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DR系统配套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站立板,所述底座与所述站立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连接体一连接有导向部件,位于站立板的侧边,所述站立板上通过连接体二连接有定向杆,所述定向杆与所述导向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体三,所述连接体三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向杆,所述连接体三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部件,在底座一侧设置有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脚踏控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辅助升降装置,可以小幅度平稳升降,便于下肢负重位拍片,方便安全,简单实用。简单实用。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DR系统配套结构
,尤其涉及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负重位拍片是判断下肢关节负重状态下有无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需要患者站立位状态下透照拍摄。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DR探测板及透照装置照射野有限,大多数未能将透照球管及探测板移动至底部照射,影响对底部部位,例如踝关节的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可以小幅度平稳升降,便于下肢负重位拍片,扩大了DR系统的照射野,保障拍片的全面性。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肢负重位的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站立板,所述底座与所述站立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连接体一连接有导向部件,位于站立板的侧边,所述站立板上通过连接体二连接有定向杆,所述定向杆与所述导向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体三,所述连接体三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向杆,所述连接体三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部件,在底座一侧设置有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脚踏控制板。
[0005]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气缸和与所述竖直气缸配合使用的弹簧。
[0006]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外。
[0007]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扶手。
[0008]作为优选,所述站立板上设置有防滑垫。
[0009]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辅助升降装置,可以小幅度平稳升降,便于下肢负重位拍片,方便安全,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为附图1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一种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实现小幅度升降,满足对踝关节的拍片需要,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站立板20,通常站立板20的面积等于或小于底座的面积,在站立板20上放置有防滑脚垫。在底座10上固定有扶手
90。底座10与站立板20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竖直气缸31和与所述竖直气缸31配合使用的弹簧32。竖直气缸带动站立板20上下移动,随之,弹簧也伸或缩,配合气缸实现站立板20的升降。
[0015]底座10的一侧通过连接体一40连接有导向部件50,位于站立板的侧边,所述站立板20上通过连接体二60连接有定向杆70,所述定向杆70与所述导向部件50之间设置有连接体三80,所述连接体三8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向杆70,所述连接体三80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部件50。在底座10一侧设置有与竖直汽缸连接的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脚踏控制板。竖直气缸和脚踏板均采用现有的气缸和脚踏板控制,本实施例中采用亚德客SC标准气缸和与之配套的亚德客脚踏板。
[0016]实施例2:
[0017]一种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实现小幅度升降,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站立板20,底座10与站立板20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竖直气缸和与所述竖直气缸31配合使用的弹簧32以及导向柱33,所述导向柱3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弹簧32套设在所述导向柱33外。
[0018]底座10的一侧通过连接体一40连接有导向部件50,所述站立板20上通过连接体二60连接有定向杆70,所述定向杆70与所述导向部件50之间设置有连接体三80,所述连接体三8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向杆70,所述连接体三80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部件50。在底座10一侧设置有与竖直汽缸连接的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脚踏控制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肢负重位拍片的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站立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连接体一连接有导向部件,所述站立板上通过连接体二连接有定向杆,所述定向杆与所述导向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体三,所述连接体三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向杆,所述连接体三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部件,在底座一侧设置有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脚踏控制板。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钰,
申请(专利权)人:沈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