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钰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14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现有的跷跷板体积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平衡板、第一支撑圈、第二支撑圈、第三支撑圈,平衡板为一块矩形木板两端分别设有靠背,靠背之间设有两个拉手,拉手的弧形端穿过平衡板同第一支撑圈通过销连接,第一支撑圈、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为弧形圈,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同第一支撑圈可拆卸的连接,第二支撑圈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三支撑圈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通过插销同第二支撑圈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拆卸,更加方便收纳和使用,结构更加稳定,适合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
本技术属于玩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
技术介绍
跷跷板是很多80后的回忆,是很多游乐场所常见的免费游乐项目。跷跷板玩起来方便简单,只需要两个人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便可进行活动,简单有趣,深受大家的喜欢,但是,跷跷板由于体积较大,通常只能在游乐园才能玩,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不能实现常常带着孩子去游乐园游玩,因此,一种家用的可拆卸的跷跷板成为了广大家庭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 本技术包括平衡板、第一支撑圈、第二支撑圈、第三支撑圈,所述平衡板为一块矩形木板,所述平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平衡板上位于靠背之间设有两个拉手,所述拉手为弧形拉手,拉手的弧形端穿过平衡板同第一支撑圈通过销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圈为一个较大的半圆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为完全相同的较小的弧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同第一支撑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圈上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圈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完全相同,包括平衡支架、竖直支架、插销,所述平衡支架上包有防撞保护层,所述竖直支架同平衡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插销同竖直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插销同第二支撑圈转动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拆卸,更加方便收纳和使用,此外,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稳定,适合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架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包括平衡板1、第一支撑圈2、第二支撑圈3、第三支撑圈4,所述平衡板I为一块矩形木板,所述平衡板I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1-1,平衡板I上位于靠背1-1之间设有两个拉手1-2,所述拉手1-2为弧形拉手,拉手1-2的弧形端穿过平衡板I同第一支撑圈2通过销1-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圈2为一个较大的半圆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3和第三支撑圈4为完全相同的较小的弧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3和第三支撑圈4同第一支撑圈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圈3上设有第一支撑架3-1,所述第三支撑圈4上设有第二支撑架4-1,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4-1完全相同,包括平衡支架3-1-1、竖直支架3-1-3、插销3-1-4,所述平衡支架3_1_1上包有防撞保护层3_1_2,所述竖直支架3-1-3同平衡支架3-1-1的两端固定连接,插销3-1-4同竖直支架3_1_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3-1通过插销3-1-4同第二支撑圈3转动连接。 使用时,将各部分连接好,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抬起,两个使用者分别坐在两端,即可玩跷跷板的游戏,第一支撑架或者第二支撑架碰触到地面是使用的最大倾斜度,如果使用完成后,不想拆卸收纳,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放直,此时,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架同地面的接触点构成了一个平面,能够使得本技术平稳的放置在地上,使用完成后如果拆卸收纳,只需将各部分拆开,分别放置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板、第一支撑圈、第二支撑圈、第三支撑圈,所述平衡板为一块矩形木板,所述平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平衡板上位于靠背之间设有两个拉手,所述拉手为弧形拉手,拉手的弧形端穿过平衡板同第一支撑圈通过销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圈为一个较大的半圆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为完全相同的较小的弧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同第一支撑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圈上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圈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完全相同,包括平衡支架、竖直支架、插销,所述平衡支架上包有防撞保护层,所述竖直支架同平衡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插销同竖直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插销同第二支撑圈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可拆卸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板、第一支撑圈、第二支撑圈、第三支撑圈,所述平衡板为一块矩形木板,所述平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平衡板上位于靠背之间设有两个拉手,所述拉手为弧形拉手,拉手的弧形端穿过平衡板同第一支撑圈通过销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圈为一个较大的半圆形圈,所述第二支撑圈和第三支撑圈为完全相同的较小的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时敏沈钰
申请(专利权)人:沈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