇。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形成的材料中体系的稳定性好,不容易因长时 间放置而产生分层现象,能保持防静电涂料能保持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一种防静电涂料,包括成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为含两个-NC0基团的异氰 酸酯的化合物;所述组分B包括导电性碳、多元醇,在所述组分B中所述多元醇的重量份为 50-95,所述导电性碳的重量份为5-50 ;所述组分A中的-NC0基团和所述组分B中的羟基 的当量比为0. 95:1-1. 05:1。 专利技术人发现,组分B中的导电性碳和多元醇的相互作用会使导电性碳的表面携带 有羟基,在和组分A混合时,导电性碳表面的羟基会和组分A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 使导电性碳与异氰酸酯之间形成化学键的结合,从而使导电性碳良好的分散在体系中,组 分A和组分B混合后形成的防静电涂料,不容易因为长时间的放置产生分层现象,能保持防 静电涂料能保持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专利技术人还惊奇的发现,带有羟基的导电性碳在实现体系稳定性的同时还使整个导 电体系具备一定的电阻,调整导电性碳的重量份可使防静电涂料的电阻在几千欧姆到几万 欧姆的范围内产生变化,调整导电性的重量份使防静电材料的电阻处于预设欧姆值,使得 电流在流经所述导电复合材料的过程中会转化为热量,避免了尖端放电现象的产生。 实施例一 -种防静电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PAPI)和TDI的聚合物,组分A的重量为52. 76g,其中,组分A中的-NC0当量为100 ;组分 B为炭黑和多元醇的混合物,组分B的重量为200g,组分B中炭黑的重量占比为50%,其中, 组分B的羟值为370mgK0H/g。 在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化学反应在常温情况下即可进行,异氰酸酯的-NC0基 团和多元醇的-0H(羟基)反应使异氰酸酯聚合物和多元醇进行化学键的结合,这使得防静 电涂料变为防静电涂层。炭黑稳定的悬浮在整个体系中,悬浮在整个体系中的炭黑之 间会存在物理性的连接,这使得电荷可通过炭黑进行传导。因为炭黑表面的羟基和组分A 有化学键的结合所以导电性碳不会因为长时间放置而产生沉降,从而可以保持良好的防静 电效果。 进一步的,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后,以膜厚为0. 03mm的厚度 喷涂到机顶盒外壳SGCC钢板表面,悬浮在体系中的炭黑会形成一个导电体系,炭黑之 间的化学键的结合是使整个电阻体系具备一定的阻值,测试10次表面电阻值取平均数为 43700Q。 因此防静电涂料形成的涂层不仅可以起到防腐作用,还不影响金属壳体的表面导 电性能,并且导电体系的电阻值使得电流在导出的过程中会转化为热量,能避免了尖端放 电现象的产生。并且,导电性碳的重量份的减少可以使体系中导电性碳之间的物理接触的 面积减小,从而增加了整个导电体系电阻,这个较大的电阻可以使电荷在导出的过程中转 变为热量,减小了最终传导到电子设备表面的电荷量,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A: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O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分B:包括导电性碳、多元醇,所述导电性碳的重量份为5‑50,所述多元醇的重量份为50‑95;其中,所述组分A中的‑NCO基团和所述组分B中的羟基的当量比为0.95:1‑1.05:1。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组分A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O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组分B :包括导电性碳、多元醇,所述导电性碳的重量份为5-50,所述多元醇的重量份 为 50-95 ; 其中,所述组分A中的-NCO基团和所述组分B中的羟基的当量比为0. 95:1-1. 05: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O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含两个或两个以上-NCO基团的 异氰酸酯聚合物。3. 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两个-NCO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为甲苯-2, 4-二异氰酸酯单体或二苯基甲烷 二异氰酸酯单体或其混合物; 所述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或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或其混合物。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碳为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的复合物; 所述碳纤维的重量份为80-90 ;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成邢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